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大豆粕蛋白为原料可控制备蛋白质基表面活性剂机理研究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21466006
-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49.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B0810.农业与食品化工
- 结题年份:2018
- 批准年份:2014
- 项目状态:已结题
- 起止时间:2015-01-01 至2018-12-31
- 项目参与者:孙庭广; 阎柳娟; 黄国霞; 王朗; 董文秀; 李秋杰;
- 关键词:
项目摘要
Protein-based surfactants, as a new type of green surfactants, have aroused wide interest. However, most natural proteins almost exhibit no surface activity because the groups inside the protein molecule cannot be exposed outward due to the locking by intra-chain and inter-chain disulfide bonds. On the basis of previous research, by using soybean 7S and 11S globulins as the object of research and by controllably cleaving the protein disulfide bonds to disrupt the protein structure and controllably expose the intramolecular groups of the protein, this project aims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hange in protein molecular structure and the change in surface activity, and elucidate the technical principle of directly using soybean meal proteins to produce protein-based surfactants. Moreover, this project aims to explore the technical principle and means of further enhancing the surface active performance of proteins by means of improving the effect of chemical modifications. Additionally, by simulating the unfolding process of soybean proteins following cleavage of disulfide bonds using molecular simulation methods and by sampling the balanced structures obtained from simulation and employing them for the evaluation of hydrophilic/hydrophobic performance and surface active performance, this project aims to provide insight for guidance and optimization of experiments, verification of experimental results, and elucidation of mechamisms. This work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designing protein-based surfactants and optimizing their performances, and provide technical support for building a novel industry of protein-based surfactants.
蛋白质基表面活性剂作为一种新型绿色表面活性剂,已经引起人们广泛关注。但由于受到链内和链间二硫键锁定的影响,致使蛋白质分子内部基团无法暴露,多数天然蛋白质几乎没有表面活性。本项目在前期研究基础上,以大豆7S和11S球蛋白为研究对象,通过控制性打开蛋白质二硫键,破坏蛋白分子结构,控制性暴露蛋白分子内部基团,探索蛋白分子结构变化与表面活性变化关联关系,以掌握利用大豆蛋白直接研制蛋白质基表面活性剂的技术原理;进一步探索通过改善化学修饰效果来进一步提升蛋白质表面活性性能的技术原理和途径。此外,项目还通过分子模拟方法模拟断裂二硫键后大豆蛋白去折叠过程,并对模拟得到的平衡结构进行采样用于进行亲水疏水性能和表面活性性能评价,从而进一步指导和优化实验并可以对实验结果进行验证和机理阐明。该工作可为蛋白质基表面活性剂设计和性能优化提供参考,为开辟一个全新的蛋白质基表面活性剂产业提供技术支撑。
结项摘要
由于二硫键在维持大豆蛋白结构和性能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因此,部分打开二硫键可以改变大豆蛋白分子结构而改变大豆蛋白的表面活性。虽然蛋白质二硫键很容易被诸如β-巯基乙醇、二硫代苏糖醇、亚硫酸氢钠、亚硫酸钠裂解,但是这些化学试剂从功能和营养角度来看都是不安全的,而过氧化氢、过氧乙酸及过氧甲酸也能氧化裂解蛋白质二硫键成亚硫酸且在反应过程中自身很迅速地分解为氧气、水、乙酸或甲酸而没有任何有害成分残留。为此,本项目利用过氧化氢、过氧乙酸及过氧甲酸控制性地裂解蛋白质二硫键,破坏蛋白质结构,暴露蛋白质分子内部疏水基团,以便更好地研究蛋白质分子结构变化与表面活性变化关系,阐明直接利用豆粕蛋白生产蛋白基表面活性剂的技术原理。结果表明,随着二硫键断裂水平提升,大豆蛋白表面疏水性、起泡能力和乳化能力在初始阶段逐渐增加,但是达到最佳二硫键断裂水平后,氧化大豆蛋白的表面疏水性、发泡性和乳化性不升反降。说明大豆蛋白的表面活性与二硫键断裂引起的表面疏水性变化密切相关。此外,我们还研究壳聚糖、葡萄糖、葡聚糖等对二硫键断裂前后的大豆蛋白表面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糖类的化学修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二硫键断裂后大豆蛋白的表面性能。另外,分子动力学模拟、回归模型方程及底物结合对谷氨酰胺结合蛋白功能运动影响的分子对接研究等这些相关研究,不仅可以验证具体实验结果,还可以对本项目实验和研究提供指导。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化学处理过程中蛋白质的表面疏水性与表面性质呈正相关。通过改变蛋白质分子结构,消除结构约束,使更多的疏水性残基暴露于分子表面,可以改善蛋白质表面活性。由于蛋白质的表面疏水性反映了蛋白质表面疏水性残基的真实分布,因此,表面疏水性可以作为一个理想的关键指标去评价和预测因结构变化而导致的蛋白质表面活性变化。适当部分断裂二硫键、适当的糖修饰或离子化处理,可以改变蛋白质分子表面疏水基团分布,从而改善提升蛋白表面活性。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3)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3)
大豆球蛋白和清蛋 白水法提取工艺研究
- DOI:--
- 发表时间:2015
- 期刊:中国油脂
- 影响因子:--
- 作者:李秋杰;李军生;董文秀;阎柳娟;黄国霞
- 通讯作者:黄国霞
Effect of oxidization and chitosan on the surface activity of soy protein isolate
氧化和壳聚糖对大豆分离蛋白表面活性的影响
- DOI:10.1016/j.carbpol.2016.06.004
- 发表时间:2016-10-20
- 期刊:CARBOHYDRATE POLYMERS
- 影响因子:11.2
- 作者:Wang, Wei;Li, Junsheng;Dong, Zhen
- 通讯作者:Dong, Zhen
氧化变构-海藻酸钠复合修饰对大豆分离蛋白表面活性的影响
- DOI: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16.05.012
- 发表时间:2016
- 期刊:饲料研究
- 影响因子:--
- 作者:王微;李军生;阎柳娟;黄国霞;董振
- 通讯作者:董振
氧化变构制备大豆分离蛋白质基表面活性剂
- DOI:--
- 发表时间:2017
- 期刊:中国饲料
- 影响因子:--
- 作者:钟新;李军生;阎柳娟;黄国霞
- 通讯作者:黄国霞
光谱法研究钙离子对丝素蛋白溶解过程中结构的影响
- DOI:--
- 发表时间:2014
- 期刊:分析测试学报
- 影响因子:--
- 作者:董文秀;李军生;李秋杰;阎柳娟;黄国霞
- 通讯作者:黄国霞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item.factor || "--"}}
- 作者:{{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反义核酸—萘乙酰亚胺偶联物对肿瘤细胞多药抗药性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
- DOI:--
- 发表时间:--
- 期刊:癌症
- 影响因子:--
- 作者:李军生;魏东芝;周宇荀;钱江潮;朱冬晖;张元兴
- 通讯作者:张元兴
卵母细胞人工激活技术在卵胞质单精子注射受精失败后的应用
- DOI:10.3760/cma.j.issn.2096-2916.2018.10.014
- 发表时间:2018
- 期刊:中华生殖与避孕
- 影响因子:--
- 作者:李军生;郑晓英;廉颖;刘平;乔杰
- 通讯作者:乔杰
Synthesis and purification of a novel DNA intercalator-oligonucleotide conjugate
新型 DNA 嵌入剂-寡核苷酸缀合物的合成和纯化
- DOI:--
- 发表时间:--
- 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chromatogaphy
- 影响因子:--
- 作者:魏东芝;李军生
- 通讯作者:李军生
靶序列三链DNA对质粒pBR322的Ampr基因表达的抑制
- DOI:--
- 发表时间:--
- 期刊:华东理工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作者:李军生;魏东芝;张元兴
- 通讯作者:张元兴
男性BMI影响试管婴儿活产单胎性别比
- DOI:--
- 发表时间:2015
- 期刊:Fertility and Sterility
- 影响因子:6.7
- 作者:李军生;庄新杰;刘平;乔杰
- 通讯作者:乔杰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item.factor || "--" }}
- 作者:{{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item.author }}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摘要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请为本次AI项目解读的内容对您的实用性打分
非常不实用
非常实用
1
2
3
4
5
6
7
8
9
10
您认为此功能如何分析更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填写您的反馈:
李军生的其他基金
丝素蛋白-DNA杂化水凝胶吸附材料的研制及其选择性吸附消除多环芳烃污染物性能调控机制研究
- 批准号:22265003
- 批准年份:2022
- 资助金额:33.00 万元
-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丝素蛋白-DNA杂化水凝胶吸附材料的研制及其选择性吸附消除多环芳烃污染物性能调控机制研究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2022
- 资助金额:33 万元
-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基于紫外强化DNA共价嵌合作用的DNA选择性俘获消除黄曲霉毒素机理研究
- 批准号:21966008
- 批准年份:2019
- 资助金额:40 万元
-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item.project_typ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