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凹穴内表观动态接触角对钠沸腾核化的影响机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11905021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8.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A2803.反应堆物理与技术
  • 结题年份:
    2022
  • 批准年份:
    2019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20-01-01 至2022-12-31

项目摘要

Sodium-cooled fast reactor is the key step of the thermal reactor-fast reactor-fusion reactor three-step strategy of our national nuclear energy development. In the safety analysis of sodium-cooled fast reactor, sodium boiling nucleation superheat greatly impacts the boiling incipience characteristics and flow pattern evolution. Related existing research mainly focuses on apparent parameter and phenomenon analyses and lacks 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micro-mechanism during the nucleation process, introducing relatively large uncertainties in safety assessment. In this project, taking sodium boiling nucleation superheat as the research object, experiment considering the micro-parameter influences and numerical analysis of inert gas concentration coupling heat and mass transfer would be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dynamic evolution performance of the interface in active cavities. The mechanism of macro-parameter apparent effect on nucleation superheat and also the rule of the interface curvature variation rate effect on sodium boiling nucleation superheat would be studied to build an inter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pparent contact angle and interface velocity. Based on the assessment of inert gas effects and active cavity parameter properties, the mechanism of apparent dynamic contact angle on sodium boiling nucleation would be illustrated. The mechanism model and calculation method of sodium boiling nucleation superheat based on the dynamic micro-performance of interface will be developed, which will help the boiling incipience prediction in the safety analysis of the sodium-cooled fast reactor.
钠冷快堆是我国核能发展的热堆-快堆-聚变堆“三步走”战略中的关键一环,在钠冷快堆安全分析中,钠沸腾核化过热度对起始沸腾特性和流型演化具有显著影响。现有针对钠沸腾核化过热度的研究侧重于表观参数和现象学分析,缺乏针对核化过程微观机制的探讨,在安全评估中引入了较大的不确定性。本项目以钠沸腾核化过热度为研究对象,以活化凹穴内的相界面表观接触角动态演化行为为核心,以微观参数影响的实验研究和惰性气体浓度的传热-传质耦合数值分析为基础,探索实验宏观参数对核化过热度的表观影响机制,研究活化凹穴内相界面曲率变化率对钠沸腾核化过热度的影响规律,构建表观接触角与相界面运动速度的内在联系,在评估惰性气体影响和活化凹穴参数特性的基础上,阐明表观动态接触角对钠沸腾核化的影响机制,开发基于相界面微观动态行为的钠沸腾核化过热度机理模型和计算方法,为钠冷快堆安全分析中的起始沸腾预测提供支持。

结项摘要

钠冷快堆是我国核能发展的热堆-快堆-聚变堆“三步走”战略中的关键一环,在钠冷快堆安全分析中,钠沸腾核化过热度对起始沸腾特性和流型演化具有显著影响。现有针对钠沸腾核化过热度的研究侧重于表观参数和现象学分析,缺乏针对核化过程微观机制的探讨,在安全评估中引入了较大的不确定性。本项目采用实验研究、数值模拟、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全面探讨了钠沸腾核化的内在机制。通过实验方法获得了不同工况下的加热壁面温度、液钠流体温度、气体温度和压力的瞬态数据,计算了不同工况下的界面变形率的值,获得了热流密度、压力、界面变形率对钠沸腾核化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界面变形率的增大,钠沸腾核化过热度逐渐增大,但影响随着界面变形率的增大逐渐减弱;运行压力通过运行温度影响液钠-不锈钢的相互作用,造成活化凹穴内相界面位置随着温度的增大而降低;随着热流密度的增大,核化过热度显著增大。基于数值方法开展了传热-传质耦合作用下的近壁面惰性气体浓度分析,获得了近壁面凹穴惰性气体浓度特性,发现其在实验工况下影响可忽略。通过分析活化凹穴内的三相接触线处液态金属的局部传热特征和蒸发冷凝对相界面力平衡的影响,基于分子动力学方法的基本思想,研究加热稳态和瞬态工况下的相界面行为,构建了活化凹穴内相界面的力平衡方程,并基于实验数据建立了表观接触角与界面瞬态运动相关的组合参数的直接联系,形成了基于凹穴内相界面微观动态行为的钠沸腾核化过热度理论模型,完成了理论模型与实验数据的对比验证,符合良好。基于模型进一步分析了热流密度、流速、加热方式等参数对核化过热度的影响。本项目的研究成果能够为钠冷快堆安全分析中的起始沸腾预测提供支持。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6)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4)
专利数量(4)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and a mechanical model of critical heat flux in a narrow rectangular channel
窄矩形通道内临界热通量的实验研究和力学模型
  • DOI:
    10.1016/j.expthermflusci.2021.110432
  • 发表时间:
    2021-10
  • 期刊:
    Experimental Thermal and Fluid Science
  • 影响因子:
    3.2
  • 作者:
    Meiyue Yan;Qingche He;Zaiyong Ma;Hao Liu;Lingfeng Wan;Zhongchun Li;Liang-ming Pan
  • 通讯作者:
    Liang-ming Pan
Friction and local pressure loss characteristics of a 5 × 5 rod bundle with spacer grids
带间隔网格的 5 × 5 杆束的摩擦和局部压力损失特性
  • DOI:
    10.1016/j.anucene.2019.107106
  • 发表时间:
    2020-06
  • 期刊:
    Annals of Nuclear Energy
  • 影响因子:
    1.9
  • 作者:
    Zaiyong Ma;Ting-pu Ye;Quan-yao Ren;Liang-ming Pan;Shanshan Bu;Luteng Zhang;Wan Sun
  • 通讯作者:
    Wan Sun
不同参数对U型管式蒸汽发生器倒流影响的实验研究
  • DOI:
    10.7538/yzk.2020.youxian.0543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原子能科学技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浩;马在勇;姜张锐;唐瑜;张卢腾;徐建军;孙皖;袁德文;潘良明
  • 通讯作者:
    潘良明
Single-phase density wave oscillation -A new mechanism of flow instability in inverted U-type steam generator
单相密度波振荡——倒U型蒸汽发生器流动失稳的新机制
  • DOI:
    10.1016/j.pnucene.2021.103836
  • 发表时间:
    2021-08
  • 期刊:
    Progress in Nuclear Energy
  • 影响因子:
    2.7
  • 作者:
    Zaiyong Ma;Luteng Zhang;Wan Sun;Yu Tang;Liangming Pan;Nina Yue
  • 通讯作者:
    Nina Yue
补水箱内的直接接触冷凝模型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22
  • 期刊:
    原子能科学技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马在勇;张卢腾;朱隆祥;孙皖;曾小康;潘良明
  • 通讯作者:
    潘良明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接触模式对球床堆有效导热系数影响的数值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步珊珊;陈波;田兴;孙皖;马在勇;张卢腾
  • 通讯作者:
    张卢腾
颗粒堆积床接触导热的数值分离和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波;步珊珊;孙皖;马在勇;张卢腾
  • 通讯作者:
    张卢腾
熔融池相变传热特性的大涡模拟数值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22
  • 期刊:
    核动力工程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席治国;张卢腾;胡钰文;宫厚军;马在勇;孙皖;周文雄;潘良明
  • 通讯作者:
    潘良明
低温透平膨胀机内非平衡自发凝结两相流动的数值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孙皖;牛璐;步珊珊;马在勇;潘良明;侯予
  • 通讯作者:
    侯予
物性参数对氟盐球床堆传热模型不确定性和敏感性的影响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核动力工程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步珊珊;楚 涛;张 尚;孙 皖;马在勇;张卢腾
  • 通讯作者:
    张卢腾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