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百年科尔沁沙地环境变化的人文驱动机制研究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40961034
-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3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D0716.区域环境质量与安全
- 结题年份:2012
- 批准年份:2009
- 项目状态:已结题
- 起止时间:2010-01-01 至2012-12-31
- 项目参与者:于永; 乌云格日勒; 佟宝全; 王牧兰; 乌敦; 赵春雷; 孙万仙;
- 关键词:
项目摘要
目前有关全球变化影响的研究已经很多,适应性探讨也不能判定其少,热点是全球变化区域适应的过程及其机理。科尔沁沙地位于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东段,自然环境具有很强的敏感性和脆弱性,在经历了自二十世纪初开始的从草原到沙地的巨变过程后,目前又出现了整体逆转的趋势。虽然沙地相应时期的气候波动并不支持这一变化,沙地近百年来却经历过开放与封禁交替、农耕与游牧交错、多民族逐渐融合的复杂过程,是全球变化区域适应研究一个很好的"实证"。本研究拟采用历史地理学、社会学、计量地理学、3S以及传统的地理踏查等研究方法,借助丰富的蒙、汉、日文等多种文献记载和图像资料,复原科尔沁沙地近百年的土地利用变化、沙漠化土地扩展的时空过程,系统分析人口、制度与政策、城镇化以及蒙古民族生态文化等人文因子的世纪变化及其对科尔沁环境变化的支持强度,以期阐明科尔沁现代风沙环境形成之人文驱动机制,为沙地的生态恢复和人类的适应生存提供决策依据。
结项摘要
目前有关全球变化影响研究的热点是全球变化区域适应的过程及其机理。基于科尔沁沙地近百年来经历的开放与封禁交替、农耕与游牧交错、多民族逐渐融合的复杂过程,本研究通过地理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学科研究方法的综合应用,借助丰富的蒙、汉、日文等多种文献记载和图像资料,构建了科尔沁沙地清末至民国时期、以及21世纪初期土地利用变化与环境变迁的时空过程,系统分析了典型时期沙地人口总量及其结构演变、制度与政策变化、游牧地区农耕聚落的形成与发展等人文因子的世纪变化,阐明了上述因子对科尔沁环境变化的人文支持。研究结果表明:第一、自清末以来,“鼓励开垦”的政策贯穿着清末、民国、“满洲国”至20世纪80年代末的近一个世纪,而对21世纪初期的生态环境变化来说国家政策影响尤为显著;第二、新中国成立之前的近50年中,研究区耕地面积增速最快的时期为“满洲国”时期,近十年来研究区耕地面积有所增加,林地增幅最大,而草地面积有所减少;第三、就垦殖主力来说,民国时期军阀组织的屯垦和蒙古王公的私放是推动农耕的主要动力,“满洲国”时期的垦殖主力则是本地或外来的蒙古族农民,至20世纪40年代初期科尔沁蒙古族的职业基本都从牧民演变为农民;第四、“科尔沁沙地”这一新名词的出现是在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是新中国成立后的“成果”;第五、在科尔沁北部的扎鲁特旗,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清朝实行移民实边、开发蒙地新政后才出现村落,至20世纪末已发展成321个村落,其中25.5%的村落形成于“满洲国”时期,45.5%的村落出现于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的30年内,村落发展与该区农耕发展特征相吻合。研究按计划进行,完成了计划的主要研究内容,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研究目标。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6)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地名特征浅析——以扎鲁特旗为例
- DOI:--
- 发表时间:--
- 期刊:内蒙古林业科技
- 影响因子:--
- 作者:斯琴朝克图;乌兰图雅
- 通讯作者:乌兰图雅
科尔沁沙地林地适宜性评价——以科尔沁左翼后旗为例
- DOI:--
- 发表时间:--
- 期刊:水土保持研究
- 影响因子:--
- 作者:李燕;乌兰图雅
- 通讯作者:乌兰图雅
科尔沁沙地土地利用研究进展
- DOI:--
- 发表时间:--
- 期刊: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
- 影响因子:--
- 作者:聂兆亮
- 通讯作者:聂兆亮
基于3s技术的科尔沁沙地土地荒漠化动态监测——以科尔沁左翼后旗为例
- DOI:--
- 发表时间:--
- 期刊: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影响因子:--
- 作者:那音太;乌兰图雅;秦福莹
- 通讯作者:秦福莹
近十年草地承载力研究进展
- DOI:--
- 发表时间:--
- 期刊: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
- 影响因子:--
- 作者:伊日贵
- 通讯作者:伊日贵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item.factor || "--"}}
- 作者:{{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小口盘菌属一新种及该属分种检索表
- DOI:10.13346/j.mycosystema.180015
- 发表时间:2018
- 期刊:菌物学报
- 影响因子:--
- 作者:刘铁志;乌兰图雅;庄文颖
- 通讯作者:庄文颖
蒙古高原草地利用特征及其国别差异
- DOI:10.11821/dlxb202107011
- 发表时间:2021
- 期刊:地理学报
- 影响因子:--
- 作者:乌兰图雅
- 通讯作者:乌兰图雅
柄灰包属3个中国新记录种和条纹孢柄灰包补报
- DOI:10.13341/j.jfr.2021.1424
- 发表时间:2021
- 期刊:菌物研究
- 影响因子:--
- 作者:刘铁志;杨晓坡;刘冰;乌兰图雅;王科;魏铁铮
- 通讯作者:魏铁铮
基于遥感、GIS的旗县域土地利用
- DOI:--
- 发表时间:--
- 期刊:干旱区资源与环境.18(6).81—84,2004年11月
- 影响因子:--
- 作者:梅荣*;乌兰图雅
- 通讯作者:乌兰图雅
近30年呼伦贝尔沙地植被变化时空特征分析
- DOI:--
- 发表时间:2021
- 期刊: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作者:布和;乌兰图雅;旭霞;其乐木格;李雅琴
- 通讯作者:李雅琴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item.factor || "--" }}
- 作者:{{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item.author }}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摘要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请为本次AI项目解读的内容对您的实用性打分
非常不实用
非常实用
1
2
3
4
5
6
7
8
9
10
您认为此功能如何分析更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填写您的反馈:
乌兰图雅的其他基金
基于国别的蒙古高原土地沙漠化对比研究
- 批准号:41861024
- 批准年份:2018
- 资助金额:40.0 万元
-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科尔沁近三百年的土地利用变化研究
- 批准号:40361008
- 批准年份:2003
- 资助金额:20.0 万元
-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item.project_typ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