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解剖数据的数字虚拟与数控模拟技术相结合行踝关节运动学特性的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81572176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57.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H0608.骨、关节、软组织退行性病变
  • 结题年份:
    2019
  • 批准年份:
    2015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6-01-01 至2019-12-31

项目摘要

The incidence of ankle osteoarthritis is 1%. Total ankle replacement is an important operative procedure for end-stage ankle osteoarthritis. Our country has a population of more than 1.3 billion, the clinical demand is huge. The 10-year survival rate of total ankle prosthesis is only 70%.The risks of surgeon and patient are both high. The basic reason is the anatomical and kinematics characteristics of normal ankle is not clear. But these data are very important for prosthesis design and update. The only upright-walking features lead to complex biomechanics of the ankle and there is not any animal model can simulate the normal gait cycle of human. This project want to integrate the anatomical data and 3D reconstructed model with 3D finite element model based on the result of project 30801161. With the method, we can study the anato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normal ankle, radius of curvature of talus, instantaneous center of rotation of talus, joint contact area and stress changes of ankle. Biplanar fluoroscopy matching technology and 4D 6-Freedom ankle simulate system can measure the kinematics characteristics of normal ankle. So we can analysis the coordination control mechanism of bone-ligament-muscle complexity. So we can study the law of interaction between stress changes and mechanical center trajectory of ankle joint. We will gain theories necessarily for ankle prosthesis design and improvement.
踝关节骨关节炎发病率为1%,人工踝关节置换术是治疗晚期踝关节骨关节炎的重要手段。我国人口超过13亿,临床需求巨大,但目前假体10年生存率只有70%,医患面临风险较高。其根本原因在于:唯一直立行走的特性导致踝关节生物力学复杂、没有动物模型可复制、假体设计必需的踝关节功能解剖学与运动学参数不明确。本项目拟基于青年基金项目(30801161)的结果,将解剖学数据、CT扫描立体模型与三维有限元模型结合,研究踝关节的骨性与韧带解剖学数据、距骨曲率半径、距骨瞬时旋转中心轨迹、关节接触面积与应力变化等功能解剖学参数;双平面透视匹配技术与“四维六自由度足踝数控模拟系统“结合,实现踝关节正常步态周期的匹配重建和运动学参数测量。进而分析步态周期中踝关节骨骼-关节-韧带-肌肉系统之间的协调控制机理、关节接触面积-力学变化-力学中心轨迹之间的动态偶联机制与规律、为适用于国人的人工踝关节假体设计、优化提供理论支持。

结项摘要

踝关节周围生物力学,特别是胫距关节面的应力分布及其影响因素是临床诊治踝关节周围疾病的理论基础,也是设计人工踝关节假体的前提条件。为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本项目按照项目计划要求,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利用“四维六自由度足踝数控模拟系统”,测量了足部小关节在人体步态周期中的运动,实现人体踝关节正常步态周期体外模拟,研究了踝周肌肉对踝关节位置,应力分布、应力变化的控制机制与力学偶联机理;通过双平面透视技术进行病理条件下和正常条件踝关节运动学比较与分析,发现了踝关节不同状态下的运动学改变机制,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研究踝关节胫骨关节面的受力分布与踝关节所受暴力的关系;并在原项目计划目标基础上,我们研究了踝关节暴力损伤的特点,包括后踝骨折的CT影像学特征,后踝骨折的生物力学发生机制,同时设计搭建新的踝关节骨折生物力学加载平台。主要研究结果主要:1.通过对踝关节中的后踝骨折CT影像学特征研究,发现后踝骨折块高度(H)与骨折块面积(S)及面积占比(FAR)有明显的正相关性,骨折块高度越大,累及面积也增大,骨折块面积占关节面总面积的比例也随之增大。 “Die-punch”的出现往往意味着更高能量的暴力损伤。通过此项研究,可进一步揭示踝关节骨折的发生机制,指导临床实践,提高临床对该类型骨折的诊疗水平;同时,该项研究也为进一步模拟踝关节骨折的发生提供了前期经验,并为进一步加载平台的建立提供了理论基础。2. 利用双平面透视匹配技术与“四维六自由度足踝数控模拟系统”结合,研究了生理条件和病理条件下踝关节运动学数据,并结合踝关节不同生理病理条件,研究了足部小关节,特别是距下关节在人体步态周期中的运动,实现踝关节正常步态周期的匹配重建和运动学参数测量。通过本项研究,获得了踝关节不同状态下的运动学数据,了解了在步态周期中踝周肌肉力与踝关节运动的力学偶联机制,为解决踝关节周围疾病的发生发展等方面的问题提供了理论支撑。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8)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1)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足踝步态模拟机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国际骨科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朱根锐;王旭;马昕
  • 通讯作者:
    马昕
螺钉与钢板固定骨质疏松患者后踝骨折在模拟正常步态周期中的生物力学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中华骨科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旭;尹建文;耿翔;王晨;陈立;张超;黄加张;马昕
  • 通讯作者:
    马昕
Complications of Ankle Fusion for Treating Late Sequelae of Ankle Injuries
踝关节融合术治疗踝关节损伤晚期后遗症的并发症
  • DOI:
    10.2485/jhtb.25.165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Journal of Hard Tissue Biology
  • 影响因子:
    0.4
  • 作者:
    Xu Wang;Chen Wang;Chao Zhang;Jiazhang Huang;Xin Ma;Chengwei Wang;Xue Wang
  • 通讯作者:
    Xue Wang
Jones 骨折治疗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国际骨科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尹建文;王旭;马昕
  • 通讯作者:
    马昕
足踝步态模拟机仿真度的验证及其在生物力学研究中的应用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中华骨科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朱根锐;王之枫;袁承杰;耿翔;王晨;张超;黄加张;王旭;马昕
  • 通讯作者:
    马昕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HADAR 实验对活动星系核伽马射线 辐射观测的预期研究
  • DOI:
    10.7498/aps.72.20221976
  • 发表时间:
    2023
  • 期刊:
    物理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钱祥利;孙惠英;陈天禄;单增罗布;冯有亮;高启;苟全补;郭义庆;胡红波;康明铭;厉海金;刘成;刘茂元;刘伟;乔冰强;王旭;王振;辛广广;姚玉华;袁强;张毅
  • 通讯作者:
    张毅
A ventilating acoustic barrier for attenuating broadband diffuse sound
用于衰减宽带扩散声的通风声屏障
  • DOI:
    10.1063/5.0074575
  • 发表时间:
    2021-12
  • 期刊: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 影响因子:
    4
  • 作者:
    Ruizhi Dong;Dongxing Mao;Yihuan Zhu;Fangshuo Mo;王旭;Yong Li
  • 通讯作者:
    Yong Li
补肾填精法对肾虚阿尔茨海默小鼠海马自噬的干预作用
  • DOI:
    10.13422/j.cnki.syfjx.20192038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朱仲康;张林;柳春;王旭;刘慧慧;赵丹玉
  • 通讯作者:
    赵丹玉
小胶质细胞M1型极化诱发小鼠焦虑样行为及其对前额叶神经元树突棘密度的影响
  • DOI:
    10.16557/j.cnki.1000-7547.2017.04.007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神经解剖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陆浩慧;樊泽;王旭;武胜昔;邝芳
  • 通讯作者:
    邝芳
兴趣旅游地理信息服务系统设计与实现
  • DOI:
    10.19349/j.cnki.issn1006-7949.2018.05.009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测绘工程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周啸;李少梅;王旭;叶辉
  • 通讯作者:
    叶辉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王旭的其他基金

SNX10和Cav1.2互作在炎性肠病肠上皮屏障功能障碍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 批准号:
    82204406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30.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SNX10和Cav1.2互作在炎性肠病肠上皮屏障功能障碍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3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DDB1基因在促进脂肪细胞分化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 批准号:
    32101046
  • 批准年份:
    2021
  • 资助金额:
    3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利用彩虹转基因斑马鱼开展肝癌细胞异质性起源和演进的在体示踪研究
  • 批准号:
    82172884
  • 批准年份:
    2021
  • 资助金额:
    55.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利用彩虹转基因斑马鱼开展肝癌细胞异质性起源和演进的在体示踪研究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1
  • 资助金额:
    55 万元
  • 项目类别:
双平面匹配技术与功能磁共振结合探讨慢性踝关节不稳定的中枢调控机制
  • 批准号:
    81772416
  • 批准年份:
    2017
  • 资助金额:
    5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Wnt与TP53信号通路在斑马鱼原发性肝癌发生发展中的协同作用
  • 批准号:
    81402582
  • 批准年份:
    2014
  • 资助金额:
    23.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四维六自由度“步态模拟系统”的改良与临床应用
  • 批准号:
    30801161
  • 批准年份:
    2008
  • 资助金额:
    2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