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复合碳源的多步反应烧结法制备低残硅的碳化硅陶瓷材料及性能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51672209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62.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E0204.结构陶瓷
  • 结题年份:
    2020
  • 批准年份:
    2016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7-01-01 至2020-12-31

项目摘要

Silicon carbide ceramics with high strength, high modulus and high heat resistance and corrosion resistance can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high temperature and extreme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nd reaction sintering of the silicon carbide ceramics has the advantages of low temperature and net shape production. On the basis of previous researches, multi carbon source and multi step reaction for the preparation of silicon carbide ceramic material is proposed. With the carbon source with different reaction activity as raw material, silicon carbide - carbon -silicon composite materials with controllable microstructure were firstly fabricated by reaction sintering, and than silicon carbide ceramics with low residual silicon is obtained through diffusion reaction between residual carbon and residual silicon aroused by high temperature treatment. Through the research and design of content and proportion of the carbon source, and microstructure, influence the reaction activity of the carbon source on the micro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reaction bonded silicon carbide is obtained. Through study on reaction of silicon and carbon related to the reaction sintering of carbon silicon, diffusion reaction mechanism at high temperature of silicon and carbon is proposed. Then further optimization of material composition, micro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will be performed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forming process. The fabrication of the silicon carbide ceramic materials of very low residual silicon and high density through reaction sintering is of practical valuable for the enlarging application field of the materials, and provides a new idea for further research on ceramic materials. It not only has academic value, but also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n piratical applications, such as application at high temperature and in corrosion environments.
碳化硅陶瓷具有高强度、高弹性模量和高耐热耐腐蚀性,可在高温及极端环境下发挥重要作用,反应烧结制备碳化硅陶瓷具有低温和净尺寸的优势。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本课题提出通过多级碳源的多步反应制备碳化硅陶瓷材料的思想,拟通过具有不同的反应活性的碳源为原料,首先通过反应烧结制备结构和组织可控的碳化硅-碳-硅复合材料,进行高温处理引发残碳-残硅之间的扩散反应得到低残硅的碳化硅陶瓷。通过对碳源的添加量、比例和组织的设计和研究,获得碳源的反应活性对反应烧结碳化硅的组织性能影响。通过碳化硅陶瓷的反应烧结相关的硅与碳反应规律的研究,提出碳与硅在高温的扩散反应机理。进一步针对不同的成形工艺对材料成分、组织和性能进行优化。通过反应烧结制备极低残硅高密度碳化硅陶瓷为进一步深化陶瓷材料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不但具有学术价值,而且对于拓宽材料的应用领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实际高温、腐蚀等的应用场合也具有实用价值。

结项摘要

反应烧结碳化硅具有耐高温、耐磨损、抗氧化、抗热震以及高硬度、高热导率等优异性能,以及烧结工艺简单、烧结时间短、净尺寸烧结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由于反应烧结碳化硅中含有一定量的游离硅,限制了反应烧结碳化硅的使用温度,降低了硬度等力学性能。本项目以降低反应烧结碳化硅中残留硅,大幅度提升材料的性能和使用范围为背景,提出和开展了多碳源的多步反应进行反应烧结的思路和路线。获得的主要结果有:1)选定不同的尺寸、结构以及结晶度的碳材料,针对单一和复合碳源进行渗硅评价反应活性的评价,在高温处理后探讨二次反应的组织结构变化与碳活性、碳源比例等因素之间的关系,全面把握不同碳源下碳硅反应的过程和机理。2)研究第一步渗硅反应工艺对材料组织和性能的影响,添加惰性碳源比例对二次反应烧结碳化硅组织和性能的影响,添加碳化硅粒径的影响等,对不同活性的碳源与多级反应烧结制备碳化硅陶瓷工艺的优化,揭示了惰性碳源对高碳化硅含量的陶瓷材料的作用和机制。3)采用石墨化的微球炭作为缓释碳源,通过研究设计碳源的含量和比例,以及微观结构,得出了影响反应结合碳化硅微观结构和性能的因素,研究温度和保温时间对其相组成、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获得了两步烧结的密度和微观组织、相含量表征。4)改变素坯成型压力、惰性碳体积含量调整素坯碳密度,通过复合碳源两步法反应烧结制备碳化硅,研究烧结温度对两步法反应烧结制备得到的反应烧结碳化硅的影响,分析烧结温度对其组织、密度、残硅残碳量及其力学性能的影响,获得了残硅残碳含量的协同降低和碳化硅含量的改善,以及抗弯强度、硬度、导热率的协同改善。.通过研究阐明了碳化硅反应烧结中的二次反应对残硅残碳量的变化规律,完成了通过多步反应实现高碳化硅含量的陶瓷材料的制备技术,首次实现了高性能的碳化硅陶瓷材料的反应制备,丰富了碳化硅材料的制备的制备方法,预期在多种场合下可以得到广泛的应用。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28)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16)
Hydrothermal synthesis and methylene blue adsorption performance of novel 3D hierarchical Li2Si2O5 hydrate particles
新型3D分级Li2Si2O5水合物颗粒的水热合成及亚甲基蓝吸附性能
  • DOI:
    10.1038/s41598-020-62462-5
  • 发表时间:
    2020-03
  • 期刊:
    Scientific Report
  • 影响因子:
    --
  • 作者:
    Hui Zhang;Jinxiao Wang;Jianfeng Yang
  • 通讯作者:
    Jianfeng Yang
Fabrication and Tribological Properties of Mesocarbon Microbead-Cu Friction Composites
中间相碳微珠-Cu摩擦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摩擦学性能
  • DOI:
    10.3390/ma13020463
  • 发表时间:
    2020-01-02
  • 期刊:
    MATERIALS
  • 影响因子:
    3.4
  • 作者:
    Guo, Hai-Xia;Yang, Jian-Feng
  • 通讯作者:
    Yang, Jian-Feng
Fabr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hierarchical porous SiC ceramics via gelcasting and carbothermal reduction between carbon and SiO
通过凝胶注模和碳与 SiO 之间的碳热还原制备分级多孔 SiC 陶瓷并表征
  • DOI:
    10.2109/jcersj2.20063
  • 发表时间:
    2020-09-01
  • 期刊:
    JOURNAL OF THE CERAMIC SOCIETY OF JAPAN
  • 影响因子:
    1.1
  • 作者:
    Cheng, Hua;Yang, Jian-Feng;Zhang, Nan-Long
  • 通讯作者:
    Zhang, Nan-Long
Effect of ZrO2 and MgO doping on micro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translucent alumina fabricated by rapid vacuum sintering
ZrO2和MgO掺杂对快速真空烧结半透明氧化铝微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 DOI:
    10.1142/s1793604718500406
  • 发表时间:
    2018-10
  • 期刊:
    Functional Materials Letters
  • 影响因子:
    1.3
  • 作者:
    Zhang Yaming;Guo Haixia;Wang Bo;Yang Jianfeng
  • 通讯作者:
    Yang Jianfeng
Effect of heating parameters on sintering behaviors and properties of mullite whisker frameworks
加热参数对莫来石晶须骨架烧结行为和性能的影响
  • DOI:
    10.1088/1361-6528/aaae53
  • 发表时间:
    2018-02
  • 期刊:
    Nanotechnology
  • 影响因子:
    3.5
  • 作者:
    Zhang Y. M.;Zeng D. J.;Wang B.;Yang J. F.
  • 通讯作者:
    Yang J. F.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利用动力学数值模拟实验探讨上地幔地震波速度结构图像的时效性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欣欣;赵亮;杨建锋;王坤;吕刚
  • 通讯作者:
    吕刚
变齿距铣刀高速微铣削的动态特性及稳定性研究(英文)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机床与液压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曹自洋;殷振;刘威;杨建锋
  • 通讯作者:
    杨建锋
上下文感知推荐系统中基于用户认知行为的偏好获取方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计算机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高全力;高岭;杨建锋;王海
  • 通讯作者:
    王海
PECVD沉积和原位退火时间对h-BN薄膜组成及光学带隙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无机材料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秦毅;赵婷;王波;杨建锋
  • 通讯作者:
    杨建锋
企业社会责任研究进展述评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技术经济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杨建锋
  • 通讯作者:
    杨建锋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杨建锋的其他基金

碳化硅纳米点阵诱导高纯度多晶致密碳化硅陶瓷的制备与性能优化
  • 批准号:
    51272205
  • 批准年份:
    2012
  • 资助金额:
    83.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多孔氮化硅陶瓷玻璃相的原位替换及耐高温晶界设计
  • 批准号:
    51072157
  • 批准年份:
    2010
  • 资助金额:
    36.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