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金属的轻质纳米体系吸附及解离氢的理论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11664034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42.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A2104.团簇物理
  • 结题年份:
    2020
  • 批准年份:
    2016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7-01-01 至2020-12-31

项目摘要

Hydrogen storage technique is a substantial challenge for the application of hydrogen energy. Solid state storage is superior with regard to its storage capacity, energy efficiency and safety. This project will study the properties of H2 adsorption and dissociation on metal-coated C/BN/AlN nanostructures and Mg/Al based lightweight nanomaterials. We will design systems having alkali metal or alkaline-earth metal atoms dispersed over the surface of C/BN/AlN nanostructures. By doping other nonmetal atoms, the electronic structures of the nanostructures can be modified and strong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coated metal atoms and the C/BN/AlN structures can be formed. The adsorption strength and the storage capacity will be enhanced by polarization effect under the electric field produced by the positively charged metal ions. For Mg/Al based nanoclusters, we will modify their electronic structures to form strong orbital interactions with H2 molecules, so H2 molecules will be strongly adsorbed or easily dissociated on these systems. The aim of this project is to explore the manners to enhance the adsorption of H2 on nanomaterials or search the systems having low energy barriers for H2 dissociation. By analyzing the mechanisms of the enhanced adsorption and dissociation at the molecular orbital level, we hope the studies will indicate directions for searching reversible hydrogen storage materials which can operate at ambient temperatures with high recycling storage capacity.
氢的储运是制约氢能利用的关键技术,研究和开发储存密度高、具有优良热力学和循环动力学性能的固体储氢材料是解决氢的高效安全储运的基本途径。本项目将研究含金属的轻质纳米体系吸附及解离氢的性能。通过对C、BN及AlN纳米体系进行掺杂改性形成具有特殊电子结构的纳米材料,使之能与担载的金属原子形成较强的相互作用,从而形成高分散的金属正离子,以提高对H2的吸附强度和存储密度。对Mg/Al基纳米体系通过掺杂其他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形成复合体系,调控其电子结构,使之能与H2形成较强的轨道相互作用,从而提升其吸附及解离H2的性能。本研究将探寻提高纳米体系吸附H2的强度和解离H2的途径,并在分子轨道水平研究其机理,为寻找在室温下具有优良储氢性能的材料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指导。

结项摘要

氢的储运是制约氢能利用的关键技术,研究和开发储存密度高、具有优良热力学和循环动力学性能的固体储氢材料是解决氢的高效安全储运的基本途径。本项目研究了含金属的轻质纳米体系吸附及解离氢的性能。实验和理论表明金属阳离子能与H2形成适中的结合强度,提高负载金属离子的电荷量(增强极化作用)和改善金属离子在纳米材料上的分散是要解决的两个关键问题。由于碱金属离子对H2的吸附强度随离子半径增大而降低,我们重点研究了Li/Na掺杂纳米体系的储氢性质。对Li掺杂的BN、部分氧化石墨烯及单层蓝磷储氢性质的研究表明Li掺杂后形成正离子,通过极化H2分子形成较强的吸附。对H2的吸附与解离,熵的影响非常重要,而相关的实验和理论研究几乎空白,我们研究了H2分子吸附在不同的负载金属离子上的熵变,分析了熵对储氢性质的影响,并得到了室温下可逆储氢的最优条件。提出利用超碱团簇NLi4取代碱金属担载在石墨烯和单层BN上,解决了金属离子在纳米材料表面的分散问题。设计了碱金属掺杂Al团簇形成的具有强极性的Zintl相体系,即Aln团簇形成中心阴离子,碱金属以正离子的形式与其结合;这些Zintl相团簇能很好地吸附和解离H2。对典型的化学储氢体系硼氢化物和铝氢化物,降低脱氢温度是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我们通过在硼氢化物和铝氢化物中引入给电子能力较弱的Sn和Si原子,有效削弱了B-H/Al-H键,从而降低了脱氢温度。我们还研究了非金属掺杂的金属团簇,发现了新的幻数体系,并提出用超原子轨道与非金属原子轨道的作用解释了其稳定性根源。本研究为设计在室温下具有优良储氢性能的材料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指导。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7)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Large entropy derived from low-frequency vibrations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hydrogen storage
低频振动产生的大熵及其对储氢的影响
  • DOI:
    10.1063/1.5017900
  • 发表时间:
    2018-02
  • 期刊:
    Appl. Phys. Lett.
  • 影响因子:
    --
  • 作者:
    Xiaoxia Wang;Hongshan Chen
  • 通讯作者:
    Hongshan Chen
Dissociation of H2 on Mg-coated B12C6N6
H2 在镁涂层 B12C6N6 上的解离
  • DOI:
    10.1088/1674-1056/26/6/068801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Chin. Phys. B
  • 影响因子:
    --
  • 作者:
    Li Ma;Xue-Ling Jin;Hui-Hui Yang;Xiao-Xia Wang;Ning Du;Hong-Shan Chen
  • 通讯作者:
    Hong-Shan Chen
Stability and bonding nature of tin borohydride
硼氢化锡的稳定性和键合性质
  • DOI:
    10.1016/j.ijhydene.2020.06.197
  • 发表时间:
    2020-09
  • 期刊: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
  • 影响因子:
    7.2
  • 作者:
    Li Ma;Tao Zhou;Hongshan Chen
  • 通讯作者:
    Hongshan Chen
Aluminum-silicon hydride clusters for prospective hydrogen storage
用于未来储氢的铝硅氢化物团簇
  • DOI:
    10.1016/j.ijhydene.2019.08.109
  • 发表时间:
    2019-10
  • 期刊:
    Int. J. Hydrogen Energy
  • 影响因子:
    --
  • 作者:
    Li Ma;Tao Zhou;Jinyun Li;Hongshan Chen
  • 通讯作者:
    Hongshan Chen
Study on the Geometric and Electronic Structures of AlnSim (n=3,4,5; m=1,2,3,4) Clusters
AlnSim (n=3,4,5; m=1,2,3,4)团簇的几何和电子结构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J. Clust. Sci.
  • 影响因子:
    --
  • 作者:
    Mingzhi Su;Ning Du;Hongshan Chen
  • 通讯作者:
    Hongshan Chen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Li修饰的C24团簇的储氢性能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物理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祁鹏堂;陈宏善
  • 通讯作者:
    陈宏善
H2在Al7-团簇解离吸附的理论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物理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文杰;杨慧慧;陈宏善
  • 通讯作者:
    陈宏善
碳掺杂铝团簇AlnC(n=6、7)的电子结构与稳定性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杨慧慧;李文杰;陈宏善
  • 通讯作者:
    陈宏善
AlnMgm(n+m=6,7;m=1,2)团簇的稳定性与电子结构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洁琼;杨慧慧;陈宏善
  • 通讯作者:
    陈宏善
H2在Li掺杂Al7C+上吸附的理论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宏善;马占林;杨慧慧;李斐
  • 通讯作者:
    李斐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陈宏善的其他基金

非金属掺杂IIIA金属团簇阴离子组装Zintl相结构的理论研究
  • 批准号:
    12164043
  • 批准年份:
    2021
  • 资助金额:
    37 万元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掺杂BN/AlN纳米结构储氢性能的理论研究
  • 批准号:
    11164024
  • 批准年份:
    2011
  • 资助金额:
    55.0 万元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团簇基态结构及光电性质的理论研究
  • 批准号:
    10347007
  • 批准年份:
    2003
  • 资助金额:
    10.0 万元
  • 项目类别:
    专项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