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体细胞重编程获得新生神经元及其在脊髓损伤修复中的作用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31671110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62.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C0903.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及异常
  • 结题年份:
    2020
  • 批准年份:
    2016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7-01-01 至2020-12-31

项目摘要

Neuronal loss and reactive gliosis are pathological features at the lesion site after spinal cord injury (SCI) that ultimately lead to permanent sensory and motor dysfunction. Our preliminary results show that endogenous reactive astrocytes can be directly converted into neurons by ectopic expression of neurogenin2 (NGN2) and sex determining region Y-box11 (SOX11) in the injured adult mouse spinal cord. Although NGN2 is sufficient to convert cultured astrocytes to neurons, it requires SOX11 to synergistically reprogram the fate of endogenous glial cells in the adult spinal cord. The reprogramming process mediated by NGN2 and SOX11 is direct – it doesn’t pass through a proliferative progenitor state. Based on these very exciting findings, we hypothesize that cell fate reprogramming of reactive astrocytes into neurons will provide a strategy to remodel the pathological microenvironment by switching the fate of reactive glial cells for potential in situ repair of SCI. .In the present study,this hypothesis will be examined by analyzing the molecular and cellular basis underlying NGN2/SOX11-mediated fate reprogramming process, clarifying the maturation, subtype and function of these induced newborn neurons and examining the therapeutic efficacy of in vivo cellular reprogramming for neural regeneration in a mouse model of SCI. If the basic premise of this proposal is achieved, results from this study will have high impact on devising novel therapeutic strategy for SCI.
脊髓损伤修复是神经科学研究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损伤导致大量神经元不可逆丧失和局部神经环路破坏是造成严重脊髓神经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因此,在减轻继发性损伤的基础上,探索如何补充、替代这些丢失的神经元并重建局部神经环路是有效修复脊髓损伤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在前期工作中,我们通过一系列的筛选,发现转录分子NGN2和SOX11能够将脊髓内星形胶质细胞高快速地诱导转分化为神经元,而且该转分化是一个直接的细胞重编程过程,不经过增殖的干细胞、前体细胞或Neuroblast等中间阶段。这些实验结果强烈提示,NGN2和SOX11能够在脊髓内快速而直接地诱导新生神经元,可能对脊髓损伤修复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进一步深入研究NGN2和SOX11在脊髓内的细胞重编程作用,分析其将星形胶质细胞转分化为神经元的具体过程,阐明该细胞重编程所得新生神经元的成熟能力、类型和功能,有可能寻找到能够有效促进脊髓损伤修复的新策略。

结项摘要

神经元不可逆性丢失和反应性胶质增生是脊髓损伤后病理反应的重要生物学事件,将破坏局部神经环路,最终导致永久性的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因此,如果能够通过细胞重编程手段,在体内将这些过度活化的星形胶质细胞转分化为神经元,这不仅能够补充脊髓损伤时丢失的神经元,而且能减少胶质疤痕形成,从而有利于促进脊髓损伤再生修复。我们之前报道,转录因子SOX2能将成年小鼠脊髓内活化的星形胶质细胞重编程神经元(Su et al.,Nat Commn 2014)。然而,SOX2介导的细胞重编程需要经过一个增殖的Neuroblast中间阶段,有诱发肿瘤形成的风险。另外,SOX2诱导星形胶质细胞重编程获得神经元需要的时间比较长,这可能会错过脊髓损伤修复的最佳时间窗。在该项目研究中,我们发现转录因子NGN2和SOX11组合能够将成年小鼠损伤脊髓内的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快速、直接地重编程为神经元。虽然在体外单独使用转录因子NGN2就可以将原代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重编程为神经元;但是在成年小鼠脊髓内,转录因子NGN2需要SOX11的协同才能实现细胞重编程获得新生神经元。转基因小鼠细胞谱系示踪和细胞移植实验表明,转录因子NGN2和SOX11诱导脊髓内细胞重编程所得神经元来源于星形胶质细胞。细胞生物学分析证实,转录因子NGN2和SOX11介导的细胞重编程是一个直接的过程,不经过增殖的神经干/前体细胞中间阶段。在成年小鼠脊髓钳夹伤模型中,转录因子NGN2和SOX11也能诱导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重编程为神经元,它们主要是谷氨酸能神经元和γ-氨基丁酸能神经元。总之,这些研究结果为探索脊髓损伤再生修复新策略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8)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Identification of characteristic genes distinguishing neural stem cells from astrocytes
神经干细胞与星形胶质细胞特征基因的鉴定
  • DOI:
    10.1016/j.gene.2018.09.044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Gene
  • 影响因子:
    3.5
  • 作者:
    Qin Shangyao;Huang Xiao;Wang Dan;Hu Xin;Yuan Yimin;Sun Xiu;Tan Zijian;Gu Yakun;Cheng Xueyan;He Cheng;Su Zhida
  • 通讯作者:
    Su Zhida
Establishment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primary astrocyte culture from adult mouse brain
成年小鼠脑原代星形胶质细胞培养物的建立和表征
  • DOI:
    10.1016/j.brainresbull.2017.05.002
  • 发表时间:
    2017-06-01
  • 期刊:
    BRAIN RESEARCH BULLETIN
  • 影响因子:
    3.8
  • 作者:
    Sun, Xiu;Hu, Xin;Su, Zhida
  • 通讯作者:
    Su, Zhida
Region-Restrict Astrocytes Exhibit Heterogeneous Susceptibility to Neuronal Reprogramming
区域限制性星形胶质细胞对神经元重编程表现出异质敏感性
  • DOI:
    10.1016/j.stemcr.2018.12.017
  • 发表时间:
    2019-02-12
  • 期刊:
    STEM CELL REPORTS
  • 影响因子:
    5.9
  • 作者:
    Hu, Xin;Qin, Shangyao;Su, Zhida
  • 通讯作者:
    Su, Zhida
星形胶质细胞作为脊髓损伤治疗靶细胞的研究进展
  • DOI:
    10.13294/j.aps.2017.0078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生理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黄潇;谷亚坤;程雪燕;苏志达
  • 通讯作者:
    苏志达
Inhibition of Glioma Development by ASCL1-Mediated Direct Neuronal Reprogramming
ASCL1 介导的直接神经元重编程抑制神经胶质瘤的发展
  • DOI:
    10.3390/cells8060571
  • 发表时间:
    2019-06-01
  • 期刊:
    CELLS
  • 影响因子:
    6
  • 作者:
    Cheng, Xueyan;Tan, Zijian;Su, Zhida
  • 通讯作者:
    Su, Zhida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拓扑异构酶Ⅱ的结构、功能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生理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袁一旻;胡昕;孙秀;苏志达
  • 通讯作者:
    苏志达
乳鼠肌源性干细胞向许旺样细胞的诱导分化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春燕;苏志达;江华;张盈帆
  • 通讯作者:
    张盈帆
细胞基因重编程在中枢神经损伤修复中的应用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袁一旻;胡昕;秦尚尧;苏志达
  • 通讯作者:
    苏志达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苏志达的其他基金

小分子化合物诱导在体细胞重编程获得新生神经元及其在脊髓损伤修复中的应用研究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1
  • 资助金额:
    55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小分子化合物诱导在体细胞重编程获得新生神经元及其在脊髓损伤修复中的应用研究
  • 批准号:
    82171386
  • 批准年份:
    2021
  • 资助金额:
    55.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嗅鞘细胞重编程获得功能性神经元及其在中枢神经再生修复中的应用研究
  • 批准号:
    81971161
  • 批准年份:
    2019
  • 资助金额:
    55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Nitidine对脊髓损伤后神经胶质疤痕形成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 批准号:
    81271352
  • 批准年份:
    2012
  • 资助金额:
    6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嗅鞘细胞吞噬功能及其在清除凋亡嗅神经中的作用
  • 批准号:
    31171124
  • 批准年份:
    2011
  • 资助金额:
    6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Nogo对嗅鞘细胞粘附和迁移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 批准号:
    30700209
  • 批准年份:
    2007
  • 资助金额:
    1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