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日照促进小麦开花过程中的早期反应基因的鉴定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31070253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3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C0207.植物生殖与发育
- 结题年份:2013
- 批准年份:2010
- 项目状态:已结题
- 起止时间:2011-01-01 至2013-12-31
- 项目参与者:彭卫东; 安艳荣; 董秀春; 徐建斌; 丛倩倩; 孙晗;
- 关键词:
项目摘要
长日照可以促进小麦开花,这一性状主要由PHOTOPERIOD1(PPD1)基因控制。PPD1基因突变导致小麦开花时间提前,是对干热气候的一种适应。对模式材料拟南芥和水稻的研究表明,该性状受多个遗传位点控制,因此在小麦中应该存在PPD1之外的其它调控基因。短日照生长的小麦转移至长日照生长时,通过对其转录组的高通量测序,配合基因芯片分析,可以鉴定出一批差异表达的早期反应基因。二穗短柄草(Brachypodium distachyon L.)和小麦、大麦接近,为二倍体,基因组已测序,易转化,是极好的小麦功能基因验证平台。通过在短柄草中过表达小麦候选基因,可以鉴定出一批影响开花时间的功能基因。此外通过寻找小麦差异表达基因在短柄草中的同源基因,分析其表达特性、做过表达分析和基因沉默分析,可以揭示其与开花时间的关系,为小麦方面的研究提供进一步的证据。
结项摘要
小麦是一种适应性很好的粮食作物,能够通过VERNALIZATION1(VRN1)、VERNALIZATION2(VRN2)和VERNALIZATION3(VRN3)等基因控制的春化作用途径和PHOTOPERIOD1(PPD1)基因控制的光周期途径,适应各种生长环境、确保开花结实成功。光周期途径中,PPD1基因在长日照条件下能够促进小麦的开花。从小麦感知长日照信号,到发生成花转变,应该涉及较多的基因,目前知道的比较清楚的仅PPD1。本项目使用光周期敏感的小麦材料红卷芒,短日照下生长然后移至长日照,分别在转移后24小时和72小时采样,进行了芯片、表达谱和小RNA高通量测序分析,希望能够获得早期反应基因的信息。芯片分析中99个基因在24小时时有显著差异,129个基因在72小时时有显著差异;表达谱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367个基因在24小时时有显著差异,726个基因在72小时时有显著差异;比较芯片和表达谱分析结果,仅10个基因在72小时时同时存在差异且表达趋势一致。对样品中的小RNA的高通量测序结果揭示了31个miRNA基因差异显著,预测了这些基因的可能的靶基因,没有发现候选靶基因与芯片或表达谱交集的现象。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了定量RT-PCR验证,约50%的基因能够获得证实。选择差异表达的miRNA基因在短柄草中进行超表达分析。目前miR156的超表达导致短柄草植株分蘖增加,节间缩短和开花延迟;这一表型与长日照时miR156表达受抑制的结果一致。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ZFN/TALEN技术与作物遗传改良
- DOI:--
- 发表时间:2013
- 期刊:植物生理学报
- 影响因子:--
- 作者:李奇;安海龙
- 通讯作者:安海龙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item.factor || "--"}}
- 作者:{{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演替和气候对阔叶红松林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影响
- DOI:--
- 发表时间:2016
- 期刊: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作者:郭鑫;吴鹏;韩威;李巧燕;杨蕾;安海龙;王襄平
- 通讯作者:王襄平
TMEM16A通道上两个钙离子结合位点的协同作用机制
- DOI:--
- 发表时间:2016
- 期刊:J Membran Biol
- 影响因子:--
- 作者:于慧;张海林;展永;安海龙
- 通讯作者:安海龙
离子与通道相互作用对NaK通道通透特性影响的研究
- DOI:--
- 发表时间:--
- 期刊:Acta Phys. Sin., (物理学报)
- 影响因子:--
- 作者:张素花;刘玉芝;张振东;耿金鹏;展永;安海龙
- 通讯作者:安海龙
离子通道理论研究及其进展
- DOI:--
- 发表时间:--
- 期刊:河北工业大学学报(审稿中)
- 影响因子:--
- 作者:安海龙;刘玉芝;李军委;张振东
- 通讯作者:张振东
细胞外基质的机械性质对肝癌发展的影响
- DOI:10.14081/j.cnki.hgdxb.2021.02.001
- 发表时间:2021
- 期刊: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作者:刘紫欣;袁宏博;陈娅斐;安海龙
- 通讯作者:安海龙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item.factor || "--" }}
- 作者:{{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item.author }}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摘要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请为本次AI项目解读的内容对您的实用性打分
非常不实用
非常实用
1
2
3
4
5
6
7
8
9
10
您认为此功能如何分析更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填写您的反馈:
安海龙的其他基金
二穗短柄草和小麦INDETERMINATE1基因的功能与作用机理研究
- 批准号:31570290
- 批准年份:2015
- 资助金额:65.0 万元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item.project_typ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