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支座应用于地下框架结构减震设计中的机理及方法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51908553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4.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E0810.工程防灾
  • 结题年份:
    2022
  • 批准年份:
    2019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20-01-01 至2022-12-31

项目摘要

Rubber isolation bearing is one of the most widely used anti-seismic technologies for surface buildings. It has the advantages of low cost, mature technique and strong deformation ability. However, the application of seismic reduction technology for underground structures has made slow development due to the short time of seismic research of underground structures, and insufficient understanding of the seismic response law and earthquake damage mechanism of underground structures. Currently, the research on seismic measures and design methods of underground structures is not perfect enough to meet the needs of practical engineering design. This study aims to promote the application of rubber bearings in the seismic reduction design of underground structures. At first, earthquake damage mechanism of multilayer underground structure is studied, which would lay a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proposing reasonable and effective seismic reduction measures and design methods. Secondly, the rubber isolation bearings are set at the end of the column of the underground frame structure to reduce the seismic response of the column. Some key issues in the design, such as the selection and the reasonable layout location of rubber bearings, are comprehensively analyzed. At last, the seismic reduction design method of underground frame structures with rubber isolation bearings are studied and established. The simplified analysis method is used for the parametric design of rubber bearing type and location. This study has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improving the seismic capacity of underground structures and promoting the application of seismic isolation technology for underground structures.
橡胶隔震支座是地上结构减震控制技术中最广泛应用的技术之一,具备经济性好、成熟度高、变形能力强等优点。由于地下结构抗震问题研究起步晚,且对于地下结构地震响应规律及破坏机理认识的不充分,导致针对地下结构的减震措施与设计方法研究不够成熟,难以满足实际工程设计需求。为了更好地推动橡胶支座在地下结构减震设计中的应用,本项目首先基于单层双跨式地下框架结构地震破坏机理的系统性认识,进一步开展多层地下结构地震破坏机理研究,为提出合理、有效的减震方法奠定理论基础;其次,将橡胶支座应用于地下框架结构立柱端部,用以减小立柱的地震反应,着重对减震设计中需把握的关键问题如橡胶支座的选型以及布置位置进行分析研究;最后,研究并建立应用橡胶支座的地下框架结构减震设计方法,利用简化分析方法对支座选型及布设位置作参数化设计。本项目对于提升地下建筑结构的防震减灾能力及推动减隔震技术在地下空间中的应用方面具有理论与实践指导意义。

结项摘要

橡胶隔震支座是地上结构减震控制技术中最广泛应用的技术之一,具备经济性好、成熟度高、变形能力强等优点。由于地下结构抗震问题研究起步晚,且对于地下结构地震响应规律及破坏机理认识的不充分,导致针对地下结构的减震措施与设计方法研究不够成熟,难以满足实际工程设计需求。为了更好地推动橡胶支座在地下结构减震设计中的应用,本项目系统开展了橡胶支座应用于地下框架结构减震设计中的机理及方法研究,主要工作及结论如下:.1. 基于已获得的单层双跨地下框架结构地震破坏机理的认识,选取我国多个地区(覆盖一、二、三、四类场地)的15个实际的多层地铁车站,采用地下结构Pushover分析方法开展了多层地下框架结构地震破坏反应研究,获得了多层地下框架结构的关键性抗震构件和地震薄弱位置,进一步揭示了多层地下框架结构的地震破坏机理。选取某两层三跨地铁车站,在中柱端部设置等效橡胶支座(各向异性材料),通过对有无橡胶支座中柱的地震破坏反应进行对比,验证橡胶隔震支座减震效果的有效性。.2. 在已有的橡胶支座力学性能理论和试验成果基础上,建立了合理的精细化三维数值有限元分析模型;同时,进一步探讨橡胶材料特性G、有效截面面积A、橡胶总厚度Tr等因素对橡胶支座整体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Pushover分析方法对设置不同刚度支座以及不同布置形式的地铁车站结构的地震破坏反应特点进行对比分析,系统分析地铁车站结构布设橡胶隔震支座的最优刚度,同时获得对于不同类型结构橡胶支座的最优布设位置,可为橡胶支座应用于地下结构的抗震设计方法提供参考。.3. 参考建筑工程和桥梁工程中橡胶隔震支座相关的设计方法和要求,针对地下结构自身受力特点和地震反应特点,提出一套橡胶支座应用于地下框架结构的减震设计方法。为便于实际工程设计,项目组进一步建立了橡胶支座应用于地下框架结构减震设计中的简化分析模型。同时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别对橡胶支座应用于地下框架结构的减震设计方法和简化分析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7)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1)
专利数量(0)
橡胶支座在浅埋地下框架结构中的减震效果研究
  • DOI:
    10.11779/cjge202110001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岩土工程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杜修力;刘迪;许成顺;刘洪涛;李洋
  • 通讯作者:
    李洋
Seismic response and failure mechanism of underground frame structures based on dynamic centrifuge tests
基于动力离心试验的地下框架结构地震响应及破坏机制
  • DOI:
    10.1002/eqe.3434
  • 发表时间:
    2021-02
  • 期刊: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Structural Dynamic
  • 影响因子:
    --
  • 作者:
    Chengshun Xu;Zihong Zhang;Yang Li;Xiuli Du
  • 通讯作者:
    Xiuli Du
液化夹层场地地铁车站结构离心机振动台试验方案设计
  • DOI:
    10.11779/cjge202205011
  • 发表时间:
    2022
  • 期刊:
    岩土工程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梓鸿;许成顺;闫冠宇;杜修力;李洋;周燕国
  • 通讯作者:
    周燕国
板柱变形能力对地铁车站结构地震破坏反应影响研究
  • DOI:
    10.14006/j.jzjgxb.2020.0565
  • 发表时间:
    2022
  • 期刊:
    建筑结构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许成顺;张梓鸿;李洋;杜修力;闫冠宇
  • 通讯作者:
    闫冠宇
基于Pushover 分析方法的多层地铁车站地震反应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22
  • 期刊:
    震灾防御技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罗永鸿;张梓鸿;许成顺;李洋
  • 通讯作者:
    李洋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低合金钢Q345的深熔TIG焊研究
  • DOI:
    10.16183/j.cnki.jsjtu.2016.s.026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樊文飞;罗震;冯悦峤;李洋;敖三三
  • 通讯作者:
    敖三三
基于HDH的沼液浓缩过程的厂级动态控制设计
  • DOI:
    10.16866/j.com.app.chem201901005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想;李想;薄翠梅;薄翠梅;李俊;李俊;张广明;张广明;李洋;李洋;凌祥;凌祥
  • 通讯作者:
    凌祥
球团干燥过程的数学建模与数值模拟研究
  • DOI:
    10.13403/j.sjqt.2018.04.054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烧结球团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洋;李伯全;张西良;修晓波;陈彩俊;史玉坤;孙玥
  • 通讯作者:
    孙玥
大功率并网风电机组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研究综述
  • DOI:
    10.16081/j.issn.1006-6047.2016.01.002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电力自动化设备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辉;胡姚刚;李洋;杨东;梁媛媛;欧阳海黎;兰涌森
  • 通讯作者:
    兰涌森
裂缝对渗流场影响的数值模拟方法研究
  • DOI:
    10.13207/j.cnki.jnwafu.2015.05.017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高笑;李宗利;李洋
  • 通讯作者:
    李洋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