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尺度差异探测与知识聚类的泥石流灾情遥感监测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201434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5.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113.遥感科学
  • 结题年份:
    2015
  • 批准年份:
    2012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3-01-01 至2015-12-31

项目摘要

As a primary natural disaster, debris flow widely distribute in China about 2/3 of the mountain area. It is significance for the study and assessment of disaster to determine the spatial location of debris flow disasters quickly and accurately. This project aims to develop a quick and automatic method for dynamic monitoring of debris flow based on multi-source remote sensing image. First, through a thorough study of the multiscale geometric analysis (MGA) method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bris flow,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MGA on the expression of debris flow's characteristics is studied and the uniform multiscale expression model can be proposed. Second, through a thorough study of characteristics of debris flow in transform domain, the method of multiscale change detection can be developed. Third, through a fusion of multiscale change characteristics in transform domain, information extraction technology for debris flow based on multiscale feature set and knowledge clustering can be developed. This will provide a kind of technical support for the dynamic monitoring of debris flow and evaluation of geological disaster.
我国是一个泥石流多发的国家,在约占中国国土2/3的山区都有泥石流活动。泥石流发生以后通常会破坏交通线路、危害居民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巨大损失。迅速准确的确定泥石流灾害发生的空间位置,并对灾情进行动态监测,将有助于深入研究泥石流的发生、发展规律,同时对灾害应急评估也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泥石流灾害具有空间分布广的特点,常规手段难以有效监测,而遥感手段展现出巨大优势。由此本课题拟对泥石流遥感监测中的关键技术方法展开深入研究,旨在形成适用于多源影像数据的泥石流灾情信息快速获取方法,为泥石流灾害监测和灾情评估提供技术支撑。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选择适用于泥石流影像特征表达的多尺度几何分析方法,建立变换域中泥石流特征的多尺度统一表达模型;揭示泥石流特征在尺度空间中的变化规律,建立基于多尺度特征差异探测的变化检测方法;发展多尺度变化信息综合分析方法,形成变化特征集与知识聚类相结合的泥石流分类与信息提取方法。

结项摘要

本项目针对川西地区山地泥石流灾害的灾情信息提取方法展开研究,采用变化检测与目标识别两种技术途径来自动提取泥石流灾害发生以后的建筑物、道路损毁及地表覆被变化信息,为泥石流灾情评估提供信息支持。首先,系统分析了泥石流灾害区的特征表达方法,从光谱特征、纹理特征、几何结构特征等方面分别开展实验分析,优选了可用于表达泥石流灾害破坏区域的多种纹理特征表达因子。其次,较为深入地对比分析了空间域、变换域中进行变化检测的性能,并对变化检测精度与多尺度分析因子间的关系进行了关联分析。第三,针对泥石流破坏区的自动识别,发展了一种主题模型框架下的多尺度对象级聚类算法,结合纹理特征分析形成的特征向量,可有效提取泥石流流通区与部分堆积区。第四,针对建筑物损毁等重要的灾情信息,提出了基于多尺度、多特征融合的建筑物识别与变化检测方法。通过对灾前、灾后建筑物特征表达因子的相似性分析,形成了特征级的建筑物变化检测方法。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3)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融合序列形态学算子的城区LiDAR滤波方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孙美玲;李永树;陈强;蔡国林
  • 通讯作者:
    蔡国林
基于迭代多尺度形态学开重建的城区LiDAR滤波方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红外与激光工程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孙美玲;李永树;陈强;蔡国林
  • 通讯作者:
    蔡国林
基于小波域的InSAR干涉图噪声识别与估计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遥感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蔡国林;刘国祥;张奥丽;孙美玲
  • 通讯作者:
    孙美玲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赖氨酸对冷冻损伤肌原纤维蛋白凝胶性能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22
  • 期刊:
    食品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韩馨蕊;李朝蕊;范鑫;李保玲;曹云刚;熊幼翎
  • 通讯作者:
    熊幼翎
多源遥感数据协同的我国草原积雪范围全天候实时监测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地理研究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杨秀春;朱晓华;徐斌;曹云刚
  • 通讯作者:
    曹云刚
石榴皮提取物对生猪肉饼品质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肉类研究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颖;李保玲;董新玲;马文慧;曹云刚
  • 通讯作者:
    曹云刚
焦磷酸钠与谷氨酰胺转氨酶对氧化损伤肌原纤维蛋白凝胶性能的协同改善效应
  • DOI:
    10.3864/j.issn.0578-1752.2021.16.014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保玲;李颖;范鑫;马文慧;曹云刚
  • 通讯作者:
    曹云刚
绿茶提取物添加及脂肪替代对低脂猪肉香肠品质及脂质氧化稳定性的影响(英文)
  • DOI:
    --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食品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曹云刚;李颖;郭安琪;熊幼翎
  • 通讯作者:
    熊幼翎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曹云刚的其他基金

高速铁路沿线地表环境隐患的语义理解与遥感智能识别
  • 批准号:
    41771451
  • 批准年份:
    2017
  • 资助金额:
    63.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