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天竹子对抗肿瘤药三氧化二砷减毒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81102788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2.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H3203.中药药效物质
  • 结题年份:
    2014
  • 批准年份:
    2011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2-01-01 至2014-12-31

项目摘要

三氧化二砷(As2O3)是传统中药砒霜中的主要成分,现代药理学和分子生物学证明了As2O3治疗肿瘤的有效性并具有广谱抗癌作用,尤其在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APL)更是取得满意的疗效。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APL的亚砷酸注射液为FDA第一个批准上市的中药抗白血病药物。但因As2O3具有肝、心脏与肾毒性等副作用,在多数国家只是作为二线用药,毒副作用大大限制了其临床应用。我们前期研究表明南天竹子提取物对抗肿瘤药物As2O3具有减毒持效的作用。本项目,(1)从减毒和持效两个指标筛选南天竹子提取物中活性成分,阐明南天竹子拮抗As2O3毒性的物质基础;(2)从防止器官功能损伤和影响体内药物代谢及代谢酶的活性两个角度研究南天竹子有效成分拮抗As2O3毒性的作用机制。通过本项目的研究,为提高As2O3和含As2O3及与其毒性类似的药物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及进一步研发南天竹子与As2O3的复方新药奠定基础。

结项摘要

本项目按照计划任务书执行,执行情况如下:.1、完成了南天竹子生物碱及非生物碱各极性部位制备、初筛及有效部位的确定:生物碱部位为南天竹提取物对三氧化二砷所致心肌毒性的解毒有效部位;酚酸部位为南天竹子提取物对三氧化二砷所致肝、肾毒性的解毒有效部位。.2、有效部位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共分离到43个单体化合物,鉴定出38个化合物,其中从总生物碱部位共分离20 个化合物;从总酚酸部位中共分离了23 个化合物。1 个新的生物碱,29 个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3、药效物质基础的确定:选择量大且具代表的单体化合物,生物碱类如小檗碱、南天竹宁碱,木脂素如丁香素、松脂素,酚酸类岩白菜素、没食子酸分别与三氧化二砷配伍进行减毒药效研究。通过单体化合物减毒效果与总生物碱、总酚酸及总提取物的减毒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部分单体化合物作用略低于化学部位,而单体化合物和化学部位明显低于总提取物的作用效果,提示南天竹中酚酸和生物碱组分是南天竹拮抗三氧化二砷毒性的化学物质基础,其作用可能是通过协同作用拮抗毒性,具有多靶点、多途径中医药特点。但是,南天竹抗As2O3毒性的药效活性组分需进一步明确,有效成分组合间的量效关系尚需进一步研究。.4、作用机制初步研究:测定小鼠体内各个脏器中AS2O3的含量,实验结果显示AS2O3及AS2O3联合生物碱有效部位、酚酸有效部位和总提取物在小鼠体内的分布情况存在差异,总提取物与三氧化二砷配伍在肾脏、心脏分布明显减少,生物碱有效部位配伍心脏分布减少,而酚酸有效部位配伍肾脏上分布改变更为显著,三种配伍对肝脏分布影响不明显,但三者均毛发的分布增加,提示南天竹可能改变三氧化二砷在小鼠体内的分布,但其具体机制尚需进一步实验。另外,南天竹提取物、化学部位和单体与三氧化二砷联合给药能减少了QTc延长趋势,能提高大鼠血清中的SOD、GSH-Px、CAT等水平;降低MDA、尿素氮、MDA 等水平。通过肝脏P450氧化同工酶的代谢性相互作用试验表明大鼠肝微粒体中CYP450 的质量摩尔水平下降,提示南天竹子对三氧化二砷减毒可能是通过对三氧化二砷增强或诱导CYP450酶活力产生抑制作用。.5、本课题在研期取得发明专利授权1 项;公开发表论文7 篇,其中SCI 收录期刊2 篇,4 篇国内核心期刊收录,1篇为一般期刊收录。另外3篇文章正处数据处理、撰写和投稿阶段。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6)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南天竹种子中木脂素类成分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舒积成;刘建群;彭财英;王亚莉
  • 通讯作者:
    王亚莉
南天竹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中成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舒积成;彭财英;刘建群;王亚莉
  • 通讯作者:
    王亚莉
A new alkaloid from the fruit of Nandina domestica Thunb
南天竹果实中的一种新生物碱
  • DOI:
    10.1080/14786419.2014.921166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Natural Product Research
  • 影响因子:
    2.2
  • 作者:
    Peng Cai-Ying;Liu Jian-Qun;Zhang Rui;Shu Ji-Cheng
  • 通讯作者:
    Shu Ji-Cheng
Two new iridoids from Verbena officinalis L.
马鞭草中的两个新环烯醚萜类化合物。
  • DOI:
    10.3390/molecules190710473
  • 发表时间:
    2014-07-18
  • 期刊:
    Molecules (Basel, Switzerland)
  • 影响因子:
    --
  • 作者:
    Shu J;Chou G;Wang Z
  • 通讯作者:
    Wang Z
南天竹种子提取物对三氧化二砷肾毒性保护作用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江西中医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彭财英;刘建群;舒积成;张锐
  • 通讯作者:
    张锐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小果菝葜根茎的甾体皂苷类化学成分研究
  • DOI:
    10.13863/j.issn1001-4454.2017.09.020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中药材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琳玉;刘星;周梦;舒积成;梁永红;黄慧莲
  • 通讯作者:
    黄慧莲
空心胶囊用氧化魔芋葡甘聚糖的绿色制备工艺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食品工业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锐;刘建群;舒积成
  • 通讯作者:
    舒积成
超声辅助提取美洲大蠊药渣残油及其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
  • DOI:
    10.16333/j.1001-6880.2017.1.022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锐;刘建群;舒积成;王芳;杨明
  • 通讯作者:
    杨明
雷公藤生物碱类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 DOI:
    10.16333/j.1001-6880.2019.12.022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莉;闫君;舒积成;刘建群
  • 通讯作者:
    刘建群
番石榴根中一个新的三萜类成分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药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彭财英;黄应正;刘建群;黄慧莲;舒积成
  • 通讯作者:
    舒积成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舒积成的其他基金

基于TGF-β1靶标研究四种蕨类植物中倍半萜抗骨关节炎的药效物质、作用机制及三维药效团
  • 批准号:
    82160660
  • 批准年份:
    2021
  • 资助金额:
    36 万元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基于AMPK调控通路和谱效整合技术定向捕获江西地产凤尾蕨属植物中抗糖尿病活性的蕨素类成分及构效关系研究
  • 批准号:
    81760703
  • 批准年份:
    2017
  • 资助金额:
    34.0 万元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基于UDP-Galf转移酶抗真菌活性筛选方法对两种番石榴属植物中二苯酮类成分及其构效关系研究
  • 批准号:
    81360630
  • 批准年份:
    2013
  • 资助金额:
    49.0 万元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