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长阳寒武纪水井沱组软躯体化石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272036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91.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201.古生物、古人类和古生态学
  • 结题年份:
    2016
  • 批准年份:
    2012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3-01-01 至2016-12-31

项目摘要

A new exceptionally preserved, Burgess Shale-tpye,soft-bodied fossil biota has been discovered in the Lower Cambrian Shuijingtuo black shales at the Qiliwan section, Changyang County, Hubei Province, South China. This biota yields abundant soft-bodied fossils of diverse phyla, with exquisitely preserved soft-tissues. Additionally, the new biota is correlated to the Cambrian Series 2,Stage 3, very close to the mass origin and explosive diversification of animal phyla in age. There, it is a ideal fossil treasure house for investigating the origin and early evolution of animal phyla, merits a separate project funding the further research. The planned research includes investigating the geographical and stratigraphical distribution, systematics and taphonomy of the Shuijingtuo soft-bodied fossil. The major target of this project is to find the earliest fossil record of each phyla and establish their phyloheny using the highly informative fossil evidence from the Shuijingtuo Formation. The research achivements: 3-5 articles will be prepared to be published in world leading journals of Paleontology and Geology, 2-3 oral presentations will be reported in international scientific conferences, and 2 master students and 2 Ph. D. students will be frstered through this project.
在湖北长阳地区的七里湾剖面的水井沱组黑色页岩中新发现一特异埋藏的布尔吉斯页岩型软躯体化石生物群,不仅化石丰富、门类众多、保存完美,而且在地质时代上属于寒武系第三阶(早寒武世),更接近动物门类起源和爆发式演化的早期阶段。因此,是研究动物起源与早期演化非常理想的化石宝库,拟申请专项经费发掘研究。本项目将开展水井沱组软躯体化石地域层位分布调查、形态分类学和化石埋藏学研究。核心研究内容是,利用水井沱组中高信息度的软躯体化石资源,发现并研究后生动物各个门类的最早的化石记录,并应用更为直接的古生物学实证研究方法,从起源的源头上揭示后生动物各个门类的起源和谱系演化关系。研究成果将以3-5篇专题研究论文发表于国际上有较大影响的地质学和古生物学专业刊物。同时,计划在2-3次适当的国际学术会议上口头汇报研究进展。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培养优秀博士生2名、硕士生2名。

结项摘要

研究工作严格按照项目计划任务书指定的方案执行。野外化石采集工作在地域上扩展到华南、华北及塔里木地区,在埃迪卡拉纪至寒武纪地层中共获得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化石标本万余件,其中布尔吉斯页岩型化石7000余件,磷酸盐化微体化石3000余枚,为项目的顺利进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科学研究主要涉及动物门类起源与寒武纪大爆发,以及地球生物学两大领域。重要研究成果包括:1)全面总结了寒武纪大爆发的本质、过程和因果关系;2)发现并研究了许多软躯体化石新属种;3)重建多个早期节肢动物的生殖发育过程;4) 研究并概况了华北寒武纪小壳化石与沉积序列的总体面貌;5)微生物氧化黄铁矿实验研究取得新进展,发现寒武纪微生物膜化石。项目执行期间,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收录学术论文13篇,超过30人次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其中大会特邀报告和主题报告(keynotes)12人次。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2)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Distinctive Scleritome with Marginal Tubercles of a New Palaeoscolecid Worm from the Shipai Faune (Cambrian Epoch 2) at Three Gorges, South China
华南三峡石牌群(寒武纪第 2 纪)一种新古蚓科蠕虫的独特核节和边缘结节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Acta Geologica Sinica (English Edition)
  • 影响因子:
    --
  • 作者:
    Yunning Yang;Xingliang Zhang
  • 通讯作者:
    Xingliang Zhang
New occurrence of Cambroclavus absonus from the lowermost Cambrian of North China and its stratigraphical importance
华北寒武系最下部新发现的Cambroclavus absonus及其地层意义
  • DOI:
    10.1080/03115518.2015.1085749
  • 发表时间:
    2016-01
  • 期刊:
    Alcheringa
  • 影响因子:
    1.3
  • 作者:
    Luoyang Li;Xingliang Zhang;Hao Yun;Guoxiang Li
  • 通讯作者:
    Guoxiang Li
Morphology and development of the eodiscoid trilobite Tsunyidiscus yanjiazhaiensis from the Cambrian of South China.
华南寒武纪始盘状三叶虫Tsnyidiscus yanjiazhaiensis的形态和发育.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Journal of Systematic Palaeontology
  • 影响因子:
    2.6
  • 作者:
    Tao Dai;Xingliang Zhang;Shanchi Peng
  • 通讯作者:
    Shanchi Peng
Experimental study of microbial pyrite oxidation: A suggestion for a geologically useful biosignature.
微生物黄铁矿氧化的实验研究:对地质上有用的生物特征的建议。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Geomicrobiology Journal
  • 影响因子:
    2.3
  • 作者:
    Wei Liu;Xingliang Zhang
  • 通讯作者:
    Xingliang Zhang
Fossil priapulid Ottoia from the Kaili biota (Cambrian Series 3) of South China
华南凯里生物群(寒武纪系列3)的奥托亚化石
  • DOI:
    10.1080/14772019.2015.1077900
  • 发表时间:
    2016-06
  • 期刊:
    Journal of Systematic Palaeontology
  • 影响因子:
    2.6
  • 作者:
    Yang Yuning;Zhao Yuanlong;Zhang Xingliang
  • 通讯作者:
    Zhang Xingliang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Cambrian Burgess Shale-type La
寒武系Burgess页岩型La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兴亮;刘伟;赵元龙
  • 通讯作者:
    赵元龙
早寒武世进攻型有毒节肢动物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傅东静;张兴亮;舒德干
  • 通讯作者:
    舒德干
纳米离子探针分析在地球早期生命研究中的应用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地球科学进展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雅丽;储雪蕾;张兴亮;翟明国
  • 通讯作者:
    翟明国
原锥虫属(Protoconites Chen et al.,1994)在湖北三峡地区纽芬兰统(Terreneuvian)岩家河组的发现
  • DOI:
    --
  • 发表时间:
    2009
  • 期刊:
    自然科学进展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勇;郭俊锋;舒德干;欧强;张志飞;韩健;张兴亮
  • 通讯作者:
    张兴亮
陕南镇巴地区灯影组白云岩的碳、硫同位素和微量元素指示:埃迪卡拉纪末期浅海的氧化还原环境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雅丽;储雪蕾;张兴亮;翟明国
  • 通讯作者:
    翟明国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张兴亮的其他基金

战略研究类:黑色页岩科学前沿与国家需求战略研究
  • 批准号:
    42242201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25.00 万元
  • 项目类别:
    专项项目
湖北三峡地区寒武系石牌组软躯体化石研究
  • 批准号:
    40872004
  • 批准年份:
    2008
  • 资助金额:
    48.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寒武纪节肢动物Leanchoiliids的演化:早、中寒武世化石比较研究
  • 批准号:
    40402005
  • 批准年份:
    2004
  • 资助金额:
    26.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