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钢筋混凝土界面多尺度腐蚀疲劳损伤及失效机理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51478183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85.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E08.建筑与土木工程
  • 结题年份:
    2018
  • 批准年份:
    2014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5-01-01 至2018-12-31

项目摘要

The corrosion fatigue formed by fatigue load, stray current and chloride ions is the main cause resulting in the damage degradation of the subway rail structure reinforcement and concrete interface to debon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the corrosion fatigue damage degradation mechanism of subway reinforced concrete interface in such typical service conditions urgently need to ascertain. For the scientific problem, the effect of the combined actions of fatigue load, stray current and chloride ions on the bo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subway reinforced concrete interface by the coupled loading test device of fatigue and steel corrosion is investigated using ultrasonic infrared thermal image technology in the project. The quantit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cro- and micro-damage evolutions of subway reinforced concrete interface is then made clear after that the influence laws of fatigue load stress, stray current strength and chloride ions concentration on them are ascertained. And then the micro-damage characteristics is inserted in the macro-damage behaviors by way of multiscale transition method to establish a multiscale corrosion fatigue damage model based on the interface microstructure evolution, and the corrosion fatigue damage failure mechanism of subway rail reinforced concrete interface is revealed to provide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structural materials. The finite element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he corrosion fatigue damage accumulation and asymptotic failure process is carried out to evaluate comprehensively and predict the long-term bond properties of the actual subway reinforced concrete interface.
疲劳荷载与杂散电流和氯离子形成的腐蚀疲劳是导致地铁轨道结构钢筋混凝土界面损伤劣化发生脱粘的主要原因。从工程应用角度,急需探明此类典型服役条件下地铁钢筋混凝土界面腐蚀疲劳损伤退化机制。针对这一科学问题,本项目拟利用疲劳与钢筋锈蚀耦合加载试验装置,采用超声红外热像技术研究疲劳荷载与杂散电流和氯离子共同作用对地铁钢筋混凝土界面粘结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在明确疲劳荷载应力水平、杂散电流强度和氯离子浓度对其以及界面微细观结构影响规律的基础上,探明宏观损伤与微细观损伤演变之间定量关系;然后通过多尺度过渡途径,将微细观损伤特性植入宏观表现中,建立基于界面微细观结构演变的多尺度腐蚀疲劳损伤模型,揭示地铁钢筋混凝土界面腐蚀疲劳损伤失效机理,为开发地铁高性能混凝土结构材料提供理论依据;同时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地铁钢筋混凝土界面腐蚀疲劳损伤累积及渐近破坏过程,实现综合评价与预测实际地铁钢筋混凝土界面长期粘结性能。

结项摘要

地铁运营过程中产生的杂散电流易与氯离子和疲劳荷载构成腐蚀疲劳引起地铁钢筋混凝土提前损伤失效,而钢筋与混凝土界面发生脱粘是其破坏的主要表现形式。从工程结构耐久性及提升角度,急需探明地铁钢筋混凝土界面在此典型服役条件下的损伤退化机制。针对这一关键科学问题,本项目充分考虑地铁实际服役环境条件,选取合适的环境模拟试验参数,采用现代环境腐蚀动力学试验技术和方法对地铁钢筋混凝土在杂散电流、氯离子与疲劳荷载共同作用下的界面腐蚀疲劳损伤特性及失效机理进行了研究,并对其腐蚀疲劳损伤累积及渐近破坏过程进行了有限元仿真分析。取得的主要成果有:(1)研发了一种杂散电流、氯离子和疲劳耦合加载模拟实验装置,并发明了一种利用超声红外热像实时监测地铁钢筋混凝土界面粘结损伤方法;(2)探明了杂散电流、氯离子对地铁钢筋混凝土在疲劳荷载作用下的界面粘结性能、界面微细观结构的影响及其耦合作用机制;(3)采用杂交应力有限元方法建立了一种基于界面微细结构演变的地铁钢筋混凝土杂散电流腐蚀疲劳多尺度损伤模型,揭示了其损伤失效机理;(4)实现了地铁钢筋混凝土界面粘结杂散电流腐蚀损伤综合评估和预测。此外,此外,并引入地铁自密实超高性能混凝土及功能梯度结构设计理念,开展了地铁钢筋混凝土界面粘结性能提升技术探索工作。研究成果可为地铁钢筋混凝土界面腐蚀疲劳损伤失效机理揭示以及耐久性评估和研发高性能地铁混凝土结构新技术提供重要参考。发表学术论文15篇(SCI/EI收录5篇),申请3项国家发明专利(已授权1项)。培养江西省青年科学家(井冈山之星)和江西省土木工程“一流学科”学术骨干教师1名、中青年骨干教师2名、硕士研究生6名。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列表
专著列表
科研奖励列表
会议论文列表
专利列表
超高性能混凝土抗冲击性能研究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硅酸盐通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任亮;何瑜;王凯
  • 通讯作者:
    王凯
杂散电流对氯离子向混凝土中传输性能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建筑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凯;赵杰;彭文瑞;吴泉水
  • 通讯作者:
    吴泉水
Effect of sodium gluconate and sodium citrate on fluidity of alpha-hemihydrate gypsum paste plasticized by polycarboxylate superplasticizer
葡萄糖酸钠和柠檬酸钠对聚羧酸减水剂塑化α-半水石膏浆体流动性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Cement Wapno Beton
  • 影响因子:
    0.7
  • 作者:
    Kai Wang;Luqing Yang;Liang Ren
  • 通讯作者:
    Liang Ren
地铁钢筋腐蚀特性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建筑技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凯;程宗昌;王信刚;赵杰
  • 通讯作者:
    赵杰
Design and behavior of super-long span cable-stayed bridge with CFRP cables and UHPC members
CFRP拉索和UHPC构件超大跨度斜拉桥的设计与性能
  • DOI:
    10.1016/j.compositesb.2018.11.060
  • 发表时间:
    2019-05-01
  • 期刊:
    COMPOSITES PART B-ENGINEERING
  • 影响因子:
    13.1
  • 作者:
    Ren, Liang;Fang, Zhi;Wan, Kai
  • 通讯作者:
    Wan, Kai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磁性多孔微球固定化硫酸盐还原菌的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环境工程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邱广亮;吕桂芬;王凯;李咏兰;邱广明
  • 通讯作者:
    邱广明
淮南矿区主采煤层自燃氧化特性试验研究
  • DOI:
    10.13637/j.issn.1009-6094.2018.04.010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安全与环境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嬿妮;陈龙;邓军;赵婧昱;王凯;宋佳佳
  • 通讯作者:
    宋佳佳
专业背景独立董事对上市公司大股东掏空行为的监督功能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经济管理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凯;武立东;许金花
  • 通讯作者:
    许金花
海底隧道流固耦合模型试验系统的研制及应用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凯;周毅;张骞;王庆瀚
  • 通讯作者:
    王庆瀚
固沙樟子松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及抗旱性评价
  •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0.01.008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东丽;张日升;方祥;王凯;吴叶礼;秦崧悦;龙丹丹;沈海鸥
  • 通讯作者:
    沈海鸥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王凯的其他基金

温湿交变与荷载耦合作用下混凝土酸雨侵蚀特性及破坏机理
  • 批准号:
    51002050
  • 批准年份:
    2010
  • 资助金额:
    2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