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高分辨率CT以及增强CT对晚中新世鸟类动物群的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772013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8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201.古生物、古人类和古生态学
  • 结题年份:
    2021
  • 批准年份:
    2017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8-01-01 至2021-12-31

项目摘要

Neogene terrestrial deposits of China are quite complete stratigraphically with many exceptionally preserved mammalian fossils accompanied with bird materials. Early Miocene birds from China that are sparsely distributed show big morphological differences in genus level from living taxa. After the Middle Miocene Climatic Optimum, distribution and taxonomy of birds start to shape in juvenile state of modern avian fauna. The recent discovery of bird materials from both Linxia basin and Zhaotong basin provide a unique window to track the changes and evolution of avian biogeography in Neogene. A comprehensive investigation of birds from these unique sites can provide essential information on biodiversity and climate changes in East Asia. Detail morphology and systematics of these birds from the two regions can be informative in revealing the early establishment of modern avian fauna in north and south China. High resolution X-ray Computed Tomography (CT) and contrast-enhanced CT scans of the exceptional preserved skulls of galliforme and anseriform species as well as extant relatives, will be used to reconstruct the “Ancient bird brain”. By comparison of the brain shape from living relatives with respective ecological correlations for different species, inference of paleoecology of the fossil birds can be made using phylogenetic comparative approach. Meanwhile, CT scanning and experimental parameters and facilities for optimizing their application on paleontological studies can be valuable and applied to other similar research.
我国新生代陆相地层发育完好,哺乳动物化石资源丰富,并常伴生有鸟类化石。中新世早期的鸟类化石分布较为零散,并且与现代冠类群在属一级别形态差异较大。中中新世气候适宜期之后,类似于现代鸟类种群和地理分布开始建立起来。而最近在和政与昭通发现的晚中新世的化石材料,为研究现代鸟类的区系地理的形成和演化提供了一个独特的窗口。鸟类动物群的系统研究和重建对理解动物古地理和古环境都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计划利用CT扫描对临夏和昭通盆地所发现的鸟类化石进行全面的形态学研究,重点包括(1)通过对相似种的精细对比来确定两个动物群之间的联系;(2)对雉鸡类以及雁鸭类头骨化石和相近现生种进行高精度CT以及增强CT的扫描,来重建这些鸟类内颅的三维形态。对化石大脑和现生种类,运用比较发育系统学方法对大脑形态以及生态数据进行分析,为它们的生态行为和形态特征演化提供假说;(3)对比不同CT实验参数和成像效果,为技术改进提供建议。

结项摘要

本项目针对我国西北地区的临夏盆地以及西南昭通地区新发现的新生代鸟类化石进行了系统的野外采集、整理和室内研究工作。系统分类学研究发现这两个产地的鸟类化石面貌显示出不同的种类和生态组合,大体反应出类似现代古北界和新东界的鸟类区系地理的差异。临夏盆地产出的鸟类主要包括鹫类、隼类、鵟类、鸵鸟,鸱鸮,沙鸡和雉类等适合于开阔山地、干草原、阔叶林等环境下的化石组合,部分鸟类化石类似于非洲草原的种属,并显著区别于云南昭通地区产出的以亚热带雁鸭以及潜水鸟类为主的生态组合,如鸬鹚、蛇鹈、潜鸭、和鹈鹕等化石种类。这些新的化石发现为我国新生代晚期鸟类的生物地理分区和生态分化提供了直接证据,同时也为中新世以来我国古北界和新东界的鸟类区系地理的形成提供了时间限定。在大量的化石和现代鸟类的数据采集过程中,本项目联合利用了多种分析方法,如扫描电镜、透射电镜、高精度X-射线断层扫描、以及增强CT断层扫描等,不仅从宏观形态学上对化石和现代鸟类标本进行了特征分析,也从微观层面对部分化石进行了组织学分析。多种高分辨成像技术和元素分析手段的应用,使得研究精度提高到微-纳米尺度,为我们获取化石微结构、埋藏和成岩过程的信息提供了依据。在对临夏地区多个地点的鸟类古生态的初步恢复中,根据化石围岩的岩性及所处的时间框架,识别出晚中新世古环境从湿润转向干旱的大体趋势,并反映出中亚干草原扩张等生态因素对鸟类演化的影响。另外,综合鸟类化石和古环境证据,发现我国新生代冠群鸟类的分化、迁徙等方面受到青藏高原持续抬升和季风加强的持续影响。季风的加强很可能促进鸟类的季节性迁移行为的产生,如多种鸟类跨高原的迁徙方式的起源,而进一步有效的结合古生物、古环境和地质构造演化模式等多方面的证据,可以加深我们对关键地质历史时期生物-环境协同演化的认识。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2)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Vocal specialization through tracheal elongation in an extinct Miocene pheasant from China.
中国已灭绝的中新世雉鸡气管伸长导致发声特化
  • DOI:
    10.1038/s41598-018-26178-x
  • 发表时间:
    2018-05-25
  • 期刊:
    Scientific reports
  • 影响因子:
    4.6
  • 作者:
    Li Z;Clarke JA;Eliason CM;Stidham TA;Deng T;Zhou Z
  • 通讯作者:
    Zhou Z
The middle Miocene duck Chenoanas (Aves, Anatidae): new species, phylogeny and geographical range
中新世鸭 Chenoanas(鸟纲,鸭科):新物种、系统发育和地理范围
  • DOI:
    10.1002/spp2.1107
  • 发表时间:
    2018-08
  • 期刊:
    Papers in Palaeontology
  • 影响因子:
    2.3
  • 作者:
    Zelenkov Nikita V;Stidham Thomas A;Martynovich Nicolay V;Volkova Natalia V;Li Qiang;Qiu Zhuding
  • 通讯作者:
    Qiu Zhuding
Evidence for Wide Dispersal in a Stem Galliform Clade from a New Small-Sized Middle Eocene Pangalliform (Aves: Paraortygidae) from the Uinta Basin of Utah (USA)
来自犹他州尤因塔盆地(美国)的一种新的小型中始新世 Pangalliform(鸟纲:Paraortygidae)的茎鸡形分支广泛传播的证据
  • DOI:
    10.3390/d12030090
  • 发表时间:
    2020-02
  • 期刊:
    DIVERSITY-BASEL
  • 影响因子:
    2.4
  • 作者:
    Stidham Thomas A.;Townsend K. E. Beth;Holroyd Patricia A.
  • 通讯作者:
    Holroyd Patricia A.
The First Fossil Owl (Aves, Strigiformes) From the Paleogene of Africa
来自非洲古近纪的第一个猫头鹰化石(鸟类,Strigiformes)
  • DOI:
    10.3390/d12040163
  • 发表时间:
    2020-04
  • 期刊:
    DIVERSITY-BASEL
  • 影响因子:
    2.4
  • 作者:
    Smith N. Adam;Stidham Thomas A.;Mitchell Jonathan S.
  • 通讯作者:
    Mitchell Jonathan S.
亚洲最古老鸽子(Columbidae)物种有效性再检验:北京周口店早更新世丛氏原鸽(Columba congi)(英文)
  • DOI:
    10.19615/j.cnki.1000-3118.210304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古脊椎动物学报(中英文)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沈韦;Thomas A.STIDHAM;李志恒
  • 通讯作者:
    李志恒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交通控制子区动态划分模型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段后利;李志恒;张毅;胡坚明
  • 通讯作者:
    胡坚明
基于多源数据车辆身份综合判定问题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交通信息与安全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佐;黄振尧;李志恒;盛洁;姚丹亚;朱济
  • 通讯作者:
    朱济
经典交通流模型在城市车路不均衡发展评价中的应用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公路交通科技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姚丹亚;苏岳龙;张毅;李志恒;路鹭
  • 通讯作者:
    路鹭
北京城市网络交通流混合流量建模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赵志强;田野;尹胜超;吉岩;李志恒;李力
  • 通讯作者:
    李力
基于UTC/SCOOT的城市交通控制管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公路交通科技》,pp.116~120,第23卷,第6期,2006年6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明军;李志恒;张毅
  • 通讯作者:
    张毅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李志恒的其他基金

临夏盆地鸟类演化和晚中新世气候变化的指示意义
  • 批准号:
    42172029
  • 批准年份:
    2021
  • 资助金额:
    63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