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液化残渣有机质中含氮和含硫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及热解机理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21606210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B0815.能源化工
  • 结题年份:
    2019
  • 批准年份:
    2016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7-01-01 至2019-12-31

项目摘要

Understanding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moelcular structure of coal liquefaction residue at the molecular levels is the key for clean and efficient utilization of coal liquefaction residue. The project focuses on structural features of nitrogen- and sulfur- containing species in coal liquefaction residue, distribution of pyrolysis products and elements transfers during pyrolysis, to carry out the molecular compositional and structural features of coal liquefaction residue. Structures of condensed aromatic rings and nitrogen- and sulfur- containing species will be investigated by ultraviolet spectrometry, Raman spectrometry,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 Fourier transform ion cyclotron resonance mass spectrometry (FT-ICR MS) and quadrupole electrostatic field Orbittrap mass spectrometry (Q-Orbitrap MS). Sequential ruthenium ion-catalyzed oxidation and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GC/MS) quantifiable analysis will be applied to study the structural portions of nitrogen- and sulfur- containing species, while FT-ICR MS and Q-Orbitrap tandem MS are used to analyze the macromolecul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nitrogen- and sulfur- containing species in pyrolysis products using Curie-point pyrolyzer and GC/MS, combined in situ techniques, the nitrogen and sulfur transfers during pyrolysis and pyrolysis mechanism would be revealed.
从分子水平上认识煤液化残渣的化学组成和分子结构,是煤液化残渣清洁高效利用的基础。本项目通过研究煤液化残渣有机质中含氮和含硫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及其热解产物的分布和在热解过程中的元素迁移,来阐述煤液化残渣的分子组成和结构特征。首先使用紫外光谱、荧光光谱、拉曼光谱、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FT-ICR MS)和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Q-Orbitrap MS)等分析仪器,研究煤液化残渣有机质中的缩合芳环结构和含氮含硫化合物的分子结构特征;继而通过逐级钌离子催化氧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对煤液化残渣中含氮和含硫结构片段作出定量分析,并用FT-ICR MS和Q-Orbitrap MS分析产物中的大分子化合物。借助居里点热解仪与气相色谱质谱仪联用,分析热解产物中含氮和含硫化合物的分布,并结合原位表征技术,揭示煤液化残渣有机质热解过程中氮和硫的迁移规律和热解机理。

结项摘要

煤液化残渣富含高附加值的缩合芳环,但氮、硫等杂原子含量高,直接制约其高效利用。从分子水平上揭示煤液化残渣中有机质的组成和结构,及杂原子赋存形态,可为煤液化残渣的高效利用提供依据。项目通过选择性催化氧化和热解揭示了煤直接液化残渣有机质中缩合芳环结构、芳核之间的连接结构和芳环取代基类型,系统地阐述了氮和硫在煤液化残渣有机质中的赋存形态和结构片段。.煤液化残渣有机质为多取代的多环芳香结构,平均芳环缩合度为75.51%,缩合芳环结构的平均苯环数约为3,平均芳环取代度为27%。分子主体结构为氢化芳环、联苯、缩合芳环,取代基为烷基和含氧、含氮、含硫、含氯官能团等,侧链的平均碳原子数为2.3,氧化检测到主链碳原子数为4-27,表明存在大量的甲基,氧化产物中检测不到。芳核之间以碳桥键,含氮、含氧桥键方式连接, 碳桥键主链数为0-6个(0代表联苯),含氧桥键结构主要以羰基(C=O)或醚键(C-O)的存在,含氮桥键主要是氨基。.煤液化残渣有机质中存在硝基、氨基、氮杂环、>C=S、醚键、>C=O、酯基等基团。通过氧化、热解和质谱分析,有机氮的赋存形态多样化,有C–NH2、C–NH–、>N–C、–C=N、–CN、C–NO2、>N–C=O、O=C–NH2、C–N–O、C–N=O、吡咯、吲哚、咪唑、吡啶、喹啉、嘧啶、三唑、四唑等,有机硫的赋存形态有–SH、–S–、–N=C=S、噻吩、砜、亚砜等。有机氧的赋存形态主要为呋喃、酯基、醚键、羰基、酰胺。.热解主要发生在450℃以上,其中550和600℃产生的化合物种类较多,产物多以芳烃为主,结合居里点热解结果,在500℃进行居里点热解,产物中检测大量的烷基苯、烷基十氢萘、烷基氢化芳烃(4环以下),只检测到4种含氮的芳香族化合物,说明杂原子在迁移过程中,没有向轻质组分转移,表明可通过居里点热解从煤液化残渣种制备清洁的轻油。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2)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1)
专利数量(2)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alkanoate and condensed arenes in the extracts from direct coal liquefaction residue by ultrasonication-assisted solvent extraction using alcohols
超声辅助醇溶剂萃取煤直接液化残渣提取物中链烷酸酯和缩合芳烃的定量分析
  • DOI:
    10.1080/15567036.2018.1476623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Energy Sources, Part A: Recovery, Utilization, and Environmental Effects
  • 影响因子:
    --
  • 作者:
    Li Peng;Zhao Yu Qing;Fan Gui Xia
  • 通讯作者:
    Fan Gui Xia
Structural features of liquefaction residue from Shenmu-Fugu subbituminous coal
神木府谷次烟煤液化残渣的结构特征
  • DOI:
    10.1016/j.fuel.2019.01.004
  • 发表时间:
    2019-04-15
  • 期刊:
    FUEL
  • 影响因子:
    7.4
  • 作者:
    Li, Peng;Zong, Zhi-Min;Fan, Gui-Xia
  • 通讯作者:
    Fan, Gui-Xia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湖南仁里稀有金属矿田地质特征、成矿时代及其找矿意义
  • DOI:
    10.16111/j.0258-7106.2019.04.007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矿床地质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翔;周芳春;李鹏;李建康;黄志飚;石威科;黄小强;张立平;苏俊男
  • 通讯作者:
    苏俊男
湘东北仁里-传梓源5号伟晶岩脉云母和长石成分的演化与成矿作用的关系
  • DOI:
    10.16111/j.0258-7106.2019.04.011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矿床地质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杨晗;陈振宇;李建康;李鹏;熊欣;王臻;周芳春
  • 通讯作者:
    周芳春
新疆地区扁桃坚果品质分析
  • DOI:
    10.14067/j.cnki.1003-8981.2015.04.010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经济林研究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殷继英;张强;田嘉;李鹏;李疆
  • 通讯作者:
    李疆
三角元薄膜拼合太阳能聚光器汇聚性能研究
  • DOI:
    10.19912/j.0254-0096.tynxb.2019-0771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太阳能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季祥;王海红;郑飞;李鹏
  • 通讯作者:
    李鹏
积雪草苷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 DOI:
    10.13880/j.cnki.65-1174/n.2015.05.013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文娟;任欢欢;韩吉春;王博;李鹏;郑秋生
  • 通讯作者:
    郑秋生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李鹏的其他基金

煤基杂原子原位掺杂活性炭纤维的可控制备及其构效关系研究
  • 批准号:
    52174262
  • 批准年份:
    2021
  • 资助金额:
    58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