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分子自组装表面限域反应构筑新型二维碳材料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21603045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B0505.复合与杂化材料化学
  • 结题年份:
    2019
  • 批准年份:
    2016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7-01-01 至2019-12-31

项目摘要

This project intends to use self-assembled molecular system as a template to fabricate new two-dimensional carbon materials with excellent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by confined chemical reactions. Firstly, we will investigate the self-assembly and the confined reactions of the aromatic hydrocarbon on two dimensional (2D) surface with the aid of ultrahigh vacuum in-situ scanning probe technology, which would be an efficient solution for exploring the elementary reactions steps and the reactions mechanism. Moreover, we will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tomic structures and the optical/band structures of the new 2D materials by spectrum technology. Finally, we will explore new methods for preparing the new carbon material to realize the fabrication of uniform, seamless graphyne 2D structures by controlling the limited coupling reactions of alkyne.
该项目拟利用分子自组装体系为模板,通过二维限域化学反应构筑具有优异物理化学性质的新型二维碳材料。首先,利用原位扫描探针技术研究超高真空体系内碳基前驱体分子的二维自组装和定位化学反应,探索反应基元步骤和反应机理;然后,利用扫描隧道谱及光谱技术研究新型二维碳材料的物理化学特性,建立二维原子结构与光电性能、能带结构的关联;最后,探索新型碳材料石墨炔的表面制备新方法,通过调控富炔分子定点偶联反应实现有序、低缺陷二维体系的构筑。

结项摘要

本项目着力于碳基二维新材料的设计构筑、生长机理、电子性质等关键问题的研究。我们通过表面在位化学反应的方法发展了一系列表面偶联反应,成功的实现了C=C双键,C≡C三键和双炔基团的原位构筑,从而高产率的制备了石墨炔纳米线,石墨双炔纳米环以及石墨烯纳米带等新型结构。通过结合STS,我们研究了石墨烯以及新型碳纳米材料的能带特性与结构之间的关联,获得新型碳材料的电子结构和能带结构随原子骨架结构、层厚以及与基底间耦合作用等因素的改变的演变过程。此外,我们原位追踪了表面化学反应中的反应中间体,实现了生长基元步骤的可视化,为揭示化学反应机理和路径提供了直接的手段,为进一步大规模合成石墨炔材料提供了实验依据。本项目三年的执行过程中发表研究论文10篇,含SCI收录论文9篇。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8)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Thermally Induced Transformation of Nonhexagonal Carbon Rings in Graphene-like Nanoribbons
类石墨烯纳米带中非六方碳环的热诱导转变
  • DOI:
    10.1021/acs.jpcc.8b02565
  • 发表时间:
    2018-04
  • 期刊: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C
  • 影响因子:
    3.7
  • 作者:
    Liu Meizhuang;Liu Mengxi;Zha Zeqi;Pan Jinliang;Qiu Xiaohui;Li Tao;Wang Jiaobing;Zheng Yue;Zhong Dingyong
  • 通讯作者:
    Zhong Dingyong
Wrinkle-Free Single-Crystal Graphene Wafer Grown on Strain-Engineered Substrates
在应变工程基板上生长的无皱单晶石墨烯晶圆
  • DOI:
    10.1021/acsnano.7b06196
  • 发表时间:
    2017-12-01
  • 期刊:
    ACS NANO
  • 影响因子:
    17.1
  • 作者:
    Deng, Bing;Pang, Zhenqian;Peng, Hailin
  • 通讯作者:
    Peng, Hailin
Surface construc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carbon nanomaterials
碳纳米材料的表面结构和表征
  • DOI:
    10.1360/n032018-00214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Scientia Sinica Chimica
  • 影响因子:
    --
  • 作者:
    Sun Luye;Liu Mengxi;Qiu Xiaohui
  • 通讯作者:
    Qiu Xiaohui
Direct Formation of C-C Double-Bonded Structural Motifs by On-Surface Dehalogenative Homocoupling of gem-Dibromomethyl Molecules
通过宝石二溴甲基分子的表面脱卤同偶联直接形成 C-C 双键结构基序
  • DOI:
    10.1021/acsnano.8b02459
  • 发表时间:
    2018-08-01
  • 期刊:
    ACS NANO
  • 影响因子:
    17.1
  • 作者:
    Cai, Liangliang;Yu, Xin;Xu, Wei
  • 通讯作者:
    Xu, Wei
Scanning Probe Microscopy of Topological Structure Induced Electronic States of Graphene
石墨烯拓扑结构诱导电子态的扫描探针显微镜
  • DOI:
    10.1002/smtd.201900683
  • 发表时间:
    2020-03-01
  • 期刊:
    SMALL METHODS
  • 影响因子:
    12.4
  • 作者:
    Li, Shichao;Liu, Mengxi;Qiu, Xiaohui
  • 通讯作者:
    Qiu, Xiaohui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稠密气‐固流中介尺度结构的识别
  • DOI:
    10.3969/j.issn.1001-8719.2018.05.017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志鹏;牛犁;刘梦溪
  • 通讯作者:
    刘梦溪
催化裂化反应系统关键装备技术研究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卢春喜;范怡平;刘梦溪;姚秀颖
  • 通讯作者:
    姚秀颖
三相强制外循环环流反应器内局部气泡行为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化工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卢春喜;刘梦溪;时铭显
  • 通讯作者:
    时铭显
三相强制浆料环流反应器的局部传质行为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过程工程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梦溪;卢春喜;时铭显
  • 通讯作者:
    时铭显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刘梦溪的其他基金

基于qplus原子力显微镜能量耗散的化学成键轨道研究
  • 批准号:
    21972032
  • 批准年份:
    2019
  • 资助金额:
    65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