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多源直接混合电驱动柔性开绕组拓扑及控制策略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51877062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61.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E0706.电力电子学
  • 结题年份:
    2022
  • 批准年份:
    2018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9-01-01 至2022-12-31

项目摘要

For the requirements improving the performance of the electric drives in new energy vehicles, the improvements introduced by open-end winding topology in available speed range, common-mode rejection, switch fault tolerance, and so on, are preparing it to be a comparatively ideal converter scheme. But as for the requirements of multi-sources hybrid electric drives, the common DC-bus topology is not feasible to integrate different sources directly, since the dual inverters share the same DC-bus; meanwhile, the isolated DC-bus topology causes the bearing currents and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aggravated, since there are high frequency pulsation components between the two sets of DC-buses. To fix the dilemma, a flexible open-end winding converter topology and its control strategy are proposed in this proposal for hybrid electric drives with multi-sources integrated directly. The main research interesting points as follows: a novel type of open-end winding topology, coalescing the common DC-bus and isolated DC-bus structures, is proposed, resulting in a great enhancement in the common-mode rejection capability of this direct integration hybrid electric drives; furthermore, based on the proposed topology, the corresponding flexible open-end topologies and the switch fault tolerance strategies are invented, resulting in further enhancement and optimization both in the operating performance throughout the speeds and in the switch fault tolerant performance for this direct integration hybrid electric drive. At last, based on these proposed schemes, the cooperated control strategies for the power and energy correspondingly are studied deeply, aiming to provide an exploring strategy for high performance hybrid drive topology and control for these new energy vehicle applications.
针对新能源汽车高性能电驱动技术发展的要求,开绕组拓扑在调速范围、开关管故障容错能力等方面所表现出的优势,使其成为电驱动较为理想的变流拓扑方案。但就多源混合电驱动而言,共母线结构因无法进行母线电压的灵活配置,因而无法实现多源直接混合电驱动;而独立母线结构由于母线间存在高频脉动,因而加剧了电驱动系统的轴电流和电磁辐射干扰等问题。鉴于此,本项目提出了多源直接混合电驱动柔性开绕组拓扑及其控制策略,主要研究包括:研究并提出了基于共母线与独立母线相融合的开绕组拓扑,从而有效提升了多源直接混合电驱动系统的共模抑制性能;在所提开绕组拓扑基础上,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柔性开绕组拓扑和开关管故障容错运行方案,进一步提升和优化了多源直接混合电驱动系统的高、低速运行性能和故障容错运行性能,并基于此对多源直接混合电驱动系统的功率和能量协同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为新能源汽车混合电驱动高性能拓扑及控制方案提供一种探索性研究。

结项摘要

针对新能源汽车高性能电驱动技术发展的要求,开绕组拓扑在调速范围、共模抑制、容错能力等方面所表现出的优势,使其成为电驱动较为理想的变流拓扑方案。但就混合驱动需求言,共母线结构因失去了两逆变器母线电压配置的灵活性,不具备单级混合驱动能力;而独立母线结构两组母线间存在高频电压脉动,加剧了电驱动系统轴电流、电磁辐射干扰等。鉴于此,本项目提出并研究了共中线开绕组电驱动拓扑和控制策略,主要研究成果概括如下:.针对共中线开绕组电驱动系统,分析了全速度范围内开绕组异步电驱动和永磁电驱动系统的状态,并设计了控制方案,为共中线开绕组系统控制算法设计奠定了理论基础;对3D-SVPWM和3D-AZSPWM两种调制策略的调制范围进行了量化分析,并提出了过调制策略,提升了电压输出能力,为含零序回路的拓扑提供了调制算法;针对零序电流交流特征,研究了交流单相交流量控制方案,并提出了统一模型,为各方案的比较提供了理论基础;提出了一种基于受限单极性的开关管开路故障诊断方案,实现了共中线开绕组拓扑故障开关管的准确鉴别;研究了共中线开绕组剩余两相容错运行和重构容错运行方案,提升了开关管发生开路故障后系统的运行性能;提出了基于LCL和基于三相四桥臂的共模抑制方案,可进一步抑制共中线开绕组电驱动系统对地共模;研究并设计了共中线开绕组电驱动系统柔性变换方案,提升共中线系统运行和配置的灵活性;对混合储能情况,双逆变器间的能量流转和分配方案进行了初探,为后续针对工程应用性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总之,项目围绕基于共中线开绕组拓扑的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展开研究,相关研究成果,不仅可以应用于共中线开绕组拓扑,也为共母线和独立母线开绕组拓扑的运行提供参考,部分研究结果也为电机控制算法设计提供参考。在容错运行策略、混合储能应用等方面研究尚不够深入,有待进一步研究完善。在后续工作中还会力图将项目的研究成果更多地应用到工程实际,促进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技术水平的提升。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3)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4)
专利数量(14)
A Decoupling Estimation Scheme for Rotor Resistance and Mutual Inductance in Indirect Vector Controlled Induction Motor Drives
间接矢量控制感应电机驱动中转子电阻和互感的解耦估计方案
  • DOI:
    10.1109/tec.2018.2880796
  • 发表时间:
    2019-06
  • 期刊:
    IEEE Transactions on Energy Conversion
  • 影响因子:
    4.9
  • 作者:
    Yang Shuying;Ding Dawei;Li Xi;Xie Zhen;Zhang Xing;Chang Liuchen
  • 通讯作者:
    Chang Liuchen
基于增益连续扩张状态观测器的 永磁同步电机电流解耦控制
  • DOI:
    --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杨淑英
  • 通讯作者:
    杨淑英
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谐波抑制策略研究
  • DOI:
    10.13334/j.0258-8013.pcsee.181878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杨淑英;刘世园;李浩源;刘善宏;张兴
  • 通讯作者:
    张兴
直接基于谐波电动势定向的PMSM转矩脉动抑制方案研究
  • DOI:
    10.15938/j.emc.2022.07.008
  • 发表时间:
    2022
  • 期刊:
    电机与控制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杨淑英;储昭晗;房佳禹;谢震
  • 通讯作者:
    谢震
一种基于铁损模型的异步电机矢量控制策略
  • DOI:
    10.15938/j.emc.2020.02.005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电机与控制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杨淑英;杨澍;李筱筠;张兴
  • 通讯作者:
    张兴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转子绕组星-三角接法的无刷双馈电机设计优化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微电机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黄长喜;杨淑英;阚超豪
  • 通讯作者:
    阚超豪
无刷双馈风力发电机的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的仿真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太阳能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朱云国;张兴;谢震;杨淑英
  • 通讯作者:
    杨淑英
不平衡电网电压下双馈发电机多目标模型预测控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谢震;牛立凡;张兴;杨淑英
  • 通讯作者:
    杨淑英
基于谐波阻尼的双馈感应发电机定子谐波电流抑制改进策略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电力系统自动化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谢震;李厚涛;张兴;杨淑英
  • 通讯作者:
    杨淑英
BS-CTMAB复配修饰膨润土对苯酚的吸附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建涛;马麟莉;许绍娥;杨淑英
  • 通讯作者:
    杨淑英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杨淑英的其他基金

双馈型风电变流器低电压穿越(LVRT)柔性拓扑及控制策略的研究
  • 批准号:
    51107025
  • 批准年份:
    2011
  • 资助金额:
    2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