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流导向装置导致脑动脉瘤内血栓形成的血流动力学机制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81171092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56.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H0906.脑血管结构、功能异常及相关疾病
  • 结题年份:
    2015
  • 批准年份:
    2011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2-01-01 至2015-12-31

项目摘要

脑动脉瘤内血栓形成及机化是其治愈必不可少的过程,血流动力学改变是诱导血栓形成的关键因素。我们前期研究发现,支架通过改变瘤内血流动力学而发挥重要作用,并成功研发了自主知识产权的血流导向装置。但血流动力学诱导介入治疗后血栓形成的具体机制仍未明确,而如何最快诱导瘤内血栓是破裂动脉瘤介入治疗的关键。本课题拟通过基于弹性酶诱导兔动脉瘤模型建立三维模型,以流场特征和血流动力学参数为指标,利用CFD模拟技术研究不同血流导向方案对动脉瘤内血流动力学影响;在动脉瘤体内模型中植入血流导向装置,以血栓形成的时空分布、血小板活性及其与流体力学参数关系验证CFD结果;对血流导向装置治疗的临床病例利用时间密度曲线、CFD计算与血栓形成分布进行关联分析,利用在体实验方法对CFD模型进行校正和评价。从体外到体内、从基础到临床的序贯研究中,分析影响血流导向装置治疗后瘤内血栓形成的力学机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结项摘要

脑动脉瘤内血栓形成及机化是其治愈必不可少的过程,血流动力学改变是诱导血栓形成的关键因素。针对目前血流导向装置治疗颅内动脉瘤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如何促进动脉瘤内血栓形成及其愈合机制,本课题主要开展以下三方面的研究工作:1)不同血流导向方案对动脉瘤内血流动力学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采用理想宽颈动脉瘤模型,以流场特征和血流动力学参数为指标,比较单纯血流导向装置、重叠血流导向装置以及血流导向装置联合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进行计算流体力学分析,结果发现不同血管形态对动脉瘤的血流动力学产生显著影响,重叠血流导向装置能够有道更加显著的血流动力学变化。2)血流导向装置对脑动脉瘤内血栓形成影响的体内验证:建立兔宽颈动脉瘤模型,采用多普勒超声及血管造影明确动脉瘤形态、载瘤动脉及动脉瘤内血流动力学特征;植入血流导向装置后通过造影观察植入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分析其与支架形态及网孔密度的相关性;并在不同时间节点观察动脉瘤内血栓形成情况及瘤颈内膜新生状况。3)采用DSA血流定量分析软件评价血流导向装置治疗颅内大型动脉瘤后的血流特性改变,分析血流导向装置治疗颅内大型动脉瘤术后即刻的有效性,将其6个月DSA随访结果与动脉瘤随访评判标准——长海分型相匹配,结果发现血流导向装置置入前后载瘤动脉远端显影时间延迟、瘤腔内血流曲线下面积及瘤腔内血流最大斜率的下降,证实采用血流定量分析方法评估血流导向装置对于颅内大型动脉瘤的即刻治疗效果是有效的,术后即刻的rAUC、ATD值可以有效预测血流导向装置治疗颅内大型、巨大型动脉瘤的长期随访结果。本研究从体外到体内、从基础到临床的序贯研究中,分析影响血流导向装置治疗后瘤内血栓形成的力学机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45)
专著数量(1)
科研奖励数量(2)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Safety and long-term efficacy of endovascular treatment of small posterior communicating artery aneurysms by coiling with or without stent: A single center retrospective study
使用或不使用支架弹簧圈栓塞治疗小型后交通动脉瘤的安全性和长期疗效:单中心回顾性研究
  • DOI:
    10.1016/j.clineuro.2013.10.005
  • 发表时间:
    2013-12-01
  • 期刊:
    CLINICAL NEUROLOGY AND NEUROSURGERY
  • 影响因子:
    1.9
  • 作者:
    Yao, Peng-Fei;Yu, Ying;Huang, Qing-Hai
  • 通讯作者:
    Huang, Qing-Hai
基于血流动力学的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新理念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建民;黄清海
  • 通讯作者:
    黄清海
Endovascular treatment of acutely ruptured, wide-necked anterior communicating artery aneurysms using the Enterprise stent
使用 Enterprise 支架对急性破裂宽颈前交通动脉瘤进行血管内治疗
  • DOI:
    10.1016/j.jocn.2012.02.027
  • 发表时间:
    2013-02-01
  • 期刊:
    JOURNAL OF CLINICAL NEUROSCIENCE
  • 影响因子:
    2
  • 作者:
    Huang, Qing-Hai;Wu, Yong-Fa;Liu, Jian-Min
  • 通讯作者:
    Liu, Jian-Min
Endovascular treatment of ruptured tiny, wide-necked posterior communicating artery aneurysms using a modified stent-assisted coiling technique
使用改良支架辅助弹簧圈技术对破裂的微小宽颈后交通动脉瘤进行血管内治疗
  • DOI:
    10.1016/j.jocn.2012.12.012
  • 发表时间:
    2013-10-01
  • 期刊:
    JOURNAL OF CLINICAL NEUROSCIENCE
  • 影响因子:
    2
  • 作者:
    Zhao, Rui;Shen, Jie;Liu, Jian-Min
  • 通讯作者:
    Liu, Jian-Min
置入虚拟及真实血流导向装置后兔动脉瘤模型血流动力学的数值模拟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程吉勇;王奎重;黄清海;刘建民
  • 通讯作者:
    刘建民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急性期颅内破裂动脉瘤的围手术期危险因素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唐海双;贺晓武;左乔;薛盖茨;张小曦;许奕;洪波;黄清海;刘建民
  • 通讯作者:
    刘建民
Jasper电解可脱性弹簧圈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多中心临床试验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建民;陈涛;吴中学;赵文元;凌锋;张鹏;支兴龙;穆世卿;李佑祥;黄清海;张鸿祺;杨新健
  • 通讯作者:
    杨新健
兔全骨髓培养诱导分化获取内皮祖细胞
  • DOI:
    --
  • 发表时间:
    2011
  • 期刊: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方兴根;赵瑞;李子付;杨鹏飞;黄清海;许奕;洪波;刘建民
  • 通讯作者:
    刘建民
血管内支架置入治疗大脑后动脉复杂动脉瘤的初步经验
  • DOI:
    --
  • 发表时间:
    2011
  • 期刊:
    2011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赵瑞;洪波;许奕;赵文元;黄清海;杨鹏飞;刘建民
  • 通讯作者:
    刘建民
Tubridge血流导向装置治疗大型和巨大型颈内动脉海绵窦断动脉瘤的长期疗效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周宇;杨鹏飞;李强;杨新健;姜除寒;赵瑞;黄清海;洪波;许奕;刘建民
  • 通讯作者:
    刘建民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黄清海的其他基金

机械敏感通道Piezo1介导乙酰化修饰调控在颅内动脉瘤发生中的机制研究
  • 批准号:
    82371314
  • 批准年份:
    2023
  • 资助金额:
    49.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环状RNA circ_0008571调控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在颅内动脉瘤发生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 批准号:
    81971089
  • 批准年份:
    2019
  • 资助金额:
    55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血流动力学诱导脑动脉瘤发生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 批准号:
    81771264
  • 批准年份:
    2017
  • 资助金额:
    54.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基于流固耦合的颅内动脉瘤破裂的生物力学机制研究
  • 批准号:
    81571118
  • 批准年份:
    2015
  • 资助金额:
    57.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血管内支架网格参数影响脑动脉瘤治疗的血流动力学研究
  • 批准号:
    30901556
  • 批准年份:
    2009
  • 资助金额:
    2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