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新元古代裂谷底界厘定及其穿时性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项目摘要

"The bottom boundary of the Neoproterozoic rift in Tarim and its diachronous rifting” is a scientific problem characterised by production - study - research combination. Not only can the targeted research meet the urgent needs of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in the ultra-deep and ancient sequences in Tarim basin at present, but also it is useful for the evolution of rodinia supercontinent. The key issues to restrict the current research progress is that the stratigraphical division and tectonic evolution history in the early Neoproterozoic strata in Tarim are not clear. Thus, we plan to start with establishing the Neoproterozoic chronological stratigraphic framework. According to the tectonic environment, lithofacies assemblage and deposition sequence, the "rift body" would be identified. Through the zircon U-Pb dating to the key geological interface in the early stage of rift evolution, the bottom boundary of Neoproterozoic rift in different outcrop areas will be defined. Thereupon we can recognize the difference of the opening time of the Neoproterozoic rift from south to north, even between each region of Tarim block. At last, through regional and global comparisons, the geological significations of the Neoproterozoic riftting in Tarim will be discussed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odinia supercontinent evolution.
“塔里木新元古代裂谷底界及其穿时性”是一个“产学研”结合的科学问题,对其开展针对性研究不仅能满足当前塔里木盆地超深层、古老油气勘探的迫切需求,对于Rodinia超大陆演化也具有借鉴意义。制约当前研究进展的关键在于塔里木新元古代早期地层归属以及构造演化并不清晰。因此,项目拟从新元古代年代学地层格架入手,根据构造环境和岩相组合、沉积序列对“裂谷体”进行识别,并通过对关键地质界面的锆石U-Pb定年,厘定不同露头地层分区新元古代裂谷底界,明确塔里木南、北乃至全区裂谷开启的穿时性,最后通过区域、全球对比,在Rodinia超大陆演化背景下探讨塔里木新元古代裂谷开启穿时性的地质含义。

结项摘要

围绕“塔里木新元古代裂谷底界及其穿时性”这一关键问题,项目从新元古代年代学地层格架入手,根据构造环境和岩相组合、沉积序列对“裂谷体”进行识别,并通过对关键地质界面的锆石U-Pb定年,厘定不同露头地层分区新元古代裂谷底界,明确塔里木南、北乃至全区裂谷开启的穿时性,最后通过区域、全球对比,在Rodinia超大陆演化背景下探讨塔里木新元古代裂谷开启穿时性的地质含义。地球物理位场异常和联合反演结果显示,塔西南、阿瓦提地区深层都有新元古界广泛分布。新元古代盆地呈隆-坳相间格局,塔北和中央隆起带是前寒武系继承性基底古隆起,北部裂陷带和塔西南裂陷带均以NWW向裂谷为主,纵向上呈现断-拗结构,平面上构成大型垒-堑结构,裂谷形成演化和同沉积断裂的分布与基底岩相组成以及基底断裂分布密切相关。南、北塔里木新元古代裂谷底界分别在~890Ma和~740Ma左右,对应于青白口纪和南华纪。塔里木新元古代原型盆地演化以南华纪裂谷、早震旦世断-拗转换和晚震旦世拗陷为特征,震旦纪末期柯坪运动导致短暂的地壳抬升,构造剥蚀南强北弱。从南、北塔里木与华南、华北以及全球其他古板块同位素年代学对比结果来看,新元古代裂谷盆地形成于Rodinia超大陆裂解背景下,裂谷开启是穿时的,裂陷过程也存在地区差异性,~820Ma、~800Ma、~750Ma和~570Ma等重要幕式裂陷事件都可能构成全球区域性裂谷沉积的底界。基于上述成果,我们认识到塔西南深层古裂陷内可能发育前寒武系烃源岩,古裂陷与古隆起之间的配置关系是寒武系盐下勘探突破的关键。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2)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塔里木西南大陆边缘原特提斯洋构造演化
  • DOI:
    --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地球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杨鑫;徐旭辉;邓尚
  • 通讯作者:
    邓尚
塔里木新元古代原型盆地与深层油气勘探意义
  • DOI:
    10.19762/j.cnki.dizhixuebao.2021119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地质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杨鑫;赵永强;兰明杰;杨波;颜萍;焦存礼
  • 通讯作者:
    焦存礼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选区激光烧结用粉末材料研究进展
  • DOI:
    10.14024/j.cnki.1004-244x.20180620.001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景博;刘世锋;刘全明;杨鑫;张朝晖
  • 通讯作者:
    张朝晖
牛λ3干扰素在家蚕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中的表达及其抗病毒活性检测
  • DOI:
    10.19586/j.2095-2341.2018.0061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生物技术进展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赵璐璐;赵泽;杨鑫;刘兴健;胡小元;张志芳;李轶女
  • 通讯作者:
    李轶女
电场作用下熔铁与铝碳质水口耐材间的润湿和侵蚀行为
  • DOI:
    10.13228/j.boyuan.issn1001-0963.20210218
  • 发表时间:
    2022
  • 期刊:
    钢铁研究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思旸;白瑞强;陈文;杨鑫;张军红;何志军
  • 通讯作者:
    何志军
欠定条件下同步组网跳频信号盲源分离方法
  • DOI:
    10.19678/j.issn.1000-3428.0055293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计算机工程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少波;郭英;眭萍;李红光;杨鑫
  • 通讯作者:
    杨鑫
DNA损伤修复机制——解读2015年诺贝尔化学奖
  • DOI:
    10.13865/j.cnki.cjbmb.2015.12.15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博雅;杨鑫;任梦梦;陈帅怡;罗建沅
  • 通讯作者:
    罗建沅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