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幔热柱与660公里相变面以及大陆岩石圈的相互作用及其对地表地质和地形的影响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374102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85.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407.地球内部物理和地球动力学(含地热学)
  • 结题年份:
    2017
  • 批准年份:
    2013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4-01-01 至2017-12-31

项目摘要

Studying mantle plume dynamics can improve our understanding for the dynamic process and heat transfer in the Earth's interior, and for the plate motion, volcanic activities and tectonic evolution on the Earth's surface. Based on the research achievements obtained by the applicant in the last few years, this project plans to use three-dimensional geodynamic modeling to study the interactions of mantle plume with 660-km phase boundary and continental lithosphere, and to study the influences of such interactions on surface topography and mantle structure. Through numerical modeling and theoretical analysis, this project aims at obtaining the key parameters which control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mantle plume, phase boundary, and continental lithosphere. Then, we adjust these key parameters to generate similar geological process and mantle structure as obtained from geological and seismic observations, e.g. the topographic evolution before the formation of Siberian Trap, the plume morphology in Hawaiian region, and the P-wave anomaly region beneath the Eastern America continents. With the modeling results, we can provide reasonable dynamic explanation for these geological and seismic observations.
对地幔热柱动力学的研究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地球内部的动力学过程与热流传输,地球表面的板块运动,火山活动和地质构造的演化过程等。基于申请人在过去几年中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本课题计划使用三维地球动力学模型研究地幔热柱和660公里相变面以及岩石圈的相互作用过程,以及这种作用过程对地表地形和地幔结构的影响。首先,通过数值模拟结合理论分析,得到控制地幔热柱与相变面和岩石圈作用过程的关键模型参数。然后,通过调整模型参数产生与地质学和地震学观测结果相一致的地质过程与地幔结构,比如西伯利亚大火成岩省区域形成之前的地形演化过程,夏威夷热柱区域的热柱形态分布,以及北美洲东部岩石圈下方的P波速度异常区域的分布等,以此为这些观测结果提供合理的动力学模型解释。

结项摘要

地幔热柱起源于地球地幔的深处,携带热量向上抵达岩石圈底部。研究地幔热柱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地球内部运动的规律,热柱对地表的影响以及热柱的形态和动力学等。本项目主要研究了地幔热柱与大陆岩石圈相互作用过程的主要控制参数,地表地形表现,地幔熔融表现等,并用以解释北美观测到的热柱与大陆岩石圈作用过程;研究了中国华南区域下方可能存在的地幔热柱轨迹的地表热流、地形、火山岩的分布特征,并与地震学和地质学观测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了660公里相变面处石榴石和尖晶石相变对热柱动力学的综合作用及其对地表观测的影响,并与夏威夷热柱的观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1)一个地幔热柱管道能够对大陆岩石圈的底部形成侵蚀作用,形成一个穹窿状的侵蚀区域,区域内存在地震波低速异常。该区域的典型尺寸是300公里宽,50公里高,能够存在超过100个百万年并且水平延伸数千公里。这样的隐藏地幔热柱轨迹为我们约束古板块运动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参考。(2)发现在中国华南板块地壳底部存在着一条从东北向西南方向延伸的地震波波速异常区域。通过动力学模型模拟,该区域可能是由海南地幔柱对华南板块的侵蚀所造成。我们模型的结果显示华南区域在80个百万年以来相对于海南热柱向东北运动了超过一千公里。为约束板块速度提供了新的线索。(3)发现如果在660公里处同时考虑了包括后尖晶石和后石榴石两种相变,能够使得热柱区域在660公里附近产生双反射界面,并且还能够将大量的热柱物质阻隔在过渡带区域,但是该相变组合能使得热柱本身更容易穿透660公里相变面。我们的结果对解释地震学观测到的复杂相变面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4)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俯冲板块初始化过程的研究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彭鸿;冷伟
  • 通讯作者:
    冷伟
Dynamics of hidden hotspot tracks beneath the continental lithosphere
大陆岩石圈下隐藏热点轨迹的动力学
  • DOI:
    10.1016/j.epsl.2014.06.019
  • 发表时间:
    2014-09
  • 期刊: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 影响因子:
    5.3
  • 作者:
    Yang Ting;Leng Wei
  • 通讯作者:
    Leng Wei
Analytical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s of uplift processes at the Tibet-Sichuan boundary
藏川边界隆升过程的解析与数值模拟
  • DOI:
    10.1007/s11589-017-0185-4
  • 发表时间:
    2017-06
  • 期刊:
    Earthquake science
  • 影响因子:
    1.2
  • 作者:
    Di;ian Peng;Wei Leng
  • 通讯作者:
    Wei Leng
Iron-spin transition controls structure and stability of LLSVPs in the lower mantle
铁自旋转变控制下地幔LLSVP的结构和稳定性
  • DOI:
    10.1016/j.epsl.2015.05.006
  • 发表时间:
    2015-08-01
  • 期刊: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 影响因子:
    5.3
  • 作者:
    Huang, Chuan;Leng, Wei;Wu, Zhongqing
  • 通讯作者:
    Wu, Zhongqing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联用筛析法与激光法进行粒度接序分析的界点选择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沉积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冷伟;范代读
  • 通讯作者:
    范代读
hp自适应有限元计算中一种新的自适应策略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数值计算与计算机应用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辉;崔涛;冷伟
  • 通讯作者:
    冷伟
冰后期以来长江水下三角洲层序地层特征及沉积环境演化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古地理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苏建锋;范代读;冷伟;陈玲玲;印萍
  • 通讯作者:
    印萍
高维Hilbert曲线的编码与解码算法设计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数值计算与计算机应用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辉;冷伟;崔涛
  • 通讯作者:
    崔涛
水工钢闸门模糊刚度可靠度进一步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水力发电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郑鼎聪;冷伟;周建方
  • 通讯作者:
    周建方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冷伟的其他基金

俯冲板块的三维初始化过程研究
  • 批准号:
    41774105
  • 批准年份:
    2017
  • 资助金额:
    7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