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固壁微空化的柔性滑移边界形成与润滑机理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51275266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8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E0505.机械摩擦学与表面技术
  • 结题年份:
    2016
  • 批准年份:
    2012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3-01-01 至2016-12-31

项目摘要

Drag force will be generated on a solid body when it moves in the water, and the friction force is the main part of the drag force that generates on the surface of the solid wall. Drag reduction is an important technique to save energy and increase working efficiency. In this project, special surface patterns are to be fabricated with designed wettability to induce the micro cavitation on the solid wall in water. Micro cavitation bubbles are to be generated and adhered on the patterned surface. Therefore, the bubbles will form a solid-gas-liquid multiphase structure to reduce the friction force on the surface. Then, modified lubrication equation will be derived for the deformable slip boundary of the cavitation bubble, and the lubrication mechanism of this boundary condition is to b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of this project will develop the theory and the method of drag reduction in the field of tribology, and it will have 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 lubrication engineering and channel transportation.
固液间的摩擦阻力是固体在液体中运动所受到的主要阻力之一,减少固液界面间的摩擦阻力是提高效率和节约能源的重要手段。本研究拟通过构造壁面形貌和润湿性诱发固体壁面局部的微尺度空化,使得微空泡在壁面生长和吸附,形成具有固-气-液三相结构的润滑界面以降低固壁表面的摩擦阻力;并通过建立泡壁柔性滑移边界的润滑方程明晰其润滑和减阻机理。研究结果对于发展摩擦学润滑理论和减阻技术,提高润滑效率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明确的应用前景。

结项摘要

本项目通过构造壁面形貌和润湿性在固体壁面上形成的气液柔性滑移界面,进行了空化界面观测;分析了空泡与固壁表面相互作用机理,并进行了空泡运动数值模拟,从而最终完成了基于固壁柔性滑移界面的减阻效应的测量和计算。研究揭示了微、纳米气泡在壁面的吸附、生长和脱附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气泡吸附形态对减阻效应的影响,其研究结果对于发展摩擦学润滑理论和减阻技术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围绕上述研究内容在Applied physics letters、Langmuir、ACS applied materials and interfaces、Tribology letters 等期刊上发表SCI 检索论文8 篇;国际会议邀请报告1次,荣获2014 年“亚太材料研究学会年会报告一等奖”。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8)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Cavitation noise from elastic response of metals in ultrasonic cavitation erosion
超声空蚀中金属弹性响应产生的空蚀噪声
  • DOI:
    10.1177/1350650115619149
  • 发表时间:
    2016-07
  • 期刊:
    PROCEEDINGS OF THE INSTITUTION OF MECHANICAL ENGINEERS PART J-JOURNAL OF ENGINEERING TRIBOLOGY
  • 影响因子:
    2
  • 作者:
    Ge Han;Li Jiang;Chen Haosheng
  • 通讯作者:
    Chen Haosheng
Ice lubrication for moving heavy stones to the Forbidden City in 15th-and 16th-century China
15 世纪和 16 世纪的中国,冰润滑用于将重石运送到紫禁城
  • DOI:
    10.1073/pnas.1309319110
  • 发表时间:
    2013-12-10
  • 期刊: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 影响因子:
    11.1
  • 作者:
    Li, Jiang;Chen, Haosheng;Stone, Howard A.
  • 通讯作者:
    Stone, Howard A.
Altering Emulsion Stability with Heterogeneous Surface Wettability.
通过异质表面润湿性改变乳液稳定性
  • DOI:
    10.1038/srep26953
  • 发表时间:
    2016-06-03
  • 期刊:
    Scientific reports
  • 影响因子:
    4.6
  • 作者:
    Meng Q;Zhang Y;Li J;Lammertink RG;Chen H;Tsai PA
  • 通讯作者:
    Tsai PA
Adhesion of moving droplets in microchannels
微通道中移动液滴的粘附
  • DOI:
    10.1063/1.4823456
  • 发表时间:
    2013-09-23
  • 期刊: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 影响因子:
    4
  • 作者:
    Chen, Haosheng;Dong, Enkai;Stone, Howard A.
  • 通讯作者:
    Stone, Howard A.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粗糙表面滑动轴承非牛顿介质润滑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摩擦学学报,2005, 25(6):559-563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皓生;陈大融;汪家道
  • 通讯作者:
    汪家道
规则形貌作用下非牛顿流体润滑的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机械工程学报,2007, 8,(6):48-50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皓生;李永健;陈大融
  • 通讯作者:
    陈大融
NiCr-Cr3C2-ZrO2-BaF2·CaF2涂层高温摩擦磨损性能
  • DOI:
    10.11933/j.issn.1007-9289.20211104002
  • 发表时间:
    2022
  • 期刊:
    中国表面工程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祁斌;于海博;梁帅帅;李疆;陈皓生
  • 通讯作者:
    陈皓生
表面形貌对磁盘-磁头间隙润滑影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2005, 45(11):1493-1497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永健;陈皓生;陈大融
  • 通讯作者:
    陈大融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陈皓生的其他基金

微流体摩擦学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0
  • 资助金额:
    400 万元
  • 项目类别: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微颗粒表面异相成核空化机理及在空蚀磨损中的作用
  • 批准号:
    50975158
  • 批准年份:
    2009
  • 资助金额:
    3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非牛顿介质动态特性的频域表征及在微通道流中的应用
  • 批准号:
    50505020
  • 批准年份:
    2005
  • 资助金额:
    24.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