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层气开发过程中煤粉产出规律与控制因素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272181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82.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208.煤地质学
  • 结题年份:
    2016
  • 批准年份:
    2012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3-01-01 至2016-12-31

项目摘要

The output of coal powder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factors affecting China's coalbed methane production, identification of coal powder formation mechanism and output law is the prerequisite condition and basis work for coal powder control. Based on the complexity of composition, texture and structure of coal seams in China, the southern Qinshui basin and eastern Ordos basin was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area. Aimed at weaknesses of current research of coal powder formation mechanism, in the view of the coupling effects between coal seam characters and gas development engineering disturbance, synthetically used the multi-subject theories and methods of coal petrography, coalbed methane geology, mineralogy, structure geology, coalbed methane development technology and seepage mechanics, geological background research, seam features research, test analysis, simulation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will be unfolded. The differences of different coal petrography composition and their structural in response to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such as pressure and fluid will be analyzed in detail to establish a scientific classification of coal powder output. Percol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ree-phase flow of gas-liquid-solid (coal powder) will be studied to reveal coal powder migration pattern in coal reservoir. And the final purpose of the project is to quantitatively identify the main control factors of coal powder output, which, in theory, can help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coal reservoir evolution mechanism in coalbed methane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in practice, provide the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reasonable control of coal powder in methane well and the protection of high yield and stable yield of coalbed methane development.
煤粉产出是影响我国煤层气排采的重要因素之一,查明煤粉成因机理和产出规律则是煤粉治理的前提条件和基础性工作。本项目从我国煤层组成、结构和构造的复杂性出发,选择沁水盆地南部和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为研究区。针对当前煤粉机理研究的薄弱环节,从煤层自身性质与煤层气井开发工程扰动的耦合效应分析入手,运用煤岩学、煤层气地质学、矿物学、构造地质学、煤层气开发工艺学和渗流力学等多学科理论和方法,开展地质背景、煤层特征、测试分析、模拟实验和现场监测综合研究。详细剖析不同煤岩组分及其结构构造对压力、流体等环境条件的响应差异,建立煤粉产出的科学分类;研究气-液-固(煤粉)三相流渗流特征,揭示煤粉在煤储层中的运移规律;最终从定量角度查明煤粉产出的主要控制因素。上述科学问题的解决,在理论上,有助于深化认识煤层气开发过程中煤储层演变机理;在实践上,可为合理制定煤层气井煤粉控制措施、保障煤层气井高产、稳产提供科学依据。

结项摘要

煤层气排采过程中,煤粉滞留在裂缝中的孔道内,逐渐降低压裂形成的裂缝导流能力,使煤层气井产能过早出现衰减现象;煤粉在井内沉积,导致埋泵和卡泵,从而破坏气、水、煤粉流态的连续性,进而影响产气潜力;煤粉的动态产出已成为煤层气规模开发的瓶颈,查明煤粉成因机理和产出规律则是煤粉治理的前提和基础性工作。.本基金以鄂尔多斯盆地东缘韩城区块和临汾区块为研究区,运用煤岩学、煤层气地质学、矿物学、构造地质学、煤层气开发工艺学和渗流力学等多学科理论和方法,对煤层气开发过程中煤粉产出规律与控制因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通过煤层与煤粉的对比研究,定量刻画韩城区块煤粉产出特征,建立了煤粉浓度与地质因素的相关模型。(2)从煤层自身特征和工程扰动及其耦合效应入手,查明了煤粉产出的控制因素,煤层的自身性质是煤粉产出的基础,而工程扰动是煤粉产出的诱因;揭示了煤粉产出规律,划分了煤粉产出的阶段。(3)综合考虑煤粉的成因机制、产出位置及其对煤层气生产的影响等因素,建立了煤粉的成因机制—产出位置综合分类系统。综合考虑煤粉成因机制、产出来源、对生产的影响等因素,提出煤粉的综合分类体系。(4)从地质、工程、设备、工艺及排采制度等方面提出了煤层气生产井煤粉管控思路体系,在韩城区块煤层气生产中取得良好应用效果。(5)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共14篇,其中,SCI收录2篇,EI收录3篇,北大中文核心8篇。出版专著1部。培养研究生10名,其中,博士2名,硕士8名。.上述工作成果,对于深化煤层气开发过程中煤储层演变机理的认识,合理制定煤层气井煤粉管控措施、保障煤层气井高产、稳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用价值。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4)
专著数量(1)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3)
专利数量(0)
韩城区块构造煤类型及其产出煤粉特征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中国煤炭地质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傲翔;姚征;李翔;邸潇菲
  • 通讯作者:
    邸潇菲
煤层气井产出煤粉浓度与地质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
  • DOI:
    10.3969/j.issn.1001-1986.2016.05.014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煤田地质与勘探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傲翔;曹代勇;魏迎春;宋 阳;张晓玉
  • 通讯作者:
    张晓玉
基于示功图监测的煤粉相关井下故障预警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煤炭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姚征;曹代勇;魏迎春
  • 通讯作者:
    魏迎春
韩城区块煤层气排采中煤粉产出规律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煤 炭 科 学 技 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姚 征;张晓玉;王安民;邸潇菲
  • 通讯作者:
    邸潇菲
基于常规测井资料的煤层岩石参数解释方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煤矿开采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熊先钺,郭大立,曹代勇,姚征,郭炳政,王成旺
  • 通讯作者:
    熊先钺,郭大立,曹代勇,姚征,郭炳政,王成旺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构造变形对煤化作用的进程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地质论评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曹代勇;张守仁;任德贻
  • 通讯作者:
    任德贻
煤系矿产资源赋存的盆地动力学控制———研究现状与展望
  • DOI:
    --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中国煤炭地质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曹代勇;秦国红;魏迎春;王安民
  • 通讯作者:
    王安民
内蒙古乌达煤田火区相关裂隙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煤炭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樊新杰;王国林;吴查查;曹代勇
  • 通讯作者:
    曹代勇
基于改进型元胞自动机的煤层自燃动态模拟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光亮;曹代勇;肖海红
  • 通讯作者:
    肖海红
准噶尔盆地南缘煤系水矿化度对低煤阶煤层气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煤田地质与勘探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魏迎春;张强;王安民;任会康;袁远;曹代勇
  • 通讯作者:
    曹代勇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曹代勇的其他基金

煤成石墨化作用的构造应力控制机理研究
  • 批准号:
    41772156
  • 批准年份:
    2017
  • 资助金额:
    66.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青海木里煤田聚乎更矿区煤系气耦合成藏机制及其盆地动力学控制
  • 批准号:
    41572141
  • 批准年份:
    2015
  • 资助金额:
    62.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煤化作用与构造-热事件的耦合效应及其资源环境意义
  • 批准号:
    40872105
  • 批准年份:
    2008
  • 资助金额:
    46.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煤层自燃动力学过程的地质控制因素研究
  • 批准号:
    40572092
  • 批准年份:
    2005
  • 资助金额:
    36.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大别山北麓杨山煤系高煤级煤的变形-变质作用及其对造山进程的响应
  • 批准号:
    40372075
  • 批准年份:
    2003
  • 资助金额:
    3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造山带中有机质演化特征及其大陆动力学意义
  • 批准号:
    49872067
  • 批准年份:
    1998
  • 资助金额:
    16.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