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通量微型生物反应器高灵敏在线荧光化学传感器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61077085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45.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F0502.光子与光电子器件
  • 结题年份:
    2013
  • 批准年份:
    2010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1-01-01 至2013-12-31

项目摘要

高通量微型生物反应器的研究在国内仍是方兴未艾,高灵敏在线测量pH、溶解氧(DO)等重要参数的微型传感器仍是发展瓶颈。本项目围绕荧光分子-主客体-微环境检测,充分发挥化学荧光探针研究信号转导的优势,开展多尺度传感器的构筑;采用共价键桥连、活性聚合物以及自组装等多种渠道,通过双激发、双发射或引入一个相对独立内标的荧光单元(FR),构建新型多通道、比值型荧光传感膜;发展吡喃菁类(DCM)、还原深蓝、苝类衍生的近红外发生团,构建新型波段在650-900 nm区域的近红外荧光传感膜;通过荧光单元和基体材料的选择,优化识别荧光单元的共价固定法,解决荧光传感膜的成膜性、膜的通透性、亲水性和溶涨等一系列制约微型化反应器实际应用的问题。发展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特异性、高灵敏性化学传感与探针等新原理、新技术,推动化学荧光传感器在微型生物反应器及其他微环境测试中的发展,并寻求新的突破。

结项摘要

利用共聚、活性聚合物和自组装构建近红外(650 – 900 nm)区域比值型荧光传感膜。研究重点放在基体材料的选择及构筑。考虑到微型生物反应器培养基是水溶液特征,采用改性的聚乙烯醇、聚丙烯酸羟乙酯或活性聚酯作为构建的基体,通过共价键固定荧光识别单元,发展具有好的成膜性、氧分子等膜的通透性传感膜,并解决浸析、光电漂白、亲水性和溶涨等一系列制约实际应用的问题,并实现与低成本广泛实现NIR光纤和半导体技术相匹配。主要创新性工作:(1) 创新地构建了含序列等功能的分子逻辑门及长波长近红外荧光探针,揭示了新型红光的喹啉腈类聚集诱导荧光增强(AIE)现象,美国化学会“Noteworthy Chemistry”的电子周刊进行Highlight报道,认为克服了现有AIE短波长的缺陷,成功拓展了AIE体系;(2) 系统地探讨将具有六元环的荧光团引入二噻吩乙烯的烯桥,突破传统六元环烯桥闭环体不稳定观念,发展了新型自组装、荧光可控、光响应的光致变色材料 ;(3) 采用丝网印刷,利用氧淬灭型的磷光单元(Pt卟啉、Ir配位物)发展溶解氧(DO)在线检测薄膜传感器,作为微生物反应器的pH、DO的非接触式光电化学检测源头技术,参与2013年启动的科技部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该项目已在已在Chem. Soc. Rev. (Review article 1篇)、Chem. Comm. (Feature article 1篇)等发表综述文章,先后在Angew. Chem. Int. Ed.(2篇)、J. Am. Chem. Soc. (1篇)、Chemical Science (2篇)、Chem. Comm. (8篇)、Chem. Eur. J. (2篇)、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4篇)、Macromolecules (1篇)等国际主流有影响的SCI收录学术刊物上发表了相关工作37篇学术论文,影响因子大于5的有22篇, 3项中国发明专利授权。先后在北京召开的“Asian- European Symposium on Organic Optoelectronics等邀请报告7次。另外,博士生郭志前获得全国优秀博士生论文提名奖(2012年),博士生吴永真顺利通过校博士培优计划,博士生靳鹏伟获得校博士培优计划。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38)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8)
专利数量(1)
Screen-Printed Red Luminescent Copolymer Film Containing Cyclometalated Iridium(III) Complex as a High-Permeability Dissolved-Oxygen Sensor for Fermentation Bioprocess
含有环金属化铱 (III) 络合物的丝网印刷红色发光共聚物薄膜作为发酵生物过程的高渗透性溶解氧传感器
  • DOI:
    10.1021/ie4002525
  • 发表时间:
    2013-03
  • 期刊:
    Industrial & Engineering Chemistry Research
  • 影响因子:
    --
  • 作者:
    Chu, Ju;Tan, Jun;Zhang, Siliang;Zhu, Weihong
  • 通讯作者:
    Zhu, Weihong
Multi-addressable photochromic terarylene containing benzo[b]thiophene-1,1-dioxide unit as ethene bridge: multifunctional molecular logic gates on unimolecular platform
含有苯并[b]噻吩-1,1-二氧化物单元作为乙烯桥的多寻址光致变色四芳撑:单分子平台上的多功能分子逻辑门
  • DOI:
    10.1039/c2jm14973g
  • 发表时间:
    2012-01-01
  • 期刊: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 影响因子:
    --
  • 作者:
    Chen, Shangjun;Yang, Yuheng;Zhu, Weihong
  • 通讯作者:
    Zhu, Weihong
Recent progress on polymer-based fluorescent and colorimetric chemosensors
基于聚合物的荧光和比色化学传感器的最新进展
  • DOI:
    10.1039/c0cs00058b
  • 发表时间:
    2011-01-01
  • 期刊:
    CHEMICAL SOCIETY REVIEWS
  • 影响因子:
    46.2
  • 作者:
    Kim, Ha Na;Guo, Zhiqian;Tian, He
  • 通讯作者:
    Tian, He
A near-infrared fluorescence chemodosimeter for fluoride via specific Si-O cleavage
通过特定 Si-O 裂解测定氟化物的近红外荧光化学剂量计
  • DOI:
    10.1016/j.tetlet.2012.02.051
  • 发表时间:
    2012-04-18
  • 期刊:
    TETRAHEDRON LETTERS
  • 影响因子:
    1.8
  • 作者:
    Cao, Jian;Zhao, Chunchang;Zhu, Weihong
  • 通讯作者:
    Zhu, Weihong
Near-Infrared Colorimetric and Fluorescent Cu2+ Sensors Based on lndoline-Benzothiadiazole Derivatives via Formation of Radical Cations
基于吲哚啉-苯并噻二唑衍生物的自由基阳离子形成的近红外比色和荧光 Cu2 传感器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 影响因子:
    --
  • 作者:
    Wu, Yongzhen;Zhu, Shiqin;James, Tony D.;Zhu, Weihong
  • 通讯作者:
    Zhu, Weihong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聚集诱导发光应用研究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有机化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史川兴;郭志前;朱为宏;朱世琴
  • 通讯作者:
    朱世琴
基于苯并吡喃腈的激活型半胱氨酸荧光探针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应用化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郭志前;邵安东;赵平;朱为宏
  • 通讯作者:
    朱为宏
5-氨基-1-苄基-4-氰基吡唑的合成及晶体结构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精细化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夏志清;朱世琴;朱为宏
  • 通讯作者:
    朱为宏
应用于生物发酵在线监测的聚合物pH传感膜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书文;潘梦旭;赵平;朱为宏
  • 通讯作者:
    朱为宏
含有六元环烯桥的新型光致变色体系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1分会场摘要集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朱为宏
  • 通讯作者:
    朱为宏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朱为宏的其他基金

内源手性光开光构筑及其产品工程科学基础
  • 批准号:
    22338006
  • 批准年份:
    2023
  • 资助金额:
    230 万元
  • 项目类别:
    重点项目
基于位阻型烯桥的光致变色染料的设计及其产品工程科学基础
  • 批准号:
    21636002
  • 批准年份:
    2016
  • 资助金额:
    294.0 万元
  • 项目类别:
    重点项目
新型D-A-π-A纯有机太阳能电池敏化染料的设计及光伏性能研究
  • 批准号:
    21176075
  • 批准年份:
    2011
  • 资助金额:
    6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含有荧光单元和分子开关的门控光致变色及非线性调控
  • 批准号:
    20976049
  • 批准年份:
    2009
  • 资助金额:
    34.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含内标的多通道荧光化学传感器构建、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 批准号:
    20672036
  • 批准年份:
    2006
  • 资助金额:
    28.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含有光采集功能的发光材料的合成及其发光机制研究
  • 批准号:
    20576035
  • 批准年份:
    2005
  • 资助金额:
    2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新型树枝多功能化的有机光电分子材料
  • 批准号:
    20106006
  • 批准年份:
    2001
  • 资助金额:
    19.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