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基系统中太赫兹等离极化激元的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11604192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18.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A2002.凝聚态物质力热光电性质
  • 结题年份:
    2019
  • 批准年份:
    2016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7-01-01 至2019-12-31

项目摘要

The plasmon polaritons in graphene have some properties superior to that on metal surface, such as extremely high field confinement, better locality, highly tunable via electrostatic gating and long propagation length. Due to the important applications in terahertz plasmon wave guide, terahertz plasmon radiation et. al., plasmon polaritons in graphene have been widely studied in recent years. However, the plasmon excitation and also the plasmon polariron tuning by driving electric field are rarely reported among the numerous studies. Nevertheless, by the way that plasmon excited and tuned by electric field one can achieve the radiation and tuning of electromagnetic mode by electric field. This will be more convenient for graphene terahertz plasmon applications. In this study, we plan to investigate the terahertz plasmon excitation and plasmon polariton tuning by the method of Boltzmann equation and many-body self-consistent field theory. Thus we can explore the mechanism of excitation and tuning of terahertz electromagnetic mode by electric filed in graphene, and provide the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its applications.
石墨烯中的等离极化激元相对于金属表面等离极化激元具有更好的场限制效应、局域性、可调控性以及更长的传播程等优势。近年来石墨烯在太赫兹等离激元波导,太赫兹等离激元辐射等方面因其重要的应用而得到了广泛研究。但是在众多的研究中驱动电场激发太赫兹等离激元以及电场调控太赫兹等离极化激元的研究鲜有报道。而电场激发太赫兹等离激元并对其模式进行调控可以实现电磁模式的电致辐射以及电磁模式的电场调控,这将会使石墨烯太赫兹等离激元装置的应用更加方便。在本项目中我们拟基于玻尔兹曼平衡方程和多体自洽场理论,对石墨烯基系统中太赫兹等离激元的电致激发以及等离极化激元的电场调控进行研究,以探索石墨烯中太赫兹电磁模式的电致激发和调控机制,为其实际应用提供理理论支持。

结项摘要

石墨烯中等离激元具有高局域性、低欧姆损失和长的传播程,易调控性,更重要的是石墨烯中等离激元频率处于太赫兹到远红外之间。因此石墨烯被认为是比较理想的太赫兹等离激元装置材料。而成为可调、有效的太赫兹辐射源是目前石墨烯被重点关注和研究的领域。其中的关键是有效的激发石墨烯中的太赫兹等离激元。另外,通过使石墨烯中等离激元和入射光耦合形成等离极化激元,从而能够增强石墨烯和入射光的相互作用,增强石墨烯的光学响应如光吸收、光学灵敏度等。由于两者动量以及能量不匹配不能直接耦合,因此目前研究的关键是如何实现入射光和石墨烯中太赫兹等离激元的耦合,从而实现增强石墨烯在太赫兹波段的场效应。在本项目中我们首先建立了石墨烯中等离激元电致激发的理论模型,进一步研究了石墨烯中太赫兹等离激元的发射机制,包括实现太赫兹等离激元发射的条件、等离激元发射强度的分布,驱动电场对等离激元发射强度的调控等。研究发现当选取合适的光栅结构时,在石墨烯中可以实现太赫兹等离激元的电致激发,并且太赫兹等离激元的发射强度可以由驱动电场来调控,这为该石墨烯理论模型应用于太赫兹等离激元辐射装置提供理论依据。另外,我们也研究了该理论模型的光学性质如光电导率,探索了实现石墨烯中太赫兹等离激元向外辐射的条件,以及太赫兹入射光和石墨烯中等离激元耦合形成等离极化激元的耦合机制、模式等。研究发现(1)在一定的光栅结构下可以实现石墨烯负的光电导,意味着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实现石墨烯中太赫兹等离激元的辐射;(2)由于光栅的增强作用,该结构可以实现石墨烯中等离激元和太赫兹入射光的强烈耦合,从而引起石墨烯光吸收的大幅度增加,从而增强石墨烯的太赫兹光学响应,为石墨烯应用于太赫兹探测等场效应装置提供理论支撑。总之,本项目我们的研结果为石墨烯应用于多种太赫兹等离激元装置提供了一定的理论预测和支持。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5)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Graphene Based Terahertz Cavity Plasmon-Polariton in the Presence of Optical Modulation
光调制下基于石墨烯的太赫兹腔等离激元极化子
  • DOI:
    10.1109/jphot.2019.2907318
  • 发表时间:
    2019-03
  • 期刊:
    IEEE Photonics Journal
  • 影响因子:
    2.4
  • 作者:
    Liu Jian;Ding Lan;Zhao Chengxiang;Liang Changneng;Xiao Yiming;Zhang Jin;Xu Wen
  • 通讯作者:
    Xu Wen
Enhancement of plasmon-photon coupling in grating coupled graphene inside a Fabry-Perot cavity
法布里-珀罗腔内光栅耦合石墨烯中等离子体激元-光子耦合的增强
  • DOI:
    10.1016/j.ssc.2018.06.005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Solid State Communications
  • 影响因子:
    2.1
  • 作者:
    Zhao C X;Xu W;Dong H M;Yu Y;Qin H;Peeters F M
  • 通讯作者:
    Peeters F M
Photoelectric properties of monolayer black phosphorus in visible regime at room temperature
单层黑磷室温可见光区的光电特性
  • DOI:
    10.1063/1.5098067
  • 发表时间:
    2019-05
  • 期刊:
    AIP Advances
  • 影响因子:
    1.6
  • 作者:
    Han F W;Zhao C X;Zhang Y M
  • 通讯作者:
    Zhang Y M
Emission of terahertz plasmons from driven electrons in grated graphene
光栅石墨烯中驱动电子发射太赫兹等离子体
  • DOI:
    10.1364/oe.27.026569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Optics Express
  • 影响因子:
    3.8
  • 作者:
    Zhao Chengxiang;Liu Yan;Qie Yuan;Han Fangwei;Yang Hu;Dong Haiming
  • 通讯作者:
    Dong Haiming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