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西双版纳州不同热带气候地区、不同少数民族人群锡兰钩口线虫的病原学和分子生物学特征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81660560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35.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H3009.传染病流行病学
  • 结题年份:
    2020
  • 批准年份:
    2016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7-01-01 至2020-12-31

项目摘要

WHO called for strengthening the research and prevention of the long-neglected hookworm disease threatening people health. Ancylostoma Ceylanicum commonly infects mammals such as dogs and cats, but the natural infection of Ancylostoma ceylanicum disease is rare in human being. In recent years, molecular biology technology is widely used in species identification, some studies suggested that Ceylanicum is likely to be third kinds of hookworm infected human body except the Necator americanus and a.duodenale, and belongs to the zoonotic parasites..My study in Yunnan area of Xishuangbanna's population who is infected with hookworm found Ancylostoma ceylanicum infection in human body, suggesting the Ceylanicum hookworm disease may exist a potential epidemic. Based on this important clue, using morphological and molecular biological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 this study will undertake further investigation of natural infection status of Ceylanicum hookworm in the tropical climate region of Xishuangbanna to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livestock as dog , related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infection factors. To explore the morphological and molecular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athogens, genetic diversity , evolutionary relationships and related effect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nrich a new understanding of the Ceylanicum hookworm caused zoonotic disease, and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new strategy on diagnosis,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of parasitic diseases.
世界卫生组织公认钩虫病是被长期忽视的危害人群健康的常见寄生虫病,呼吁加强研究与防治工作。锡兰钩口线虫通常感染狗猫等哺乳动物,自然感染人体的病例很少见。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广泛应用,锡兰钩虫更易分类鉴定和检出,因此最新研究提示除美洲钩虫和十二指肠钩虫外,锡兰钩虫很可能是第三种感染人体的钩虫,且属于人畜共患寄生虫。.本人在云南西双版纳地区调查人群感染钩虫时,发现二例人体感染锡兰钩虫的病例,提示当地存在锡兰钩虫病潜在流行。本课题将以此为重要线索,采用传统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分类鉴定方法,进一步在西双版纳州不同区域,深入研究不同少数民族人群、家畜狗猫、相关环境的锡兰钩虫感染现状,探讨其病原学形态特征,种群遗传多样性、物种进化关系等分子生物学特征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本课题旨在丰富对锡兰钩虫引起的人畜共患病的新认识,为寄生虫病的诊疗和防治新策略提供理论基础。

结项摘要

世界卫生组织公认钩虫病是被长期忽视的危害人群健康的常见寄生虫病,呼吁加强研究与防治工作。锡兰钩口线虫通常感染狗猫等哺乳动物,最新研究提示除美洲钩虫和十二指肠钩虫外,锡兰钩虫很可能是第三种感染人体的钩虫,且属于人畜共患寄生虫。因此本课题对西双版纳州不同区域,不同少数民族人群、家畜、相关环境的锡兰钩虫感染现状,种群遗传多样性等分子生物学特征进行了研究。.一、西双版纳州景洪傣族人群钩虫病感染较低。 人群感染土源性线虫感染阳性率为13.18%;其中钩虫感染率为8.11%,蛔虫感率率为0.34%,带绦虫感染率为4.39%。人群阳性粪便钩蚴培养,美洲钩虫阳性率为45.45%。 犬感染钩虫很高。阳性率为46.81%,其中,蛔虫感染率为14.89%,钩虫染率为34.04%,鞭虫感染率为10.64%。犬阳性粪便粪钩蚴培养阳性率41.18%。3 土壤/环境感染较高。土源性线虫感染数阳性率为51.02%,钩虫感染率为8.16%, . 二、勐腊县瑶族人群钩虫感染非常高。钩虫感染率为28.90%(89/308);钩虫和蛲虫混合感染1例,感染率为3.2%(1/308)。 狗感染较高。蛔虫、鞭虫混合感染感染率为6.25%;蛔虫、钩虫、鞭虫、带绦虫感染率分别为12.5%、9.38%、15.63%、12.5%。土壤钩蚴感染很高。土源性线虫感染阳性率为43.8%。.三、勐海县哈尼族人群钩虫感染很低。钩虫感染率为4.34%。犬粪未检出钩虫,发现未知虫卵1份。土壤钩虫感染率13.33%(2/15)。.四、钩虫卵分子生物学鉴定,种群遗传多态性分析.对143份钩虫卵阳性样开展美洲钩虫ITS-2序列的PCR扩增鉴定:进行在线同源性BLAST比对分析,相似率均在100%,即鉴定为美洲钩虫。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感染人类的优势虫种是钩虫,仅发现1例锡兰钩虫,未检测到十二指肠钩虫的感染。.五、基本建立云南省钩虫病的区域性样本库。.六、项目产出成果 负责人快速成长为学科带头人,荣获云南省“万人计划”-名医专项,省政府津贴享受者,云南省医师奖,沃森卫生发展贡献奖。.获得1项科技成果奖,主编著1部书,在核心期刊上发表3篇论文, 2项著作权。.培养3名研究生,培养6名青年业务骨干。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3)
专著数量(1)
科研奖励数量(1)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全国人体带绦虫感染现况调查报告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人体带绦虫;现况调查;中国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杨亚明;吴向林;田红春
  • 通讯作者:
    田红春
人体钩虫病流行现况与治疗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白财福;杨亚明
  • 通讯作者:
    杨亚明
土源性线虫苯并咪唑抗药性基因的研究进展
  • DOI:
    10.13350/j.cjpb.190224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郭建妮;杨亚明
  • 通讯作者:
    杨亚明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我国登革热重要媒介埃及伊蚊的研究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谢晖;周红宁;杨亚明
  • 通讯作者:
    杨亚明
亚洲带绦虫感染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杨亚明;谢辉;杨毅梅
  • 通讯作者:
    杨毅梅
成人外周血胆红素水平与高血压的关系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实用老年医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吴秀芳;杨松;陈燕春;赵祥海;杨亚明;赵海龙;文进博;陈逍天;沈冲
  • 通讯作者:
    沈冲
登革热血清学诊断研究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谭 俊;杨亚明;周红宁
  • 通讯作者:
    周红宁
儿童青少年外周总胆红素分布及其与血脂异常的关系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赵海龙;杨松;景国英;文进博;陈燕春;赵祥海;杨亚明;沈冲
  • 通讯作者:
    沈冲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