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10-592 SNP在HBV感染的非可控性炎症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81401728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1.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H2604.免疫学检验
  • 结题年份:
    2017
  • 批准年份:
    2014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5-01-01 至2017-12-31

项目摘要

X protein (HBx), which is encoded by the human hepadnavirus HBV, is the leading caus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Nonresolving inflammation, arises with involvement of microbial products and inadequate production of inflammation resolving cytokines, is a major driver of HBV infection. Thus, it is the effective preventive measure for HBV infection induced carcinogenesis through studing the mechanism of induced carcinogenesis by noresovling inflammation with HBV infection. IL-10, one of the inflammation resolving cytokines, is a trigger to controlling inflammation. The transcription activity of IL-10 is important to regulating the infection of HBV.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 of promoter IL-10-592 is responsible for the transcription activity of IL-10. The results of bioinformatics shown that glucocorticoid receptor (GR) was binding to promoter IL-10 and though interaction with IL-10-592. Therefore, we speculated that GR could regulate the expression of IL-10 to suppress the proinflammation of CD8+T cells. Through PCR, uciferase reporter assay, EMSA and supershift, we intend to verify the binding site of IL-10-592 SNP interacting with GR regulate the transcription of IL-10. This study will provide the molecular theory and experiment basis for treatment of nonresolving inflammation relevant to HBV infection.
HBx是HBV感染致癌的关键调节蛋白。非可控性炎症是HBV感染致癌的主要驱动器。因此,HBV感染的非可控性炎症可诱导肝细胞恶性转化。IL-10是非可控性炎症的主要抑制剂,对炎症的控制至关重要。因此,研究IL-10对控制HBV感染的非可控性炎症恶性转化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前期实验表明IL-10在HBV感染的患者体内表达有明显差异,IL-10-592 SNP决定IL-10的转录活性。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糖皮质激素受体(GR)在IL-10-592 存在结合位点,提示GR可能与IL-10启动子结合,调控IL-10转录。因此我们推测:GR是IL-10的转录因子,IL-10-59 SNP决定IL-10转录活性。因此,本项目拟通过PCR,荧光素酶活性分析,EMSA,supershift等验证GR特异性结合IL-10-592-SNP,调控IL-10转录,为治疗HBV感染的非可控性炎症提供分子理论和实验基础。

结项摘要

HBx是HBV感染致癌的关键调节蛋白。非可控性炎症是HBV感染致癌的主要驱动器。因此,HBV感染的非可控性炎症可诱导肝细胞恶性转化。IL-10是非可控性炎症的主要抑制剂,对炎症的控制至关重要。因此,研究IL-10对控制HBV感染的非可控性炎症恶性转化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前期实验表明IL-10在HBV感染的患者体内表达有明显差异,IL-10-592 SNP决定IL-10的转录活性。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糖皮质激素受体(GR)在IL-10-592 存在结合位点,提示GR可能与IL-10启动子结合,调控IL-10转录。因此,本项目收集大三阳、小三阳、HBsAb阳性,正常人病人标本,分离单个核细胞,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过量的GR是否对IL-10的表达有影响,RU486抑制GR的表达是否对IL-10的表达有影响。采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方法检测GR与IL-10-592是否存在结合位点,进而采用EMSA和supershift等验证GR特异性能否结合IL-10-592-SNP,调控IL-10转录,为治疗HBV感染的非可控性炎症提供分子理论和实验基础。结果显示,当糖皮质激素浓度为7 umol/L时IL-10分泌最多,且在HBV感染的病人中IL-10分泌高于正常人和产生抗体的病人,随着RU486浓度增大,IL-10分泌减少,促炎因子 IFN-γ, IL-2, TNFα 的分泌增加。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结果显示,实验组GR过表达质粒与IL-10野生型和IL-10突变型(IL-10基因多态性位点)均与结合作用,表明IL-10与GR的结合位点与IL-10基因多态性位点无关。因此结果表明,生物信息学预测到GR在IL-10-592 存在结合位点,但是GR可与IL-10启动子结合的部位不存在SNP位点的差异,即均可调控IL-10转录在HBV感染的非可控性炎症中的表达,与IL-10-592 SNP无关。表明GR并不是IL-10-592 SNP特异性表达调控位点,GR位点可调控 IL-10 的表达,拮抗促炎因子 IFNγ, IL-2, TNFα 的过度分泌,决定非可控性炎症的发生和发展。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0)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基于光学相干层析成像与光学微血管造影的指纹防伪方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光子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朋;江磊;王海霞;孙昊浩;张怡龙;梁荣华
  • 通讯作者:
    梁荣华
匹配性因素对人-信息系统交互效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系统工程.25(10)105-110,2007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易树平*;杨文彩;王海霞
  • 通讯作者:
    王海霞
基于轻量级U-Net神经网络提取OCT内指纹和外指纹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高技术通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海霞;杨熙丞;梁荣华;陈朋
  • 通讯作者:
    陈朋
债权人法律保护对控制性股东利益侵占行为的影响——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海霞;王化成
  • 通讯作者:
    王化成
“任务-人”匹配对人-信息系统交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人类工效学. 13(3).49-51,2007.9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丁婧;易树平*;杨文彩;王海霞
  • 通讯作者:
    王海霞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