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霉素中保罗糖和保罗酸的生物合成机制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31670032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63.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C0103.微生物组学与代谢
  • 结题年份:
    2020
  • 批准年份:
    2016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7-01-01 至2020-12-31

项目摘要

Paulomycins are a group of glycosylated antibiotics possessing considerable bioactivity against gram positive bacteria, especially some strains resistant to most antibiotics. Two unique structures in paulomycins are the C4 branched octose paulomycose and the paulic acid consisting of an isothiocynate moiety, which renders paulomycins the high instability. In this project, we will study the biosynthesis of paulomycose and paulic acid moieties, especially the biosynthetic mechanisms of the C4 branch installation and octose glycosylation steps in paulomycose biosynthesis and the precursors and biosynthetic pathway of the isothiocynate moiety of paulic acid. Besides that, we will try to obtain novel paulomycin derivatives by supplementing small molecules with thiol groups into the fermentation broth, since the unsaturated paulic acid moiety is tending to have addition reaction with the thiols. The paulomycin derivatives with better stability and comparable antibacterial activity will be screened out as potential antibiotic drug leads. Our results will set a solid stage for the further investigations on paulomycins.
保罗霉素是一类对耐药性革兰氏阳性细菌有良好抑菌活性的糖苷类抗生素。它结构中包含特殊的八碳分枝糖——保罗糖和具有异硫氰酸基的保罗酸,它们都对保罗霉素的活性有显著影响。另外,保罗酸中的异硫氰酸基带来的结构不稳定性限制了保罗霉素的深入研究和应用。我们将通过分子生物学、化学和酶学的研究手段,解析保罗糖和保罗酸的生物合成机理,特别是保罗糖中的八碳糖形成和糖基转移反应的机制,以及保罗酸中异硫氰酸基的来源和形成机制。同时,我们还将利用保罗酸易于发生加成反应的特性,在发酵过程中添加小分子硫醇类化合物,制备新结构的保罗霉素衍生物,筛选稳定性提高、活性良好的保罗霉素类分子。本课题研究结果将为改造保罗霉素结构,得到保罗霉素类的抗生素药物前体化合物打下基础。

结项摘要

保罗霉素是一类对耐药性革兰氏阳性细菌有良好抑菌活性的糖苷类抗生素。它结构中包含特殊的八碳分枝糖——保罗糖和具有异硫氰酸基的保罗酸,它们都对保罗霉素的活性有显著影响。另外,保罗酸中的异硫氰酸基带来的结构不稳定性限制了保罗霉素的深入研究和应用。在本项目中(1)针对保罗霉素的生物合成机制开展了系列研究,分别单敲除所有与保罗霉素生物合成相关的基因,并分析了突变株的发酵产物谱;同时我们还有机合成了相关底物,开展酶学研究。这些工作解析了保罗糖的大部分形成机制,确定了Pau43的功能。但是在对保罗酸的生物合成机制解析时遇到了困难。我们调整研究思路,首先解析了阿洛糖修饰的A环生物合成机制,确定了Pau17、Pau20和Pau25的功能,为研究保罗酸的生物合成提供底物;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合成了一条新颖的NAD+从头合成途径,测试了其应用潜力。(2)针对制备更稳定的保罗霉素衍生物,我们测试了不同结构小分子与保罗酸中异硫氰酸基的反应活性;通过向保罗霉素产生菌的发酵液中添加小分子硫醇类化合物N-乙酰半胱胺,分离获得了新结构的保罗霉素衍生物palsimycin A、B、C、D。这些化合物在酸、碱条件下均比保罗霉素 A、保罗霉素 B更加稳定。值得一提的是,palsimycin A、palsimycin B对测试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与保罗霉素 A、保罗霉素 B的MIC值处于同一水平,具有进一步研究开发的价值。另外,我们还通过在模式菌白色链霉菌中引入GBL类信号分子合成基因的方式,激活了保罗霉素的产生,为进一步高效制备保罗霉素类化合物奠定了基础。本项目的研究结果,特别是palsimycin类化合物的制备,将促进保罗霉素类的抗生素药物的研发。另外,在保罗霉素研究基础上人工设计的C3N途径是利用合成生物学手段回答NAD+从头合成问题的一个新解。相关不仅为研究NAD+这类重要分子合成的基础科学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将极大地促进应用科学中涉及NAD+的研究。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5)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2)
L-六碳糖形成机制的研究进展
  •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90062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微生物学通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萌;唐伟;郭正彦;陈义华
  • 通讯作者:
    陈义华
Characterization of a 3-hydroxyanthranilic acid 6-hydroxylase involved in paulomycin biosynthesis
参与保罗霉素生物合成的 3-羟基邻氨基苯甲酸 6-羟化酶的表征
  • DOI:
    10.1016/j.bbrc.2021.01.042
  • 发表时间:
    2021-01-23
  • 期刊:
    BIOCHEMICAL AND BIOPHYSICAL RESEARCH COMMUNICATIONS
  • 影响因子:
    3.1
  • 作者:
    Ding, Yong;Wang, Min;Chen, Yihua
  • 通讯作者:
    Chen, Yihua
Activation of paulomycin production by exogenous gamma-butyrolactone signaling molecules in Streptomyces albidoflavus J1074
白黄链霉菌 J1074 中外源 γ-丁内酯信号分子激活保罗霉素的产生
  • DOI:
    10.1007/s00253-019-10329-9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Applied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
  • 影响因子:
    5
  • 作者:
    Zhang Yuwei;Wang Min;Tian Jun;Liu Jia;Guo Zhengyan;Tang Wei;Chen Yihua
  • 通讯作者:
    Chen Yihua
Improvement of Paulomycin Stability by Addition of Paulic Acid
添加保罗酸提高保罗霉素的稳定性
  • DOI:
    10.6023/cjoc201805045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Chinese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
  • 影响因子:
    1.9
  • 作者:
    Tang Yue;Wang Min;Ding Yong;Li Jine;Chen Yihua
  • 通讯作者:
    Chen Yihua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链丝菌素类抗生素的研究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微生物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金娥;王敏;陈义华
  • 通讯作者:
    陈义华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陈义华的其他基金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从头合成新途径的发现与解析
  • 批准号:
    32370058
  • 批准年份:
    2023
  • 资助金额:
    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研究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0
  • 资助金额:
    400 万元
  • 项目类别: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链霉菌GB-2中西索米星与新霉素共合成的代谢机制研究
  • 批准号:
    31370095
  • 批准年份:
    2013
  • 资助金额:
    8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链丝菌素类化合物生物合成的研究
  • 批准号:
    31170037
  • 批准年份:
    2011
  • 资助金额:
    6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