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床生物反应器与渗透汽化膜耦合系统合成丁醇的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21106067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5.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B0812.生物化工与合成生物工程
  • 结题年份:
    2014
  • 批准年份:
    2011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2-01-01 至2014-12-31

项目摘要

生物丁醇是重要的基础化学品与新型生物燃料,由于丁醇对细胞具有严重的抑制作用,导致丁醇的生产效率远低于生物乙醇的制备水平。基于疏水膜的渗透汽化原位分离技术可选择性地从反应体系中分离丁醇并实现对丁醇的浓缩,能有效提高丁醇生产效率。但细胞在膜表面的吸附引起膜分离性能迅速下降,导致体系中丁醇积累,不利于保持细胞活力与耦合系统的长期稳定。本项目拟将固定床生物反应器与高通量PDMS/陶瓷复合渗透汽化膜耦合应用于生物合成丁醇体系,通过研究无机硅基载体物化性质对菌株固定效率与丁醇生产性能的影响规律,对载体进行功能化改性,增强对菌株的固载作用,减少细胞在膜表面的吸附。在固定床反应器pH、营养物浓度综合调控的基础上,按照丁醇的生产速率与移除速率守恒的原则,结合丁醇发酵动力学模型,调控渗透汽化膜分离参数,将耦合系统中的丁醇控制在临界抑制浓度以下,保持溶剂生产性能与分离通量的长期稳定,实现生物丁醇的高效连续合成。

结项摘要

本课题旨在设计利用固定床生物反应器及渗透汽化膜原位分离技术的新型厌氧生物反应装置应用与梭菌高效合成生物丁醇。本课题研究了多种有机和无机固定载体对菌株吸附固定效率以及丁醇合成性能的影响,表面携带正电荷的沸石和高孔隙率的甘蔗渣对梭菌具有较好的吸附作用。通过负载高价金属离子和化学交联等手段对两种载体分别进行功能化改性,增强了载体对细胞的固载效率与稳定性。在此基础上,构建固定床反应器用于丁醇的生物合成,其中外置式固定床生物反应器具有更高的固定效率,重复批式发酵的总溶剂生产强度达0.83 g/(L•h),是分批发酵的3.2倍,溶剂转化率达到0.42 g/g。随后对生物反应体系中的pH、底物浓度、还原力等重要参数进行考察与调整,并建立了丁醇发酵动力学模型,形成了pH和补料控制策略,削弱了丁酸和底物抑制,增强了还原力供给,提高了关键酶活力,溶剂生产强度得到进一步提高。为了实现丁醇的原位分离,对PDMS/陶瓷复合渗透汽化膜分离性能开展了研究,优化了分离温度、错流速度等操作参数,该膜在对溶剂产物具有良好的分离选择性,不移除发酵的中间产物乙酸、丁酸及培养基中的无机盐和葡萄糖,有利于菌株的代谢。采用SEM和FT-IR表征被污染膜的微观形貌与化学性质,结果表明:失活的发酵液不会形成严重的膜污染,发酵液中的活性细胞在膜表面吸附并形成生物污染层是造成膜污染和分离性能下降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课题组建立了渗透汽化原位分离耦合发酵的策略。将渗透汽化膜原位分离与外置式固定床生物反应器相结合,通过综合调控和细胞固定化,显著减少了细胞对膜的污染。耦合300h,膜通量衰减低于15%,使发酵单元溶剂生成速率与分离单元的移出速率相匹配,94%以上的溶剂在发酵过程中被移出体系,反应体系中丁醇浓度被控制在临界抑制浓度以下,基本解除了产物抑制,保持了溶剂生产与渗透汽化膜分离性能的长期稳定。产丁醇梭菌的总溶剂生产强度达到0.98~1.1 g/(L•h),同时溶剂在渗透液中被富集至100g/L以上,实现了生物丁醇的高效连续制备。本课题实施过程中共发表期刊论文11篇,其中SCI收录5篇,EI收录 5篇,申请发明专利8项,其中4项授权,共培养硕博士研究生12名。课题组经过三年的努力,完成了研究任务,达到了预期的研究目标。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3)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铁改性沸石对Clostridium acetobutylicum XY16固定效率及发酵性能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生物加工过程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志钢;吴昊;姜岷;韦萍;陈啸鹏;孙佰军;郭亭
  • 通讯作者:
    郭亭
化学改性甘蔗渣对固定化细胞发酵产丁醇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生物工程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孔祥平;贺爱永;陈佳楠;陈吴方;尹春燕;陈攀;吴昊;姜岷
  • 通讯作者:
    姜岷
Enhancement of butanol production and reducing power using a two-stage controlled-pH strategy in batch culture of Clostridium acetobutylicum XY16
在丙酮丁醇梭菌 XY16 的分批培养中使用两阶段控制 pH 策略提高丁醇产量并降低能耗
  • DOI:
    10.1007/s11274-012-1063-9
  • 发表时间:
    2012-07-01
  • 期刊:
    WORLD JOURNAL OF MICROBIOLOGY & BIOTECHNOLOGY
  • 影响因子:
    4.1
  • 作者:
    Guo, Ting;Sun, Baijun;Ouyang, Pingkai
  • 通讯作者:
    Ouyang, Pingkai
基于pH调控的渗透汽化原位分离耦合丁醇发酵的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啸鹏;吴昊;刘公平;孙柏军;郭亭;姜岷;韦萍
  • 通讯作者:
    韦萍
Butanol production from acid hydrolyzed corn fiber with Clostridium beijerinckii mutant
用拜氏梭菌突变体酸水解玉米纤维生产丁醇
  • DOI:
    10.1016/j.biortech.2012.11.033
  • 发表时间:
    2013-05-01
  • 期刊:
    BIORESOURCE TECHNOLOGY
  • 影响因子:
    11.4
  • 作者:
    Du, Teng-fei;He, Ai-yong;Ouyang, Ping-kai
  • 通讯作者:
    Ouyang, Ping-kai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希夫碱凝胶因子的合成及压致变色性能研究
  • DOI:
    10.13353/j.issn.1004.9533.20161015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化学工业与工程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杨俊;冯荣秀;管西栋;刘睿;吴昊;宋健
  • 通讯作者:
    宋健
民勤退耕区不同年限退耕地土壤理化性质及酶活性
  • DOI:
    10.7606/j.issn.1000-7601.2021.01.25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吴昊;王理德;宋达成;郭春秀;王芳琳;何芳兰;赵赫然
  • 通讯作者:
    赵赫然
冈瓦纳大陆北缘安第斯型造山带:藏北安多奥陶纪花岗岩锆石U-Pb年龄和地球化学证据
  • DOI:
    10.18654/1000-0569/2021.02.12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岩石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胡培远;翟庆国;赵国春;唐跃;朱志才;王伟;吴昊
  • 通讯作者:
    吴昊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双重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Development of a Duplex RT-PCR Targeting Both N Gene and S Gene for Detection of 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
N基因和S基因双重RT-PCR检测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建立
  • DOI:
    10.12677/amb.2017.64017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桑益旸;吴昊;涂光岚;孙涛;王恒安
  • 通讯作者:
    王恒安
直线加速器均整和非均整模式下射线质和射野输出因子的蒙特卡罗模拟与实测值比较
  • DOI:
    10.3969/j.issn.1005-202x.2016.06.002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岳海振;张艺宝;刘卓伦;弓健;蒋璠;张辉;吴昊
  • 通讯作者:
    吴昊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吴昊的其他基金

层厚对层状钛/铝复合材料形变损伤行为的调控机制研究
  • 批准号:
    52371113
  • 批准年份:
    2023
  • 资助金额:
    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CO2高效供给系统构建及其在“生物被膜-缓释载体”限域空间内的传质研究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54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CO2高效供给系统构建及其在“生物被膜-缓释载体”限域空间内的传质研究
  • 批准号:
    22278222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54.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残余应力对层状Ti/Al复合材料变形行为的影响规律研究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1
  • 资助金额:
    58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残余应力对层状Ti/Al复合材料变形行为的影响规律研究
  • 批准号:
    52171117
  • 批准年份:
    2021
  • 资助金额:
    58.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