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与金刚石有关的石榴石精细地球化学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703028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5.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308.岩石地球化学
  • 结题年份:
    2020
  • 批准年份:
    2017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8-01-01 至2020-12-31

项目摘要

In China, primary diamond was first discovered in Southeastern Guizhou. Given the rarity of the diamond along with the limited analytical technique used by the previous studies in China, their origin, source nature and mineralizing potential remain unresolved in this area. In this case, seeking a substitute such as a type of mineral derived from the same source with the diamond and then carrying out detailed study are crucial to decipher their genesis and origin. Fortunately, we have found such a mineral of garnet that developed as an inclusion in diamond and also as xenocrysts in its host rock. These garnets could have a common origin with the diamond. This finding thus provides a good opportunity to unravel the genesis and origin of the diamond and reassess its mineralizing potential in Southeastern Guizhou. In this project, we will carry out systematic investigation and new in-situ analytical methods, including laser raman spectrometer, EPMA and ICPMS/SIMS/SHRIMP analyses, to achieve their chemical compositions such as the major-trace elements and O isotopic compositions of the two types of garnets, and then further discuss the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of their chemical compositions. By comparison with their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separating some garnet xenocrysts that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formation of the diamond in genesis. We will further investigate their Sm-Nd and Lu-Hf isotopic compositions by MC-ICPMS analysis. Finally, we will integrate all our results with previous published data to 1) elucidate the genesis and origin of the diamond, 2) reveal the source nature of the deep mantle in the Southeastern Guizhou, and 3) reevaluate the mineralizing potential of primary diamond in this area.
黔东南地区是我国最早发现原生金刚石的产地,囿于金刚石样品稀缺和测试条件有限,关于其源岩特征和原生金刚石成矿潜力存在明显争议。找到能替代的样品并开展精细地球化学研究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申请者在金刚石及其寄主岩石中分别发现了石榴石包裹体和石榴石捕虏晶,为探究黔东南地区金刚石的形成机制和评估其成矿潜力提供了新契机。本项目将利用拉曼光谱、EPMA、ICPMS/SIMS/SHRIMP等现代原位分析技术,对两类石榴石进行主、微量元素和O同位素对比,探讨它们的化学组成异同,进而揭示金刚石形成的地质地球化学环境,初步限定其源岩性质;在此基础上,通过地球化学特征的比对,筛选出与金刚石有成因联系的石榴石捕虏晶,利用MC-ICPMS对其进一步开展Nd-Hf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以此约束金刚石的形成机制,阐述其源区特征,探讨黔东南深部地幔演化特点,为评估该地区原生金刚石的成矿潜力提供新的制约。

结项摘要

囿于金刚石样品稀缺和早期测试条件的局限,关于黔东南地区原生金刚石的源岩特征和成矿潜力尚存争议。鉴于此,我们一方面选取黔东南地区与金刚石伴生的石榴石和铬尖晶石捕虏晶进行详细的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研究,阐述其形成的地质地球化学环境,初步限定其源岩性质;另一方面对原生金刚石进行细致的矿物学、谱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约束金刚石的形成机制。取得的初步认识如下:(1)黔东南与金刚石伴生的石榴石均为镁铝榴石,来自橄榄岩地幔源区,且与二辉橄榄岩关系密切;(2)铬尖晶石与受俯冲作用改造的地幔橄榄岩有关,对应于99~175km的深度,部分达到了金刚石稳定区的上限,暗示苍蒲塘地区具有较好的金刚石找矿前景;(3)大多数石榴石具有较高的δ18O值(> 6‰),结合石榴石较低的Zr和Y含量,以及较低的Zr/Hf以及Ti/Eu比值,显示源区经历了硅酸盐熔体交代作用;(4)黔东南原生金刚石具有“双峰式”碳同位素分布特点,与同属于扬子克拉通的湖南砂矿金刚石具有相似的碳同位素分布特点,暗示这二者的碳来源具有密切的联系。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4)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黔东南苍蒲塘钾镁煌斑岩含铬尖晶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金刚石含矿性的指示
  • DOI:
    10.16539/j.ddgzyckx.2018.05.011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邓小芹;黄远成;丘志力;陆太进;李志翔;张健;饶红娟;张跃峰
  • 通讯作者:
    张跃峰
湖南沅水砂矿金刚石类型、形貌学特征及其对形成过程的指示
  • DOI:
    10.13471/j.cnki.acta.snus.2019.02.007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薄昊楠;丘志力;陆太进;陈华;黄远成;邓小芹;马瑛;杨瀚;钱佳琪
  • 通讯作者:
    钱佳琪
超深金刚石包裹体:对深部地幔物理化学环境的指示
  • DOI:
    --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地球科学进展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郑昕雨;丘志力;邓小芹;马瑛;陆太进
  • 通讯作者:
    陆太进
湖南现代河流砂矿金刚石的红外光谱测定及其源区指示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邓小芹;丘志力;马瑛;薄昊楠
  • 通讯作者:
    薄昊楠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NA序列完全矩收敛的精确渐近性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邓小芹;吴群英
  • 通讯作者:
    吴群英
华北克拉通南缘古元古代末(~1.84Ga)垣头A-型花岗岩成因及其构造意义
  • DOI:
    10.18654/1000-0569/2019.08.09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岩石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邓小芹;彭头平;赵太平;丘志力
  • 通讯作者:
    丘志力
“冲突矿产”的国际监管及其应对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中 国 矿 业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永雄;高 鹏;丘志力;杨 瀚;何雄锐;邓小芹
  • 通讯作者:
    邓小芹
ρ-混合序列移动平均过程的完全矩收敛的收敛速率(英文)
  • DOI:
    10.13642/j.cnki.42-1184/o1.2017.03.016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应用数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邓小芹;吴群英
  • 通讯作者:
    吴群英
湖南砂矿金刚石中石墨包裹体拉曼光谱原位测定: 形成条件及成因指示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Spectroscopy and Spectral Analysis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马 瑛;王 琦;丘志力;陆太进;李榴芬;陈 华;邓小芹;薄昊楠
  • 通讯作者:
    薄昊楠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邓小芹的其他基金

扬子克拉通地幔金刚石形成的C-N-O-S多元同位素制约
  • 批准号:
    42073008
  • 批准年份:
    2020
  • 资助金额:
    61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