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塞氏病新自身抗原筛选和分子分型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81571592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5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H1107.自身免疫性疾病
  • 结题年份:
    2019
  • 批准年份:
    2015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6-01-01 至2019-12-31

项目摘要

Behcet's disease is a systemic autoimmune disease of recurrent acute inflammation. Patients with BD are known to distribute along the ancient Silk Road, however the clinical laboratory diagnostic criteria is still urgently needed in these areas. During the last of several months, our group has discovered three new autoantigens of Behcet's disease in Chinese Han population. Based on that, this research will be carried out by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systems immunotechnology, molecular biology, clinical immunology, pathology and bioinformatics. With Behcet's disease as the research target, specific Behcet's disease-associated antigens will be screened with further research in Chinese Han population and then confirmed by a series of assays at molecular, animal model and pathology level. Then by the preparation of recombinant antigen and collection of the clinical samples, Behcet's disease autoantigen based-microarray is fabricated for molecular typing of Behcet's disease, studie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utoantibody profiling of patients and the severity of the disease, organ involvement, drug treatment or prognosis. Overall, implementation of this study not only provide a number of new targets with our own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needed for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clinical detection reagents for Behcet's disease, is also expected to provide some information to support the establishment of a research system of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systems immunology.
白塞氏病在我国的发病率较欧美高,但相对其他相关疾病,我国针对该病开展的研究相对较少,且临床至今缺乏该病的实验室诊断标准。本课题组近期已在中国人群中发现三个全新的白塞氏病自身抗原。在上述工作基础上,本研究采用系统免疫学实验策略,一方面组合应用多种高、中通量生物技术,另一方面继续开发完善免疫信息学新模型和新算法,以进一步在我国汉族人群中寻找特异的白塞氏病新抗原。随后大量制备纯化人源重组蛋白,并分别在分子水平、动物模型水平和人体组织三个层面进行候选抗原的病理和生物学功能验证。接着组装开发白塞氏病自身抗原芯片,收集临床样本,对入组患者进行系统的分子分型,探索病人自身抗体谱与疾病严重程度、受累器官、用药监控等的关系。研究的执行,预期可获得多个原创的免疫疾病相关分子,为开发临床急需的白塞氏病检测试剂提供新的研究靶点;还有望为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系统免疫学研究体系做出努力。

结项摘要

罕见病向来是乏人问津的,能够在我所喜欢从事的罕见病研究方面,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认可和资助,本人在深感荣幸的同时,更觉得注入了新的使我能保持继续前行的巨大力量。在本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大力支持下,我们课题组紧密围绕白塞氏疾病,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经过努力,本课题取得的进展总结如下:1、团队发现我国包括卫计委在内的国家权威部门,都没有收录白塞病的基础数据。因此,我们和白塞联盟的义工一起,逐一寻找遍布全国各地的白塞病人,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白塞病病人为中心的长期数据随访数据库,至今共完成2300余人的数据采集和分析工作。2、通过“多层次高通量生物组合策略”,系统性开展白塞病的分子靶点研究工作,先后发现报道7个原创白塞病的自身抗原(占同期全世界发现白塞病自身抗原总数的50%以上)。3、通过基因工程方法获得高表达菌株,并进行了较大规模的(100mg)发酵,亲和纯化获得了重组蛋白。4、依照国家药监局指南,按照体外诊断试剂相关规范,建设了一个现代化的GMP生产车间,并顺利通过TUV南德认证和北京药监局组织的质量体系认证。5、采用酶联免疫法,建立了质量控制体系,争取将研究成果向临床应用进行转化,力争早日解除目前病人患病长达5年以上才能第一次被确诊的严重局面。并多次在国际/国内白塞病论坛进行大会报告,积极寻找合适下游厂家。6、找到河北医科大学合作,完成首例白塞病患儿的牙源干细胞分离存贮工作,目前已经获得了P5代细胞,拟于近期到中检院进行测试,评估是否可用于临床治疗。.总结:工作中,我们除了按照项目书要求,完成了所有既定工作,发表必要SCI研究论文外,我还希望能更往前走一步,探索性将所获得的基于我国白塞病人特有的原创检测靶点向产业化方向迈进。虽然我知道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应用将是一条非常艰难的荆棘道路,但我还是希望尝试能用自己的努力,有一天能真正点滴帮助到这些正处于病痛苦难中的病友,去真正发挥科学的巨大价值。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8)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2)
专利数量(0)
双表位多肽法区分胰腺癌与免疫性胰腺炎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常欣荣;周雅彬;崔家文;梅广;李永哲;田亚平;杜宏武
  • 通讯作者:
    杜宏武
PGK1 as an immune target in Kawasaki disease
PGK1 作为川崎病的免疫靶点
  • DOI:
    10.1111/cei.13204
  • 发表时间:
    2018-12-01
  • 期刊: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IMMUNOLOGY
  • 影响因子:
    4.6
  • 作者:
    Cui, J.;Zhou, Y.;Du, H.
  • 通讯作者:
    Du, H.
HnRNP A1 is Involved in Deep Vein Thrombosis Patients with Behçet's Disease.
HnRNP A1 与患有白塞氏病的深静脉血栓形成有关
  • DOI:
    10.1016/j.ebiom.2016.03.009
  • 发表时间:
    2016-04
  • 期刊:
    EBioMedicine
  • 影响因子:
    11.1
  • 作者:
    Chen P;Zhang C;Liu C;Zhang L;Yang C;Chen G;Ma D;Tian Y;Du H
  • 通讯作者:
    Du H
Expression correlates between Annexin A1 and A2 autoantibodies in patients with Behcet's disease
白塞氏病患者膜联蛋白 A1 和 A2 自身抗体的表达相关性
  • DOI:
    10.1042/bsr20170778
  • 发表时间:
    2018-02-28
  • 期刊:
    BIOSCIENCE REPORTS
  • 影响因子:
    4
  • 作者:
    Hussain, Muhammad;Chen, Peng;Du, Hongwu
  • 通讯作者:
    Du, Hongwu
EVALUATION BY HIERARCHICAL CLUSTERING OF MULTIPLE CYTOKINE EXPRESSION AFTER PHYTOHEMAGGLUTININ STIMULATION
植物血凝素刺激后多种细胞因子表达的分层聚类评价
  • DOI:
    10.2298/abs150731040y
  • 发表时间:
    2016-09
  • 期刊:
    Archives of Biological Sciences
  • 影响因子:
    0.8
  • 作者:
    Yang Chunhe;Du Hongwu
  • 通讯作者:
    Du Hongwu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论当代情境空间的审美体验与艺术表达——从2012春晚演播厅说起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杜宏武
  • 通讯作者:
    杜宏武
“潮客交融”城镇地域建筑的文化解读与风貌重塑——以梅州市留隍镇为例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华中建筑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杨倩;杜宏武
  • 通讯作者:
    杜宏武
岭南建筑学派的整体观与整体设计方法初探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南方建筑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杜宏武
  • 通讯作者:
    杜宏武
推进大量性既有建筑绿色改造——一种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甘肃科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杜宏武
  • 通讯作者:
    杜宏武
以公共艺术规划推进城市人文景观体系构建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杜宏武
  • 通讯作者:
    杜宏武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杜宏武的其他基金

基因兴奋剂hGH和hMGF的检测新方法研究
  • 批准号:
    31371203
  • 批准年份:
    2013
  • 资助金额:
    1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新的hMGF相互作用蛋白筛选及其介导肌肉再生的分子机制
  • 批准号:
    30800540
  • 批准年份:
    2008
  • 资助金额:
    21.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