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渍化节水灌区氮磷互作效应及土壤微生物学特征反馈机理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51369019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51.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E0902.农业水利与农村水利
  • 结题年份:
    2017
  • 批准年份:
    2013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4-01-01 至2017-12-31

项目摘要

Hetao Irrigation Area is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essential area in China.The chemical fertilization quantity increase every year, and the salinity irrigation area is now challenged with the sharp reducing of diverting irrigation water quantity from Yellow River forced by the new policy. The pollution of Farmland environment and the Yellow River water, soil salinity and water shortage will be the important factors to restrict the agricultur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Developing research of N、P interaction effect and feedback mechanism of soil microbial properties under the water saving in salinization irrigation area is the requirement of promotion of modern agriculture and improvement of agricultural cleaner production level, and it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for irrigation area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security and water security in the Yellow River. The research site is located at Hetao Irrigation Area of Inner Mongolia, Based on the field trials, the fertilizer utilization efficiency and fertilizer loss mechanism of wheat and corn interplant under the salt stress and water saving conditions will be studied. Based on the test, we can build the Nitrogen transformation migration model that based upon Vensim, simulate leaching losses of nitrogen on the salinization irrigation area, determine the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threshold value in the condition of minimum nitrogen leaching loss,ask the water-saving interplant crops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fertilizer clean optimization model in salinization irrigation area, find out the feedback machanics of soil microbial characteristics on the different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interaction mechanism.The results will provide the scientific theory basis for the protection and control of the non-point contamination.
内蒙古河套灌区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业精华地区,农业生产过程中化肥用量呈逐年加大趋势,同时,这个盐渍化灌区又面临着政策性引黄水量的锐减,农田环境和黄河水质污染、土壤盐渍化及缺水将是制约该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在盐渍化灌区节水条件下开展氮磷互作效应及土壤微生物学特征反馈机理的研究,是提高灌区农业清洁生产水平和推进现代农业的重要科技需求,也是灌区生态环境安全和黄河水质安全的重要举措。研究以内蒙古河套灌区为背景,以田间试验为支撑,揭示盐分胁迫及节水条件下套种作物的肥料利用效率及流失机理;在试验基础上,构建基于Vensim的氮素转化运移模型,模拟盐渍化灌区氮素的渗漏损失,确定最小氮素淋溶损失的施氮、磷阈值,提出盐渍化灌区节水型套种作物氮、磷配施清洁优化模式,揭示氮、磷配施条件下耕层土壤微生物学特征参数的反馈机理,研究成果将为制订灌区农业面源污染有效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结项摘要

内蒙古河套灌区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业精华地区,农业生产过程中化肥用量呈逐年加大趋势,同时,这个盐渍化灌区又面临着政策性引黄水量的锐减,农田环境和黄河水质污染、土壤盐渍化及缺水将是制约该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在盐渍化灌区节水条件下开展氮磷互作效应及土壤微生物学特征反馈机理的研究,是提高灌区农业清洁生产水平和推进现代农业的重要科技需求,也是保障灌区生态环境安全和黄河水质安全的重要举措。研究以内蒙古河套灌区为背景,以田间试验为支撑,揭示盐分胁迫及节水条件下套种作物的肥料利用效率及流失机理;在试验基础上,构建基于Vensim的氮素转化运移模型,模拟盐渍化灌区氮素的渗漏损失,揭示氮、磷配施条件下耕层土壤微生物学特征参数的反馈机理。研究结果发现中氮中磷处理(N2P2)能够较好的满足作物对氮、磷肥料的需求,提高作物对氮素的吸收、利用、转运,同时,降低作物收获后的氮素盈余,降低土壤中硝态氮残留量和农田硝态氮淋失量。利用Vensim模型建立的氮素模型包含了几乎所有的氮素迁移转化过程,从模拟结果看模型模拟数据与试验数据拟合较好,用Vensim模型建立的模型模拟小麦玉米氮素的淋溶渗漏损失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在施磷量适宜时提高施氮水平,土壤微生物含量和酶活性均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N2水平时,土壤微生物含量和酶活性出现峰值且增加的效果最显著,当施氮量为N3水平时,土壤微生物含量和酶活性反而呈下降的趋势。综合氮磷互作效应和施氮对土壤微生物学特征参数的影响,优化施氮阈值为:167.67~192.20kg·hm-2、222.10~299.14kg·hm-2。为合理施用氮肥、提高肥料利用率、减轻农业面源污染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参考依据。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8)
专著数量(1)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1)
小麦/玉米套作条件下氮、磷配施的肥料效应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德平;杨树青;史海滨;郑晓波;孙玲玉;常春龙
  • 通讯作者:
    常春龙
氮磷配施条件下作物产量及水肥利用效率
  • DOI:
    10.13292/j.1000-4890.2014.0088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生态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德平;杨树青;史海滨;杜晓峰;孙玲玉;常春龙;李祯
  • 通讯作者:
    李祯
玉米叶绿素CCI值及氮营养指数在氮诊断中的研究与应用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节水灌溉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华;杨树青;符鲜;柴慧祥;马璐瑶
  • 通讯作者:
    马璐瑶
盐渍化土壤优化磷配比下施氮水平对土壤水盐及产量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节水灌溉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符鲜;杨树青;刘德平
  • 通讯作者:
    刘德平
河套灌区上游地下水埋深与土壤盐分互作效应研究
  • DOI:
    10.13522/j.cnki.ggps.2014.04/05.068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灌溉排水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常春龙;杨树青;刘德平;符鲜;杜丽云
  • 通讯作者:
    杜丽云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基于PCA优化—BP神经网络算法的农田土壤养分评价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节水灌溉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宛恒;任文裕;周慧平;杨树青;胡睿琦;刘月
  • 通讯作者:
    刘月
耕作方式与秸秆覆盖对夏玉米根系分布及产量的影响
  • DOI:
    10.11975/j.issn.1002-6819.2020.07.013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农业工程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万锋;杨树青;娄帅;靳亚红;刘鹏
  • 通讯作者:
    刘鹏
盐渍化土壤环境下微咸水利用模式探讨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水利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杨树青
  • 通讯作者:
    杨树青
内蒙古河套灌区水盐运动与盐渍化防治研究展望
  • DOI:
    10.13522/j.cnki.ggps.2020156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灌溉排水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史海滨;杨树青;李瑞平;李仙岳;李为萍;闫建文;苗庆丰;李祯
  • 通讯作者:
    李祯
常曲率窄深型弯曲河流水流动力稳定特征理论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白玉川;冀自青;刘小谢;徐海珏;杨树青;杨燕华
  • 通讯作者:
    杨燕华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杨树青的其他基金

河套灌区微咸水胁迫下基于渗透-光合反馈的枸杞抗盐及微肥调盐机理研究
  • 批准号:
    52179037
  • 批准年份:
    2021
  • 资助金额:
    58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基于离子调控的微咸水灌溉下土壤盐离子运移机制及枸杞生质响应
  • 批准号:
    52069023
  • 批准年份:
    2020
  • 资助金额:
    35 万元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盐渍化灌区秸秆深埋控盐条件下水肥药耦合调控机制研究
  • 批准号:
    51669019
  • 批准年份:
    2016
  • 资助金额:
    40.0 万元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内蒙古河套灌区维持区域环境良性循环的咸淡水灌溉模式研究
  • 批准号:
    50969004
  • 批准年份:
    2009
  • 资助金额:
    25.0 万元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