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效应目标代谢物组的葛根芩连汤效应成分分析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81403158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3.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H3211.中药内分泌与代谢药理
  • 结题年份:
    2017
  • 批准年份:
    2014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5-01-01 至2017-12-31

项目摘要

The multi-component and the mechanism of action of multi-target of Chinese herb, determining the efficac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s inevitable role in the integration of its multiple pathway. Our preliminary studies found: The animal experiments indeed confirmed its hypoglycemic and clinical efficacy of GQD for treatment of diabetes, the drug serum of GQD showed a dose-effect relationship with the sugar consumption of IR adipocytes, the complex pathways between the active ingredients of GQD and the sugar consumption of IR adipocytes existed.But the specific mechanism of action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composition is unknown, adipocytes insulin resistance and its metabolic abnormalities is one of the pathogenesis for diabetes, Innovative analysis based metabolomic, the basis Metlin database, Q-TOF as tool for obtaining the metabolomic data, pathway analysis cited, to explore metabolic pathway of endogenous samll molecule compounds of insulin resistance in adipocytes, GQD as positive drugs, to research metabolic pathway and mechanism of adipocytes to insulin resistance, to clarify herbal compound multi-component and multi-target role in the efficacy of its multiple pathway. And to explore the effective components of GQD drug serum on the hypoglycemic role of adipocytes, to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pharmaceutical ingredients for the treatment of diabetes.
中药复方多成分,作用机制多靶点,决定中药复方功效必然是其多种作用途径的整合表现。前期研究发现:葛根芩连汤(GQD)临床上治疗2型糖尿病有疗效,动物实验证实其降血糖有效,GQD含药血清对胰岛素抵抗(IR)的脂肪细胞的糖耗量也呈量效关系;GQD效应成分对IR的脂肪细胞的糖耗量存在复杂代谢通路关系,但具体作用机制和功效成分不详。脂肪细胞IR及其代谢异常是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之一。本项目以IR脂肪细胞为研究对象,创新性提出以代谢物组为基础,依据Metlin和KEGG数据库,采用UPLC-Q-TOF采集数据,引入代谢途径分析方法,探索胰岛素抵抗脂肪细胞的内源性小分子化合物代谢途径;以GQD为阳性药物,研究其对IR脂肪细胞的代谢途径作用及机制,从而阐明中药复方多成分,多靶点作用的功效是其多途径作用的整合表现。并探讨葛根芩连汤含药血清对脂肪细胞降糖作用的效应成分,为进一步开发治疗糖病的药物成分提供科学依据

结项摘要

中药复方多成分,作用机制多靶点,决定中药复方功效必然是其多种作用途径的整合表现。前期研究发现:葛根芩连汤(GQD)临床上治疗2型糖尿病有疗效,动物实验证实其降血糖有效,GQD含药血清对胰岛素抵抗(IR)的脂肪细胞的糖耗量也呈量效关系;GQD效应成分对IR的脂肪细胞的糖耗量存在复杂代谢通路关系,但具体作用机制和功效成分不详。脂肪细胞IR及其代谢异常是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之一。运用超UHPLC-Q-TOF-MS联用技术较全面地对GQD进行定性分析,初步鉴定出葛根提取液中71个化学成分,黄芩提取液中46个化学成分,黄连提取液中26个化学成分,甘草提取液中61个化学成分,为GQD药效物质基础进一步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采用UPLC-ESI-MS/MS时测定给予大鼠GQD的含药血清中10个有效成分的含量,为GQD的含药血清质量控制﹑药代动力学及血清药理学的研究提供依据;探索GQD含药血清对IR的3T3-L1脂肪细胞的生物标记物及代谢途径,采用基于UPLC-Q-TOF/MS的代谢组学方法,对IR-3T3-L1脂肪细胞及给药后的IR-3T3-L1 脂肪细胞内代谢产物进行分析,将数据导入MPP软件中分析,结合相关代谢数据库,确认生物标记物,分析代谢途径。找出了与糖代谢相关的6个生物标记物,其中已鉴定的生物标记物有2个(腺嘌呤和5′-甲硫腺苷),分别参与嘌呤代谢途径,半胱氨酸和蛋氨酸代谢途径;进行GQD含药血清对胰岛素抵抗脂肪细胞的葡萄糖消耗量的效矩阵(Y)与量矩阵(X)的相关性研究,将对应物质成分的峰面积值(即为样本中对应物质成分的浓度)构建X-Y矩阵表,利用SIMCA-P中PLS分析法处理,计算不同时间点含药血清中各个成分的含量与葡萄糖消耗量之间的VIP值,结果表明,27个成分对葡萄糖消耗量影响值较大,说明这27个成分与含药血清提高IR-3T3-L1脂肪细胞葡萄糖消耗量有关。本项目研究结果阐明了复方葛根芩连汤对胰岛素抵抗(IR)的脂肪细胞降糖作用功效是多成分,多靶点作用的多途径作用的整合表现;并探讨了GQD含药血清对脂肪细胞降糖作用的效应成分,为进一步开发治疗糖病的药物成分提供科学依据。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3)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1)
专利数量(0)
UHPLC-Q-TOF/MS技术分析葛根醇提液中化学成分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启云;彭国梅;李冰涛;姜丽;姚蓉;陈瑶;徐国良
  • 通讯作者:
    徐国良
Metabonomic study on the plasma of streptozotocin-induced diabetic rats treated with Ge Gen Qin Lian Decoction by ultra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研究葛根芩连汤治疗链脲佐菌素糖尿病大鼠血浆代谢组学研究
  • DOI:
    10.1016/j.jpba.2015.12.031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d Biomedical Analysis
  • 影响因子:
    3.4
  • 作者:
    张启云;徐国良;李佳;郭小峰;王红;李冰涛;涂珺;张华山
  • 通讯作者:
    张华山
UHPLC-MS/MS同时测定葛根芩连汤含药血清10个有效成分的含量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彭国梅;张启云;李冰涛;姚蓉;姜丽;徐国良
  • 通讯作者:
    徐国良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UPLC-MS/MS同时测定葛根芩连汤含药血清10个有效成分的含量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彭国梅;张启云;李冰涛;姚蓉;姜丽;徐国良
  • 通讯作者:
    徐国良
肿节风的药理作用及其在血小板减少性疾病中的应用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中药药理与临床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董伟;徐国良;张启云;尚广彬;李冰涛;汤喜兰
  • 通讯作者:
    汤喜兰
肿节风总黄酮含药血浆对大鼠骨髓巨核细胞增殖及TPO、TGF-β1含量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中药药理与临床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启云;董伟;赵益;徐国良
  • 通讯作者:
    徐国良
UHPLC-Q-TOF/MS分析黑顺片的化学成分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江西中医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徐凤莲;张启云;彭国梅;姚蓉;李冰涛;徐国良
  • 通讯作者:
    徐国良
UHPLC-Q-TOF/MS法分析红参醇提液中化学成分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徐凤莲;张启云;姜丽;彭国梅;姚蓉;李冰涛;徐国良
  • 通讯作者:
    徐国良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