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STM研究基于高温超导体的真空隧道结到点接触的连续演化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11574372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73.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A2008.超导与超流
  • 结题年份:
    2019
  • 批准年份:
    2015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6-01-01 至2019-12-31

项目摘要

The discovery of high-Tc superconductors opened up a new field in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On the one hand, the mechanism of high-Tc superconductivity is still under debate after almost thirty years of intense investigations. In order to get further insight into this intriguing issue, new information/clues are strongly desired which may be obtained by introducing some new experimental schemes. On the other hand, high-Tc superconductors provide a platform to revisit some existing physical problems such as interface physics between two kinds of materials. In this project, we try to use high-stability STM/STS to achieve a controllable transition from tunneling regime to point contact between normal metals and high-Tc superconductors. This will help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perconducting gap and pseudogap and multi-gap issue in nanoscale and to understand various regimes related to high-Tc superconductivity such as quantum transport, proximity effect, etc.
包括铜基超导体和铁基超导体在内的高温超导体的发现为凝聚态物理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一方面,直到今天,人们仍然对高温超导机理的一些关键问题没有达成共识,比如铜基超导体中超导能隙与赝能隙的关系,以及铁基超导体的配对对称性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难题,从实验的角度来讲,提高测量精度固然重要,但是引入精巧的实验方案也可能提供新的线索。另一方面,高温超导体的发现为一些老的物理问题注入了新的内容,比如正常金属与超导体之间多样化的界面输运行为。本项目拟利用高精度高稳定度的低温强磁场扫描隧道谱仪(STM/STS)在正常金属针尖和高温超导体之间实现从真空隧道到点接触(或者Andreev反射)的连续过渡,直接从微观尺度上考察高温超导体中超导能隙和赝能隙的关系以及多能隙问题,同时研究在此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针尖对样品表面局域电子态的调制、量子通道效应、邻近效应,等等与超导相关的效应。

结项摘要

基于超导或者相关材料形成的异质结,在结区的势垒从隧道极限过渡到点接触极限的整个过程中,呈现出丰富的物理现象,对应着与材料本征性质密切相关的物理机制。本项目致力于利用STM/STS和点接触技术对异质结的输运性质(隧道谱或者微分电导谱)的测量,帮助我们理解异质结的多种物理过程和物理机制,比如判别高温超导中超导能隙与赝能隙或者其它能隙,理解隧道谱或者点接触谱上的反常特征,利用针尖对样品进行调制,诱发新的物理现象等等。在本项目的资助下,我们取得了以下结果:1)利用STM/STS在铁基超导体中实现了从隧道极限到点接触极限的过渡,观察到了单粒子隧道谱到Andreev反射谱的演化,提供了在微观尺度上研究真实超导序参量分布的方法;2)在铜氧化物超导体铋系单晶上尝试隧道极限到点接触极限的过渡,由于系统中缺乏针尖的原位修饰功能,很难得到理想的针尖从而顺利进入点接触极限。于是我们尝试在铋系单晶样品表面直接制备软接触,成功得到了温度和磁场依赖的隧道谱,对隧道谱的超导本质进行了判别;3)利用自主搭建STM/STS的高稳定性,在经典的超导与CDW共存系统2H-NbSe2表面测量了高精度的二阶微分谱,发现了一系列精细特征,证明来自于非弹性隧穿过程,不仅澄清了长期以来的35mV能隙状特征的真实起源,同时提供了一个模型系统,便于在微观尺度上研究低维系统中的电声子耦合;4)基于点接触技术,成功利用多种正常金属针尖在系列的拓扑半金属材料中实现了局域超导,通过设计实验和理论分析,发现诱导出的超导电性由体能带主导,而且具有非常规超导的特性,超导起源来自于针尖和样品直接的耦合,而不是针尖压力或者尺寸受限效应,从而推论出可以通过合适的镀膜手段形成正常金属/拓扑半金属异质结,实现非局域的超导,并在TaAs和WC上取得了初步的成功。这些工作也为今后进一步利用STM/STS和点接触技术研究非常规超导体的电子态提供了经验,并为在异质结构中探索新的非常规超导电性或者新的物理现象提供了思路。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0)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Proximity-Induced Superconductivity in New Superstructures on 2H-NbSe2 Surface
2H-NbSe2 表面新型超结构中的邻近感应超导
  • DOI:
    10.1088/0256-307x/34/7/077403
  • 发表时间:
    2017-06-01
  • 期刊: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 影响因子:
    3.5
  • 作者:
    Hou, Xing-Yuan;Gu, Ya-Dong;Shan, Lei
  • 通讯作者:
    Shan, Lei
Interfacial Superconductivity on the Topological Semimetal Tungsten Carbide Induced by Metal Deposition
金属沉积引起的拓扑半金属碳化钨的界面超导
  • DOI:
    10.1002/adma.201907970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Advanced Materials
  • 影响因子:
    29.4
  • 作者:
    Zhu Wenliang;Hou Xingyuan;Li Jing;Huang Yifei;Zhang Shuai;He Junbao;Chen Dong;Wang Yiyan;Dong Qingxin;Zhang Mengdi;Yang Huaixin;Ren Zhian;Hu Jiangping;Shan Lei;Chen Genfu
  • 通讯作者:
    Chen Genfu
Superconductivity induced at a point contact on the topological semimetal tungsten carbide
拓扑半金属碳化钨点接触处诱导的超导性
  • DOI:
    10.1103/physrevb.100.235109
  • 发表时间:
    2019-12-05
  • 期刊:
    PHYSICAL REVIEW B
  • 影响因子:
    3.7
  • 作者:
    Hou, Xing-yuan;Wang, Zong;Shan, Lei
  • 通讯作者:
    Shan, Lei
Pressure-induced topological phase transitions and strongly anisotropic magnetoresistance in bulk black phosphorus
块状黑磷中压力诱导的拓扑相变和强各向异性磁阻
  • DOI:
    10.1103/physrevb.95.125417
  • 发表时间:
    2017-03-10
  • 期刊:
    PHYSICAL REVIEW B
  • 影响因子:
    3.7
  • 作者:
    Li, Chun-Hong;Long, Yu-Jia;Chen, Gen-Fu
  • 通讯作者:
    Chen, Gen-Fu
Transition from tunneling regime to local point contact realized on Ba0.6K0.4Fe2As2 surface
Ba0.6K0.4Fe2As2 表面实现从隧道状态到局部点接触的转变
  • DOI:
    10.1088/1674-1056/26/6/067402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Chin. Phys. B
  • 影响因子:
    --
  • 作者:
    Xing-Yuan Hou;Yunyin Jie;Jing Gong;Bing Shen;Hai Zi;Chunhong Li;Cong Ren;Lei Shan
  • 通讯作者:
    Lei Shan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血管及遗传因素对阿尔茨海默病发生、发展的影响
  • DOI:
    10.16781/j.0258-879x.2016.10.1261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车皓月;王闰;单磊;潘勇华;高申;王忠壮;傅芃
  • 通讯作者:
    傅芃
Isolation via enrichment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14 dinucleotide microsatellite loci in one catfish, Glyptosternum maculatum and cross-amplification in other related taxa
通过富集和表征鲶鱼 Glyptosternum maculatum 中 14 个二核苷酸微卫星位点的分离以及在其他相关类群中的交叉扩增
  • DOI:
    10.1007/s10592-008-9562-9
  • 发表时间:
    2009-06
  • 期刊:
    Conserv Genet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焕岭;郭宝英;李红敬;霍斌;周晴;谢从新;张燕;单磊
  • 通讯作者:
    单磊
成长型股票价值及股利支付路径之最优化模型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单磊;杨朝军
  • 通讯作者:
    杨朝军
恒电位对TiAlN 涂层在海水环境中磨蚀性能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表面技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单磊;汪陇亮;孙润军;王永欣
  • 通讯作者:
    王永欣
点接触技术在拓扑材料研究中的应用
  • DOI:
    --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侯兴元;陈根富;郝宁;单磊
  • 通讯作者:
    单磊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单磊的其他基金

铁基超导体表面超导态的扫描隧道显微学研究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0
  • 资助金额:
    63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