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岭南现代建筑“群落”研究(1949-1978)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51678240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62.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E0801.建筑学
  • 结题年份:
    2020
  • 批准年份:
    2016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7-01-01 至2020-12-31
  • 项目参与者:
    彭长歆; 庄少庞; 周毅刚; 刘虹; 徐好好; 林佳; 莫浙娟; 杨颋; 陈轲;
  • 关键词:

项目摘要

During 1949 to 1978, modern architecture was well developed in South China. The communities of modern architecture emerged because of the important social and economic events, such as the Haizhu Square Community and Liuhua Community for Canton Fair. But the research of the phenomenon from history viewpoint is absent. . Communities of modern architecture has strong social influence, and sometimes influences morphological structure of the city. Usually the decision making of these communities was controlled in the upper level. Although the consistency and generality were required from urban design to the layout of the community and till architectural design, there was also the consideration of diversity and the assembling process. The complicated design organization and knowledge system support is needed to form such a community of modern architecture.. The research sets the communities of modern architecture in South China during 1949 to 1978 as an independent layer and the object of study. The research will be developed from three dimensions: social history, space history, and intellectual history. Based on the archives and field investigations already compared in recent years, Case Study of typical community of modern architecture in South China will be carried on. It’s inspired by the methodology of Anthropology. The main content of the study includes the social condition, site environment, spatial structure and organization of essential feature of certain community,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different communities. The genealogy of architects will be teased, as well as the developing of architectural ideas, technology and knowledge system.
在1949-1978年间建成的新中国岭南现代建筑中,存在着引人注目的结合重要社会经济事件而形成的“建筑群落”现象,如围绕中国出口商品贸易会建成的广交会海珠广场建筑群落和流花建筑群落,目前从历史视角对其展开的研究阙如。建筑群落往往在城市甚至国家层面进行决策,具有较强的事件性和社会性,从城市设计到群体布局到建筑设计,兼顾国家认同和地域特点,过程相对复杂,需要更复杂的组织机制和知识体系的支持。.本课题以改革开放前建成的岭南现代建筑群落为独立的对象,从事件史、空间史和学术史相结合的角度开展研究。以近年来发掘整理的档案史料、口述史和现场调查为基础,借鉴历史人类学方法对岭南现代建筑群落典例进行深度的解析,贯通城市、群落和建筑三个层面,研究建筑群落在社会条件、基地环境和空间结构等方面的基本特征,整理建筑师群体的系谱和组织机制,重新审视和勾勒岭南地区的建筑观念、技术和知识体系在此一时期的整体发展轨迹。

结项摘要

本研究以新中国建立以后、改革开放以前建成的岭南现代建筑群落为独立的对象。在1949-1978年间,岭南地区存在着引人注目的结合重要社会经济事件而形成的“建筑群落”现象,这些建筑群落从城市设计到群体布局到建筑设计,兼顾国家认同和地域特点,过程相对复杂,需要更复杂的组织机制和知识体系的支持。研究从事件史、空间史和学术史相结合的角度开展。.研究内容包括建筑群落的决策过程、组织机制、建设过程与后续演替,典型案例在社会条件、基地环境、空间结构和设计组织等方面的基本特征,不同建筑群落之间的关联与差异性,以及与之相关的建筑观念、技术和知识体系的历史渊源和继续发展。.研究主要以理论阐释和回到历史现场中的案例研究展开。在理论方面,以现代建筑以来关于建筑群落的形态生成学、集体形式的研究工作为基础,进行了群落与聚落、建筑群、集群等相似范畴的辨析。对关键案例的原始档案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整理,对岭南现代建筑群落从筹建到设计、建造和使用的数十年过程中时间的层积、空间的配置、气候的适应、功用的变迁、方式的转换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做出了相应的历史阐释。.研究重点考察气候、庭园、线条和体积四个关键词,得出新中国岭南现代建筑群落的理念内核是结合了地域特点的现代主义这一重要结论。.研究对1949-1978年间的岭南现代建筑群落开展了系统梳理,对一些基本的史实进行了钩沉和精研,提供了一个可以连接社会史、空间史和建筑知识体系的研究线索,为现代建筑史研究新范式的探索提供了可能,在学科意义上进一步夯实了城市设计、集群设计、群组设计的原理与学术基础。.对建筑群落的研究还有助于理解其历史价值和设计理念、为现代建筑遗产的保护提供支持。此外,在改革开放之前建成的建筑群落,普遍以低造价和被动技术来解决遮阳、通风、隔热和防湿问题,对于当前仍在不断出现的事件性建筑群落,具有直接的借鉴意义。.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0)
专著数量(2)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3)
专利数量(0)
城市地铁站点商业价值数字化评价方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黄铎;冯江
  • 通讯作者:
    冯江
广交会与现代岭南建筑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UED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庄少庞
  • 通讯作者:
    庄少庞
门·墙·院——广州泮塘五约“微改造”三辩
  • DOI:
    10.19819/j.cnki.issn0529-1399.202010007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建筑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冯江;蒲泽轩;汪田
  • 通讯作者:
    汪田
夏昌世与广州建筑性格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UED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轲
  • 通讯作者:
    陈轲
诺利地图及其方法价值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新建筑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梦然;冯江
  • 通讯作者:
    冯江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马铁菊头蝠幼蝠能够辨别种群间回声定位声波差异
  • DOI:
    10.13859/j.cjz.201705002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动物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侯淋淋;林爱青;冯江
  • 通讯作者:
    冯江
Al_2O_3/Cu-WC复合材料热变形行为及热加工图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冯江;田保红;孙永伟;刘勇;张毅;任凤章
  • 通讯作者:
    任凤章
蝙蝠回声定位声波的可塑性及其生态适应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兽类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林洪军;王磊;冯江
  • 通讯作者:
    冯江
水处理絮体分形维数的神经网络预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环境污染与防治(已投稿在审)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冯江;李涛;朱哲;王东升;姚重
  • 通讯作者:
    姚重
不同TiB_2颗粒粒径的TiB_2/Cu复合材料耐电弧侵蚀行为
  • DOI:
    10.13801/j.cnki.fhclxb.20181011.001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复合材料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国秀花;宋克兴;李国辉;冯江;龙飞
  • 通讯作者:
    龙飞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