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致延迟荧光银(I)、锌(II)配合物的设计合成、光物理性质调控及发光器件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21801170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5.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B0102.配位化学
  • 结题年份:
    2021
  • 批准年份:
    2018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9-01-01 至2021-12-31

项目摘要

Luminescent metal complexes are promising emitters for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does. The research on luminescent inexpensive metal complexes are of fundamental importance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excited state chemistry of metal complexes and of practical importa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novel OLED emitters. In recent years, pure organic compounds and copper(I) complexes displaying thermally-activated delayed fluorescence (TADF) have shown comparable performances in OLEDs applications. This proposal is designed to develop silver (I) and zinc(II) complexes having high TADF efficiency. These complexes hold two main advantages as OLED emitters: (1) better thermal stability than pure organic emitters; (2) high emission efficiency arising from the absence of d-d states for d10 metal complexes. This proposal includes the design and syntheses of a variety of silver and zinc complexes having different charge-transfer excited states and time-resolved spectroscopic and computational studies on the complexes, through which we aim to gain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structure-photophysics relationship of inexpensive metal complexes and to develop novel TADF materials.
发光金属配合物是高效率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发光材料的理想选择。研究基于廉价金属的发光配合物具有探索金属配合物激发态化学的基础科学意义和开发新型发光材料的实际应用意义。近年来基于热致延迟荧光(TADF)机理的的纯有机化合物和铜(I)配合物用于OLED显示出了与铱(III)、铂(II)配合物相当的优异性能。本项目拟开发基于TADF的银(I)和锌(II)配合物。这两类配合物用于发光材料具有两方面的优势:(1)与纯有机化合物相比,金属配合物具有更高的热、光稳定性;(2)与磷光铱(III)、铂(II)配合物相比,d10电子构型的配合物可以避免d-d态引发的激发态非辐射衰减,有利于获得高效率的发光。通过设计、合成具有不同激发态电荷转移属性的配体及相应的银(I)和锌(II)配合物,结合时间分辨光谱探测和理论计算手段,本项目将探索这两类配合物结构-光物理性质的关系,进而获得高效率TADF发光材料。

结项摘要

分子激发态通过结构调控能够呈现丰富的光物理和光化学性质,在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光化学转换、和生物成像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其中,OLED显示技术凭借其高亮度、高效率、广视角、自主发光、轻、薄等特点目前已在手机、平板、智能穿戴设备等小尺寸领域率先获得普及应用,并持续渗透进入电视、车载显示屏等领域。然而,我国OLED产业的基础仍然较为薄弱,OLED上游关键材料和装备企业稀缺,产业配套严重脱节,对我国OLED产业链的技术创新和安全发展都构成严重的制约。本项目以OLED显示应用为导向,聚焦分子激发态材料的核心技术,凝练科学问题,获得了一系列在基础研究和产业领域均具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1)本项目选用满d壳层金属中心(锌、铜、银、金)的配合物通过合适的分子设计实现了高效率的磷光或者热活化延迟荧光(TADF)发射,用于OLED器件展现了良好的效率和应用前景。研究表明通过金属中心的相互作用或者利用TADF机制能够克服第一周期过渡金属的弱SOC效应实现高效率的三线态激子捕获。该研究成果有望结合金属配合物的稳定性优势和纯有机TADF发光机制的特性,在第二、三代材料的基础上实现材料的优势集成,且为拓展金属配合物基于非传统磷光性质的应用提供了思路。(2)本项目在几何分析的指导下设计开发了刚性的双核铂金属配配合物,获得了高效率的红光和金红外光发射,用于制备OLED器件获得了分别超过20%和15%的外量子效率,且显示了良好的器件寿命。(3)基于热活化延迟荧光(TADF)机制的纯有机化合物被认为能够大幅度降低材料成本,不依赖贵金属元素实现高效率的三线态激子利用。本项目在纯有机空间电荷转移激发态材料体系进行了一系列前沿探索,通过精准的分子结构调控首次论证了给-受体的“构型匹配”和“面对面”空间取向原则对于同时促进辐射跃迁和抑制非辐射跃迁的协同效应,获得了发光效率接近100%的发光材料,为设计高效率的纯有机TADF体系提供了新的思路。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8)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3)
基于四齿配体的蓝光d~8金属配合物及其OLED应用的研究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化学通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熊金帆;李凯
  • 通讯作者:
    李凯
Dinuclear Zn(II) Complex Exhibiting Thermally Activated Delayed Fluorescence and Luminescence Polymorphism
具有热激活延迟荧光和发光多态性的双核 Zn(II) 配合物
  • DOI:
    10.1002/chem.202000572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Chemistry – A European Journal
  • 影响因子:
    --
  • 作者:
    Jinfan Xiong;Kai Li;Teng Teng;Xiaoyong Chang;Yaxiong Wei;Chao Wu;Chuluo Yang
  • 通讯作者:
    Chuluo Yang
Lighting Silver(I) Complexes for Solution-Processed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and Biological Applications via Thermally Activated Delayed Fluorescence
通过热激活延迟荧光为溶液加工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和生物应用照明银 (I) 配合物
  • DOI:
    10.1021/acs.inorgchem.0c01054
  • 发表时间:
    2020-09-08
  • 期刊:
    INORGANIC CHEMISTRY
  • 影响因子:
    4.6
  • 作者:
    Teng, Teng;Li, Kai;Yang, Chuluo
  • 通讯作者:
    Yang, Chuluo
Excitation-Wavelength-Dependent and Auxiliary-Ligand-Tuned Intersystem-Crossing Efficiency in Cyclometalated Platinum(II) Complexes: Spectroscopic and Theoretical Studies
环金属化铂 (II) 配合物中激发波长依赖性和辅助配体调节的系统间穿过效率:光谱和理论研究
  • DOI:
    10.1021/acs.inorgchem.0c01192
  • 发表时间:
    2020-10-19
  • 期刊:
    INORGANIC CHEMISTRY
  • 影响因子:
    4.6
  • 作者:
    Li, Kai;Tong, Glenna So Ming;Che, Chi-Ming
  • 通讯作者:
    Che, Chi-Ming
Rigid Bridge-Confined Double-Decker Platinum(II) Complexes Towards High-Performance Red and Near-Infrared Electroluminescence
刚性桥限制双层铂 (II) 配合物实现高性能红光和近红外电致发光
  • DOI:
    10.1002/anie.202113718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 影响因子:
    --
  • 作者:
    Zhang Youming;Miao Jingsheng;Xiong Jinfan;Li Kai;Yang Chuluo
  • 通讯作者:
    Yang Chuluo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随机需求下基于CVaR的资金约束供应链决策问题研究
  • DOI:
    10.19495/j.cnki.1007-5429.2016.01.005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卫华;李凯;冯俏;苑红涛
  • 通讯作者:
    苑红涛
胶囊机器人磁驱动力建模与测量
  • DOI:
    10.19650/j.cnki.cjsi.j2108416
  • 发表时间:
    2022
  • 期刊:
    仪器仪表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郭志明;梁亮;蔺代永;陈相位;李凯
  • 通讯作者:
    李凯
Status of high current H2 and H3 ion source
高电流H2和H3离子源状态
  • DOI:
    10.1063/1.5109240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Review of Scientific Instruments
  • 影响因子:
    1.6
  • 作者:
    武文斌;彭士香;马腾昊;任海涛;张景丰;张滔;蒋耀湘;李凯;徐源;张艾霖;温佳美;郭之虞;陈佳洱
  • 通讯作者:
    陈佳洱
葛根素对废用性骨质疏松大鼠模型的防治作用及机制研究
  • DOI:
    10.19540/j.cnki.cjcmm.20181012.003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中国中药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凯;秦荣;邵佳乐;高玉海;周建;陈克明
  • 通讯作者:
    陈克明
完全规格化缔合勒让德函数常用递推算法的适用性
  • DOI:
    10.14075/j.jgg.2016.05.003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雷伟伟;张捍卫;李凯
  • 通讯作者:
    李凯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李凯的其他基金

热活化延迟荧光金属配合物的发光调控和器件应用研究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54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热活化延迟荧光金属配合物的发光调控和器件应用研究
  • 批准号:
    22271196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54.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