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新的水稻穗顶端颖花退化基因的克隆和功能鉴定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31860373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4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C1307.作物基因组及遗传学
  • 结题年份:
    2022
  • 批准年份:
    2018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9-01-01 至2022-12-31

项目摘要

The abortion of spikelet reduces the number of kernel and seriously affects yield, which is a very unfavorable trait for rice production. So far, there are few studies on the genetic and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the abortion of rice spikelet, and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of spikelet abortion is not clear. It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mapping and clone the genes for spikelet abortion, and elucidate the molecular regulating mechanism, then, provide gene and theoretical basis for genetic improvement of yield. In this proposal, we have obtained a rice mutant (spa7), which spikelets on panicle top were aborted. Genetic analysis showed that it was controlled by a dominant nuclear gene, gene mapping indicated that spa was located in 37.5kb region between marker S-8 and S-12 on chromosome 7, no gene for regulating the abortion of rice spikelet has been reported in this region before. A candidate gene was found through gene prediction, sequencing and expression analysis. Based on these findings, we would identify the candidate gene of spa7 through transgenic complementation test and CRISPR/Cass9 gene editing to create targeted knockout materials, analyze the function of spa7 during panicle and spikelet development through morphological anatomy, molecular biology, biochemistry and other genetic means, elucidate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of spa7 gene to regulate the abortion of top panicle spikelet, so as to providing theoretical basis to avoid spikelet abortion in rice by molecular breeding.
颖花退化减少穗粒数,严重影响产量,是对水稻生产非常不利的性状。迄今关于水稻颖花退化的遗传和分子机理研究非常少,对其发生的分子调控机制不清楚。定位和克隆颖花退化基因,阐明其分子调控机制,为产量遗传改良提供基因和理论基础,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前期获得了一个水稻穗顶端颖花退化突变体spa7,遗传分析表明受一对显性核基因控制,基因定位在第7染色体标记S-8和S-12间37.5kb区域,该区域未见有调控水稻颖花退化的基因报道。通过基因预测、测序和表达分析,获得了候选基因。本研究在此基础上,通过转基因功能互补试验和CRISPR/Cass9基因编辑创造靶向敲除材料,验证spa7候选基因;通过形态组织解剖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和遗传学等手段,研究spd7基因在水稻幼穗颖花发育过程中的功能,解析其调控水稻穗顶端颖花退化的分子作用机制,为改善水稻颖花退化特性的分子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结项摘要

颖花退化减少穗粒数,是对水稻生产非常不利的性状。定位和克隆颖花退化基因,阐明其分子调控机制,为产量遗传改良提供基因和理论基础,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鉴定了一个新的水稻穗顶端颖花退化主效位点qPAA7(即spa7),通过连锁分析和QTL-Seq分析,将其定位在第7染色体73.8kb区域内,该区域有9个基因被功能注释,根据基因注释、表达谱和DNA序列差异,预测LOC_Os07g41220、LOC_Os07g41250和LOC_Os07g41280为可能的候选基因。利用CRISPR-Cas9创造候选基因的靶向敲除材料,确认LOC_Os07g41280是qPAA7的目标基因,编码6-磷酸葡萄糖酸内酯酶2。qPAA7基因启动子存在7个光响应元件、4个激素响应元件以及4个非生物胁迫响应相关元件,表明qPAA7的表达可能受光因素、激素因素和非生物胁迫的调控。6-磷酸葡萄糖酸内酯酶2在磷酸戊糖氧化途径中起作用,可定位于质体和过氧化物体中,过氧化物酶体是细胞ROS产生的主要来源之一,突变体发育小穗中的过氧化氢含量较野生型极显著增加,表明过氧化氢含量积累导致了穗顶端小穗退化,但具体机制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形态组织解剖学分析表明qPAA7穗顶端退化发生在幼穗发育早期,细胞内发生裂解,导致细胞结构异常。在穗退化发生的三个关键时期取幼穗进行RNA测序,在野生型和突变体之间共鉴定到7677个DEGs,在三个时期均差异表达的基因有321个。GO和KEGG分析发现,碳水化合物、转录、酰胺生物合成的过程、核糖体、结构分子活性等13个生物学过程,昼夜节律、核糖体等2个KEGG通路在其中的两个时期同时富集,这些共同富集到的生物学途径可能参与了穗顶端颖花退化发生。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5)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基于染色体片段置换系群体检测水稻株型性状QTL
  • DOI:
    --
  • 发表时间:
    2022
  • 期刊:
    作物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小雷;李炜星;欧阳林娟;徐杰;陈小荣;边建民;胡丽芳;彭小松;贺 晓鹏;傅军如;周大虎;贺浩华;孙晓棠;朱昌兰
  • 通讯作者:
    朱昌兰
基于染色体片段置换系对水稻粒形及千粒重 QTL 检测与稳定性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22
  • 期刊:
    作物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小雷;李炜星;曾博虹;孙晓棠;欧阳林娟;陈小荣;贺浩华;朱昌兰
  • 通讯作者:
    朱昌兰
Fine Mapping of a Novel Major Quantitative Trait Locus, qPAA7, That Controls Panicle Apical Abortion in Rice.
控制水稻穗尖败育的新型主要数量性状基因座 qPAA7 的精细定位
  • DOI:
    10.3389/fpls.2021.683329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
  • 影响因子:
    5.6
  • 作者:
    Wang X;Li L;Sun X;Xu J;Ouyang L;Bian J;Chen X;Li W;Peng X;Hu L;Cai Y;Zhou D;He X;Fu J;Fu H;He H;Zhu C
  • 通讯作者:
    Zhu C
OsPLS4 Is Involved in Cuticular Wax Biosynthesis and Affects Leaf Senescence in Rice
OsPLS4 参与角质层蜡生物合成并影响水稻叶片衰老
  • DOI:
    10.3389/fpls.2020.00782
  • 发表时间:
    2020-06
  • 期刊:
    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
  • 影响因子:
    5.6
  • 作者:
    Dahu Zhou;Ting Li;Yaolong Yang;Ziyang Qu;Linjuan Ouyang;Zhishu Jiang;Xiaoli Lin;Changlan Zhu;Liyuan Peng;Junru Fu;Xiaosong Peng;Jianmin Bian;Wenbang Tang1;Jie Xu;Haohua He
  • 通讯作者:
    Haohua He
Detection of QTLs for panicle-related traits using an indica × japonica recombinant inbred line population in rice.
利用水稻籼粳重组自交系群体检测穗相关性状的 QTL
  • DOI:
    10.7717/peerj.12504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PeerJ
  • 影响因子:
    2.7
  • 作者:
    Li G;Cheng Y;Yin M;Yang J;Ying J;Zhu C
  • 通讯作者:
    Zhu C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Identifcation and Analyses of Chromosome Segments Affecting Heterosis Using Chromosome-Segment Substitution Lines in Rice
利用水稻染色体片段置换系鉴定和分析影响杂种优势的染色体片段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Crop Science
  • 影响因子:
    2.3
  • 作者:
    彭小松;贺浩华;朱国强;江玲;朱昌兰;余秋英;何俊;沈显华;严松;边建民
  • 通讯作者:
    边建民
水稻小穗退化的影响因素及遗传研究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核农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玲锋;孙晓棠;欧阳林娟;曾博虹;刘杨;罗来杨;朱昌兰
  • 通讯作者:
    朱昌兰
水稻PAL基因的全基因组分析及胁迫表达研究
  • DOI:
    10.13417/j.gab.037.003881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曾嘉丽;欧阳林娟;刘家林;贺浩华;朱昌兰;彭小松;贺晓鹏;傅军如;陈小荣;边建民;徐杰;孙晓棠;周大虎;胡丽芳
  • 通讯作者:
    胡丽芳
氮素亏缺对超级杂交早稻生长发育、产量形成及氮肥利用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核农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小荣;黄磊;钟蕾;黄文赟;朱昌兰;彭小松;贺晓鹏;傅军如;欧阳林娟;边建民;胡丽芳;贺浩华
  • 通讯作者:
    贺浩华
萍乡显性雄性核不育水稻超微结构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西北植物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贺浩华;贺国良;朱昌兰;刘宜柏;彭小松
  • 通讯作者:
    彭小松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朱昌兰的其他基金

水稻开花抑制因子OsHDR2克隆与功能鉴定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33 万元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水稻开花抑制因子OsHDR2克隆与功能鉴定
  • 批准号:
    32260464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33.00 万元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水稻蔗糖转运蛋白基因在同化物运转分配和胚乳发育中的功能与作用机理研究
  • 批准号:
    30760118
  • 批准年份:
    2007
  • 资助金额:
    18.0 万元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不同水稻品种可溶性淀粉合酶基因的变异及其与淀粉理化特性的关系和育种利用研究
  • 批准号:
    30560074
  • 批准年份:
    2005
  • 资助金额:
    22.0 万元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