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扰素诱导蛋白16介导的免疫微环境紊乱在银屑病中的作用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81673051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75.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H1202.皮肤免疫性疾病
  • 结题年份:
    2020
  • 批准年份:
    2016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7-01-01 至2020-12-31

项目摘要

The immune mechanism of psoriasis is very complicated. It has been found that both the innate immunity system, such as keratinocytes, neutrophils, dendritic cells, and the adaptive immune system, such as T cells, are involved in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psoriasis. Interferon-inducible protein 16 (IFI16) is an innate immune system sensor, 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forming activated inflammasome and triggering immune response. We found that IFI16 was highly expressed in psoriatic epidermal keratinocytes, and knocking down p204—the mouse ortholog of IFI16—improved epidermal hyperplasia in a mouse model of imiquimod-induced psoriasis. However, its function and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 were still unknown. On the basis of our previous findings, this project will further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 of IFI16 in keratinocytes of psoriasis and what the under mechanism is, explore the function of IFI16 on keratinocyte activation and the IFI16-mediated psoriatic immune disorder, and confirm the function of IFI16 in the development of psoriasis. Therefore, all these research will be helpful to further understand the role of IFI16 in the pathogenesis of psoriasis and its mechanism, which will be hopeful to find a new therapy strategy for psoriasis.
银屑病的免疫机制非常复杂,包括角质形成细胞、树突状细胞等在内的固有免疫机制和以T细胞为代表的适应性免疫机制以不同的方式参与其中并相互作用,介导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干扰素诱导蛋白16(IFI16)是机体感受内源及外源危险信号的重要分子,在启动炎症小体、激活固有免疫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我们的研究发现IFI16在银屑病皮损处角质形成细胞高表达,抑制其表达可明显减轻银屑病表型,但其发挥的具体作用及机制尚不清楚。本项目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利用细胞、分生、动物模型等手段,系统研究IFI16在银屑病角质形成细胞的表达及调控机制,揭示IFI16对角质形成细胞的活化作用及由其构成的免疫环路和免疫微环境紊乱,最终明确其在银屑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项目的实施将能够明确IFI16介导的免疫紊乱在银屑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并为银屑病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结项摘要

银屑病发病机制非常复杂,目前还没有完全阐明。IFI16是感知外源及内源性危险信号的重要分子,在启动机体固有免疫反应中发挥重要的免疫调节作用。本课题组和其他研究者在对银屑病的研究中均发现,相比于正常表皮,银屑病患者表皮角质形成细胞IFI16表达明显升高,但其是否在银屑病的发病机制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以及其分子机制尚不清楚。本项目系统地观察了IFI16在银屑病中的表达与定位情况,明确IFI16在银屑病皮损角质形成细胞中显著高表达;体外研究发现银屑病相关细胞因子IFN-γ、TNF-α、IL-17A、IL22可以通过STAT3信号通路正向调控角质形成细胞中IFI16的表达与转位,并通过与TBK1分子相互作用促进角质形成细胞中NF-κB信号转导通路的活化,继而影响角质形成细胞CXCL10和CCL20的产生和分泌及其对免疫细胞的趋化活性,促进银屑病的发生与发展。进一步利用银屑病小鼠模型研究发现,采用siRNA抑制小鼠IFI16同源分子p204表达可以明显改减轻小鼠银屑病样皮肤炎症,提示靶向IFI16对于银屑病的治疗作用。本项目研究丰富了银屑病发病机制理论,也为今后探索新的治疗策略奠定了基础。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8)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1)
hsa_circ_0003738 Inhibits the Suppressive Function of Tregs by Targeting miR-562/IL-17A and miR-490-5p/IFN-γ Signaling Pathway
hsa_circ_0003738 通过靶向 miR-562/IL-17A 和 miR-490-5p/IFN-γ 信号通路抑制 Tregs 的抑制功能
  • DOI:
    10.1016/j.omtn.2020.08.001
  • 发表时间:
    2020-08
  • 期刊:
    Molecular Therapy - Nucleic Acids
  • 影响因子:
    --
  • 作者:
    Luting Yang;Chen Zhang;Xiaocui Bai;Chunying Xiao;Erle Dang;Gang Wang
  • 通讯作者:
    Gang Wang
The role of ceramides in skin homeostasis and inflammatory skin diseases
神经酰胺在皮肤稳态和炎症性皮肤病中的作用。
  • DOI:
    10.1016/j.jdermsci.2019.12.002
  • 发表时间:
    2020-01-01
  • 期刊:
    JOURNAL OF DERMATOLOGICAL SCIENCE
  • 影响因子:
    4.6
  • 作者:
    Li, Qingyang;Fang, Hui;Wang, Gang
  • 通讯作者:
    Wang, Gang
Upregulated E3 ligase tripartite motif-containing protein 21 in psoriatic epidermis ubiquitylates nuclear factor-kappa B p65 subunit and promotes inflammation in keratinocytes
银屑病表皮中上调的 E3 连接酶三联基序蛋白 21 泛素化核因子 kappa B p65 亚基并促进角质形成细胞炎症
  • DOI:
    10.1111/bjd.19057
  • 发表时间:
    --
  • 期刊:
    British Journal of Dermatology
  • 影响因子:
    10.3
  • 作者:
    Yang L.;Zhang T.;Zhang C.;Xiao C.;Bai X.;Wang G.
  • 通讯作者:
    Wang G.
Neutrophil exosomes enhance the skin autoinflammation in generalized pustular psoriasis via activating keratinocytes
中性粒细胞外泌体通过激活角质形成细胞增强全身性脓疱型银屑病的皮肤自身炎症。
  • DOI:
    10.1096/fj.201802090rr
  • 发表时间:
    2019-06-01
  • 期刊:
    FASEB JOURNAL
  • 影响因子:
    4.8
  • 作者:
    Shao, Shuai;Fang, Hui;Wang, Gang
  • 通讯作者:
    Wang, Gang
Extracellular vesicles in Inflammatory Skin Disorders: from Pathophysiology to Treatment.
炎症性皮肤病中的细胞外囊泡:从病理生理学到治疗。
  • DOI:
    10.7150/thno.45488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Theranostics
  • 影响因子:
    12.4
  • 作者:
    Shao Shuai;Fang Hui;Li Qingyang;Wang Gang
  • 通讯作者:
    Wang Gang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循环三轴应力路径下钙质砂颗粒破碎演化规律
  • DOI:
    10.11779/cjge201904020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岩土工程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刚;查京京;魏星
  • 通讯作者:
    魏星
利用高频脑电的局灶性癫痫患者癫痫发作检测
  • DOI:
    10.7652/xjtuxb201802023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栋;李扩;刘晓芳;闫相国;王刚
  • 通讯作者:
    王刚
新疆哈萨克族传统风干肉中细菌多样性分析及安全评价
  • DOI:
    10.16429/j.1009-7848.2021.11.023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中国食品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俊钢;李宇辉;刘成江;王刚;蒲顺昌
  • 通讯作者:
    蒲顺昌
银屑病免疫学研究新进展
  • DOI:
    10.3760/cma.j.issn.0412-4030.2015.04.001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中华皮肤科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刚
  • 通讯作者:
    王刚
火区下近距离煤层开采有害气体入侵灾害防控技术
  • DOI:
    10.13225/j.cnki.jccs.2017.0237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煤炭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刚;王锐;武猛猛;辛林;周晓华;刘成武
  • 通讯作者:
    刘成武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王刚的其他基金

以MCH能神经元为核心的“脑-皮”对话介导精神应激与皮肤免疫紊乱交互作用:银屑病发病的新机制
  • 批准号:
    82230105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262 万元
  • 项目类别:
    重点项目
环境因素损伤皮肤屏障启动区域免疫异常应答介导银屑病发病的机制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0
  • 资助金额:
    297 万元
  • 项目类别:
    重点项目
角蛋白17介导皮肤微血管异常参与银屑病发病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 批准号:
    81872519
  • 批准年份:
    2018
  • 资助金额:
    58.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银屑病发病新机制——角蛋白17介导的免疫紊乱及其靶向治疗
  • 批准号:
    81430073
  • 批准年份:
    2014
  • 资助金额:
    32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重点项目
白介素17对角蛋白17表达的调控作用及其在银屑病中的意义
  • 批准号:
    81171494
  • 批准年份:
    2011
  • 资助金额:
    58.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基于大疱性类天疱疮关键自身抗原表位的治疗性工程抗体研究
  • 批准号:
    30972805
  • 批准年份:
    2009
  • 资助金额:
    3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角蛋白K17作为治疗银屑病的一种新的药物作用靶点
  • 批准号:
    30371650
  • 批准年份:
    2003
  • 资助金额:
    2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