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埋对科尔沁沙地优势灌木叶凋落物分解的影响机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501572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2.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716.区域环境质量与安全
  • 结题年份:
    2018
  • 批准年份:
    2015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6-01-01 至2018-12-31

项目摘要

Litter decomposition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biochemical processes, a key determinant of nutrient turnover and carbon cycling in arid and semi-arid regions. Sand burial is common in arid regions and may strongly influence litter decomposition, carbon loss and nutrient turnover; thus, affect the structure, function and evolution of desert ecosystems. The litter bag method will be used in our project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sand burial depth (Control, 5 cm, 10 cm, 20 cm) on litter decomposition rates by using leaf litter of three dominant shrubs (Artemisia halodendron, Caragana microphylla, Salix gordejevii) and their mixture under natural proportion in Horqin Sandy Land. We will also record meteorological factors, soil factors (transmittance, temperature, water content, microbial richness) and litter quality (contents of C, N, P, lignin and ash) to quantitative analysis the changes of leaf litter decomposition rates under different sand burial depth, to develop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mechanism of how sand burial as unique environmental factor of desert ecosystem influences nutrient cycling and litter decomposition. And expect to understand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sandy ecosystem better,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continued restoration of desert ecosystem.
凋落物分解是生态系统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关键过程之一,其重要性在荒漠生态系统物质周转和养分循环中尤为突出。沙埋作为荒漠生态系统特定环境中的普遍过程,对土壤环境因子的改变必将影响到凋落物的分解及其养分归还,从而影响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演变过程。本项目拟以科尔沁沙地三种优势灌木:差不嘎蒿(Artemisia halodendron)、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黄柳(Salix gordejevii)的单一及按照自然比例混合的叶凋落物为对象,用网袋法对其在不同沙埋深度下的分解及养分归还速率进行连续试验观测,并对土壤环境因子、气象因子及凋落物组分进行测定。定量分析不同沙埋强度下叶凋落物的分解特征变化,阐明沙埋作为荒漠生态系统特有环境要素对凋落物在物质周转与养分归还方面的影响及作用机制,进而为深刻认识荒漠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探讨荒漠生态系统持续恢复提供理论依据。

结项摘要

凋落物分解是生态系统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关键过程之一,其重要性在荒漠生态系统物质周转和养分循环中尤为突出。沙埋作为荒漠生态系统特定环境中的普遍过程,对土壤环境因子的改变必将影响到凋落物的分解及其养分归还,从而影响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演变过程。本项目对科尔沁沙地三种优势灌木:差不嘎蒿(Artemisia halodendron)、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黄柳(Salix gordejevii)的单一及混合的叶凋落物为对象,对其在不同沙埋深度下的分解及养分归还速率进行为期三年的试验观测,并对土壤环境因子、气象因子及凋落物组分进行测定。研究结果表明:三种灌木凋落物的分解率均为10 cm埋深>对照> 5 cm埋深> 20 cm埋深。试验结束时,在0、5、10 cm 埋深下差不噶蒿凋落物的分解率均显著高于另两种凋落物,在20 cm埋深下,黄柳凋落物的分解率显著高于小叶锦鸡儿凋落物,与差不噶蒿凋落物差异不显著。研究初期,自然比例和等比例凋落物的混合效应是一致的,第一次取样时,观测到的分解率与预期值无显著差异,不同物种之间没有相互作用,或者效应是加和的。第二次和第三次取样时,观测到的分解率显著高于预期值,出现协同效应。随着研究的继续,自然比例和等比例凋落物的混合效应表现不同,自然比例混合的凋落物分解率的观测值显著低于预期值,显示出拮抗作用;等比例混合的凋落物分解率的观测值显著高于预期值,表现出协同效应。土壤温度与湿度对于单一叶凋落物分解没有强烈的主效应,但是光照强度对其分解的影响强烈;土壤温度对混合凋落物的分解没有强烈的主效应,而降水和物种对混合叶凋落物分解影响显著。本项目定量分析了不同沙埋强度下叶凋落物的分解特征变化,阐明了沙埋作为荒漠生态系统特有环境要素对凋落物在物质周转与养分归还方面的影响及作用机制,进而为深刻认识荒漠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探讨荒漠生态系统持续恢复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0)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4)
Physiological Response of two shrubs to sand burial in Northern China
中国北方两种灌木对沙埋的生理响应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Fresenius Environmental Bulletin
  • 影响因子:
    --
  • 作者:
    Hao Qu;Halin Zhao;Xueyong Zhao;Yayong Luo;Ruilian Zhou;Barron
  • 通讯作者:
    Barron
荒漠化监测指标体系的构建——以甘肃省为例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生态经济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新源;杨小鹏;陈翔舜;李玉霖;曲浩;彭雯
  • 通讯作者:
    彭雯
Effects of pollen and resource limitation on reproduction of Zygophyllum xanthoxylum in fragmented habitats
破碎生境中花粉和资源限制对霸王繁殖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Ecology and Evolution
  • 影响因子:
    2.6
  • 作者:
    陈敏;赵学勇
  • 通讯作者:
    赵学勇
Effects of sand burial on the survival and growth of two shrubs dominant in different habitats of northern China
沙埋对我国北方不同生境两种优势灌木生存和生长的影响
  • DOI:
    10.1007/s10661-017-5866-x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
  • 影响因子:
    3
  • 作者:
    Hao Qu;Ha-Lin Zhao;Xue-Yong Zhao;Xiao-An Zuo;Shao-Kun Wang;Min Chen
  • 通讯作者:
    Min Chen
沙埋对科尔沁沙地两种主要作物存活的影响及其光合生理响应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中国沙漠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曲浩;赵哈林;石永强;高宝兰;李莹;姬明飞;乌仁高娃;李英
  • 通讯作者:
    李英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风和风沙流对玉米幼苗叶片膜透性和膜保护系统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周瑞莲;云建英;曲浩;潘成臣
  • 通讯作者:
    潘成臣
科尔沁沙质草甸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垂直分布及季节动态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干旱区地理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赵学勇;左小安;郭轶瑞;王少昆;李玉强;曲浩
  • 通讯作者:
    曲浩
玛曲县植被覆被变化及其对环境要素的响应
  • DOI:
    10.5846/stxb201801280223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生态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新源;连杰;杨小鹏;赵学勇;王小军;马仲武;龚丞馗;曲浩;王彬
  • 通讯作者:
    王彬
樟子松幼树株高及其逆境生理指标对沙埋的响应特征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西北植物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周瑞莲;曲浩;云建英;潘成臣
  • 通讯作者:
    潘成臣
差巴嘎蒿幼苗对沙埋的生态适应和生理响应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生态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曲浩;赵学勇;周瑞莲;云建英
  • 通讯作者:
    云建英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曲浩的其他基金

黄河上游荒漠草原凋落物养分释放效应及驱动机制
  • 批准号:
    42377473
  • 批准年份:
    2023
  • 资助金额:
    49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干旱与半干旱生态脆弱区凋落物分解响应降水格局变化的对比研究
  • 批准号:
    41877540
  • 批准年份:
    2018
  • 资助金额:
    61.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