碘代类消毒副产物生成机制、风险调查与控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21277005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4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B0604.水污染与控制化学
  • 结题年份:
    2014
  • 批准年份:
    2012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3-01-01 至2014-12-31

项目摘要

In the presence of trace concentration of iodide (about 10 μg/L) in drinking water, iodinated disinfection by-products (I-DBPs) would be produced in chlorine disinfection process. The toxicities of I-DBPs are from several times to hundreds of times higher than regulated Cl-DBPs and Br-DBPs. As a type of new generation DBPs, I-DBPs has gotten extreme attention by USEPA in recent years, several research groups are doing some further research about I-DBPs and plan to put I-DBPs into the regulated index system of DBPs. Although there is very high risk of I-DBPs formation in Chinese drinking water, with a median of iodide concentration as high as 150-300 μg/L in some regions' underground water source, there isn't any research report about I-DBPs by now. . This project plans to do systematic research about I-DBPs in aspect of formation mechanism, toxicity assessment and control technology. In combination with investigating the exposure levels of iodide and I-DBPs in Chinese drinking water, the control objectives and strategy of I-DBPs in Chines drinking water would be rendered. This research would provide some important foundation to improve Chinese drinking water quality standard, and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drinking water in China.
饮用水源中存在的微量碘离子(10 μg/L)在氯消毒过程中就会与水体中的有机物反应生成碘代类消毒副产物(I-DBPs),其毒性是氯代类和溴代类消毒副产物的数倍至数百倍。I-DBPs作为新型消毒副产物之一,受到美国环保署(USEPA)高度重视,正开展相关研究,拟将其纳入饮用水消毒副产物控制指标体系。我国部分地区饮用水源中碘离子浓度中位数高达150-300 μg/L,具有较高的I-DBPs生成风险,但国内尚未见到关于I-DBPs研究报道,亟需开展相关研究。.本项目在I-DBPs生成机制、毒性评估、控制技术研究基础上,通过对我国饮用水中的碘污染及I-DBPs暴露水平进行系统调查和评估,初步提出我国饮用水中I-DBPs控制目标、对策与技术,为完善我国饮用水水质标准和保障饮用水安全奠定基础。

结项摘要

本项目“碘代类消毒副产物生成机制、风险调查与控制”为面上基金项目(B070302/21277005),资助经费40万元,执行期为2013年01月至2014年12月,为期两年。本项目的研究目标为“系统研究消毒副产物生成关键影响因素对碘代类消毒副产物(I-DBPs)生成的影响,揭示I-DBPs 形成机制。在此基础上,调查我国主要城镇饮用水中碘污染及I-DBPs 暴露风险;初步提出我国饮用水中I-DBPs 控制技术”。.项目组按计划执行项目各项任务。在以下方面取得重要进展:(1)研究了各种影响因子对I-DBPs的生成的影响,揭示了主要因子对I-DBPs的生成的影响特性;(2)建立了紫外-可见光光谱法表征有机物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中变化特性的定量表征新方法,从消毒过程中有机物变化角度揭示了I-DBPs的生成机制;(3)建立I-DBPs的生成机制Two-sites反应模型,定量描述I-DBPs生成动力学过程;(4)系统调查和评估了我国60多个主要地表水源及华北地区地下水中碘污染现状、I-DBPs及其他DBPs的生成风险,为未来制定国家控制目标提供基础;(5)以北京市密云水库水、南水北调水源、标准腐殖酸为例,研究了消毒中I-DBPs生成控制策略;(6)探索利用量子化学与电化学相结合的方法揭示I-DBPs生成过程中I发生氧化/取代反应作用机制,为I-DBPs去除与控制提供基础。.基本实现项目预期目标,取得较理想的成果。截止2014年底,正式发表论文8篇(SCI 论文7篇,其中在本领域顶级期刊Water Research 和 Environ Sci Technol发表论文5篇),另外多篇论文在撰写或已投稿;项目组成员科研能力得到显著提高。.目前大量数据有待处理,部分深入研究工作仍在继续开展。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1)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2)
专利数量(0)
Removal of DBP precursors in micro-polluted source waters: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enhanced coagulation behavior
微污染水源水中DBP前体的去除:强化混凝行为的比较研究
  • DOI:
    10.1016/j.seppur.2013.06.038
  • 发表时间:
    2013-10
  • 期刊: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 影响因子:
    8.6
  • 作者:
    Wang Dongsheng;Zhao Yanmei;Yan Mingquan;Chow C.W.K.
  • 通讯作者:
    Chow C.W.K.
Examination of disinfection by-product (DBP) formation in source waters: A study using log-transformed differential spectra
检查源水中消毒副产物 (DBP) 的形成:使用对数变换微分光谱的研究
  • DOI:
    10.1016/j.watres.2013.11.028
  • 发表时间:
    2014-03-01
  • 期刊:
    WATER RESEARCH
  • 影响因子:
    12.8
  • 作者:
    Yan, Mingquan;Korshin, Gregory V.;Chang, Hyun-Shik
  • 通讯作者:
    Chang, Hyun-Shik
Disinfection byproduct precursor removal by enhanced coagulation and their distribution in chemical fractions
通过强化混凝去除消毒副产物前体及其在化学组分中的分布
  • DOI:
    10.1016/s1001-0742(12)60286-1
  • 发表时间:
    2013-11-01
  • 期刊: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 影响因子:
    6.9
  • 作者:
    Zhao, Yanmei;Xiao, Feng;Bi, Zhe
  • 通讯作者:
    Bi, Zhe
Characterizing interactions between Suwannee River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and Cu(II) using fluorescence excitationminus;emission matrices and parallel factor analysis
使用荧光激发表征 Suwannee 河溶解有机物与 Cu(II) 之间的相互作用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Journal of Water Sustainability
  • 影响因子:
    --
  • 作者:
    Yan Mingquan;Ma Xiaona;Cheng jixia
  • 通讯作者:
    Cheng jixia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利用差分光谱法研究硬度离子Ca~(2 )/Mg~(2 )对混凝剂铁盐与溶解性有机物络合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环境工程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谢亚萍;程继夏;晏明全
  • 通讯作者:
    晏明全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晏明全的其他基金

基于络合位与电荷分布理论的水体有机物混凝去除机理定量表征与计算
  • 批准号:
    51578007
  • 批准年份:
    2015
  • 资助金额:
    62.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天然水体中强化生成无定型羟基镁铝复合沉淀物机理及其去除饮水中有机污染物、氟应用研究
  • 批准号:
    50808001
  • 批准年份:
    2008
  • 资助金额:
    21.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