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三角洲地面沉降监测与形成机理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276082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86.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606.河口海岸学
  • 结题年份:
    2016
  • 批准年份:
    2012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3-01-01 至2016-12-31

项目摘要

Lots of oil wells distributed in the Yellow river delta will be used as permanent scatterers to build an arithmetic distinguishing the ground vertical differences from InSAR images during a short period. The repeated leveling of some bench marks was used to calibrate the PS-InSAR model results to obtain a short period and high precision information of delta ground subsidence. The Ground Penetrating Radar (GPR) is used to lock-on the distribution and its depth of sign stratum such as old shell bank which formed near coastal line and in similar elevation position. The historical map and charts, remote sense images, geological drill and separated stratum mark survey data will be integrated to obtain information of delta ground subsidence in a little longer period of time. The ground subsidence character of space-time change will be analyzed. The contribution of factors which impact ground subsidence is estimated and the primary factor is selected in different time and space scale, and finally the contribution of natural and man-made impacts on delta ground subsidence will be separated. On the base of the research, a concept model of ground subsidence mechanism will be analyzed and built. The research will be helpful on the prediction of ground subsidence,decrease and prevention natural disasters,and the research of uncertain sea-level rise theoretically.This study will be beneficial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elta areas and be scientific guide in building of river bank and tidal proof dam, oil well platform and ground water pump.
将黄河三角洲非城区平原上大量分布的油井平台作为永久散射体,建立PS-InSAR地面形变提取技术的识别算法;结合重复水准测量数据,开展短期、高精度的垂直形变遥感监测方法研究;利用探地雷达探测与追踪形成时代相同、高程相近、位于古海岸线附近的贝壳堤等标志地层的埋深及其分布,结合历史图件、遥感影像、工程地质钻孔与分层标等数据监测中长期三角洲地面沉降量;分析其地面沉降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时段、分区域评价影响地面沉降各因素的作用强度和引起地面沉降的主导控制因素,定量分离人为与自然因素在黄河三角洲地面沉降量中的贡献;在此基础上,分析与构建黄河三角洲地面沉降机制模型。本项目的完成可为黄河三角洲地区地面沉降趋势预测、减灾防灾与有效应对未来不确定的海平面上升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同时也为黄河三角洲的经济发展、黄河下游河道河堤与防潮大坝的修建、油田与海滩的开发与维护、地下水抽取提供科学依据。

结项摘要

随着气候变化引起的全球绝对海平面的不断上升,地面沉降在相对海平面上升中的作用也逐渐凸显。许多三角洲和海岸地区地面沉降的变异规律及主要控制机制复杂多变,各种地质因素或人类活动对地面沉降的贡献量仍存在很大争议。本项目因此选择黄河三角洲为典型研究区开展相关研究。项目首先选取覆盖研究区的SAR影像80景(1992-2000年39景,2007-2010年41景)采用PSInSAR及SBAS时序分析技术提取地表形变信息,利用大量水准点验证结果,发现在黄河三角洲东北部的大部分区域监测到的沉降分布区与城镇建筑及油田分布重合性较好。又结合黄河河道、岸线变迁、软土分布等,初步估算引起沉降的主要因素为沉积物固结压实和石油开采,而在三角洲的西南部地下水开采和油气开采是造成大幅度沉降的主要原因。为此进一步收集了西南部区域的地下水监测资料,研究显示,区域深层地下水开采造成的第二、三粘性土层压缩为主要贡献层,结合分层标监测认为华北平原区内越深层超采对地面沉降的影响越会加剧。而对三角洲东北部地区沉积物固结压实造成的沉降主要利用152个钻孔数据采用土力学方法估算出软土层为主要贡献层其固结所需的时间,最短需13.2年,最长需52.8年;采用蒙特卡罗模型对1855年以来形成的沉积相及速率机理模拟显示,浅层沉积物的90%累积概率的最大压实速率为18.68 mm/a,最小压实速率为6.19 mm/a。沉积厚度每增加1 m,压实速率约增加1.3 mm/a。地表荷载增加造成的沉降主要估算城镇建筑物造成的沉降平均约为1.89 mm/a。地质历史时期的沉降量主要利用探地雷达(GPR)探测海相层和残留贝壳堤,经过高程校正和相对海平面变化曲线构建估算平均约为0.07 mm/a,利用验潮站估算的百年尺度的海平面变化引起的地面沉降量约为2.0 mm/a。最后利用权重模型(Weights-of-evidence model)评价各影响因子,将结果输入到沉降驱动机制模型(Merchant)构建分析预测模型。通过本项目的开展对全面深入理解三角洲地面沉降特征、驱动因素及其产生的环境效应评价十分必要,其成果将为研究三角洲演化、应对海平面上升等提供必要的支撑。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1)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1)
专利数量(0)
渤海西南岸6000年古海岸线重建及影响因素解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第四纪研究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黄海军;毕海波;严立文;马立杰
  • 通讯作者:
    马立杰
Land subsidence in the modern Yellow River Delta based on InSAR time series analysis
基于InSAR时间序列分析的现代黄河三角洲地面沉降
  • DOI:
    10.1007/s11069-014-1434-7
  • 发表时间:
    2015-02
  • 期刊:
    Natural Hazards
  • 影响因子:
    3.7
  • 作者:
    Zhang, Jin-Zhi;Huang, Hai-jun;Bi, Hai-bo
  • 通讯作者:
    Bi, Hai-bo
Large-area land subsidence monitoring and mechanism research using the small baseline subset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technique over the Yellow River Delta, China
黄河三角洲小基线子集干涉合成孔径雷达大面积地面沉降监测及机理研究
  • DOI:
    10.1117/1.jrs.9.096019
  • 发表时间:
    2015-08
  • 期刊:
    Journal of Applied Remote Sensing
  • 影响因子:
    1.7
  • 作者:
    Liu, Yilin;Huang, Haijun;Dong, Jinfa
  • 通讯作者:
    Dong, Jinfa
黄河三角洲沉积物压实固结及其对地面沉降贡献估算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谭晋钰;黄海军;刘艳霞
  • 通讯作者:
    刘艳霞
短基线集InSAR技术用于黄河三角洲地面沉降监测与人为因素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艳霞;毕海波;张翼;罗亚飞
  • 通讯作者:
    罗亚飞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细胞受体研究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畜牧与兽医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黄海军;彭霞;卢顺;周莉;向敏;陈志华;占才耀;陶弼菲
  • 通讯作者:
    陶弼菲
我国近海藻类养殖的碳汇强度估算
  • DOI:
    --
  • 发表时间:
    2011
  • 期刊:
    海洋科学进展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严立文;黄海军;陈纪涛;杨曦光
  • 通讯作者:
    杨曦光
固定需求交通网络的一般系统最优模型与性质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管理科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吴文祥;黄海军
  • 通讯作者:
    黄海军
具有异质参考点的多用户网络均衡模型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管理科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田丽君;黄海军;许岩
  • 通讯作者:
    许岩
考虑到达时间感知价值的静态网络均衡模型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田丽君;黄海军;王昕
  • 通讯作者:
    王昕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黄海军的其他基金

西北太平洋水体光学特性垂向变化及其对初级生产力遥感估算的影响
  • 批准号:
    41976166
  • 批准年份:
    2019
  • 资助金额:
    62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浅海大规模海带养殖活动对沉积环境的影响研究
  • 批准号:
    41076031
  • 批准年份:
    2010
  • 资助金额:
    48.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地面沉降对黄河三角洲发育演变的影响及其环境效应
  • 批准号:
    40676037
  • 批准年份:
    2006
  • 资助金额:
    39.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典型淤泥质潮滩沉积动力环境的遥感探测
  • 批准号:
    40176021
  • 批准年份:
    2001
  • 资助金额:
    23.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利用全数字摄影测量定量研究苏北浅滩的现代变迁
  • 批准号:
    49806003
  • 批准年份:
    1998
  • 资助金额:
    14.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