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周期金属参与的二氧化碳分子活化及其转化反应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21472106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95.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B0102.配位化学
  • 结题年份:
    2018
  • 批准年份:
    2014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5-01-01 至2018-12-31

项目摘要

Carbon dioxide (CO2) as a cheap, readily available, abundant and renewable carbon resource has attracted great interest of chemists around the world. After decades of study, basic and applied researches in carbon chemistry have achieved rapidly, particularly use of the transition metals as catalyst or promoter. Nevertheless, CO2 chemistry study nowadays is still at an early stage and faces enormous challenges. First, the substrate molecules are defined in certain active molecules and the general molecules are less studied. Second, some expensive transition-metals, such as Pd, Ru, and Rh, are used. Thirdly, flammable organometallic reagents (such as organolithium, Grignard reagent, Et2Zn, and so on) are used in the catalytic process. Furthermore, the catalysts are hard to be recycled. All these problems are difficult to be solved.This project aims to employ cheap and available metals, such as Ti, Mn, Fe, Co, and Cu for activ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CO2 molecule. In addition,combination of C-H activation and CO2 fixation achives the synthesis of complex molecules. Furthermore, the reaction mechanism will be investigated.
二氧化碳(CO2)作为一种廉价易得、储量丰富的可再生碳资源吸引了各国化学家们的浓厚兴趣,经过近十几年的研究,二氧化碳化学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尤其是过渡金属的参与降低了CO2分子的活化能,促进了CO2化学较大发展。尽管如此,CO2化学研究还只是处在一个起步阶段,仍然面临巨大挑战。本项目旨在利用第四周期金属(如Ti, Mn, Fe, Co, Cu等)有机试剂,探索操作简单,性质温和,快速高效的CO2转化的新反应。通过对底物分子设计,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将更多的普通底物分子直接引入到CO2化学转化中去;通过调配配体对金属中心的电子效应和配体的空间效应,实现金属有机化合物对CO2参与的高效以及高选择性化学转化,建立廉价金属有机化合物促进CO2活化新方法。通过对反应机理展开研究,实现从分子层面上对CO2活化反应的设计及控制,为未来CO2化学全面走向工业化增加一些理论基础。

结项摘要

二氧化碳(CO2)是一种储量丰富、绿色、安全且无毒的可再生一碳原料。二氧化碳的热力学稳定性和动力学惰性,使得长期以来都缺少针对二氧化碳的高值化系统研究。随着金属有机化学的迅速发展,金属有机化合物活化二氧化碳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步,许多过的金属用于二氧化碳的活化与转化研究,其中第四周期金属如钛、铜、镍等凭借着廉价高丰度的特性与不逊于贵金属催化剂的反应活性吸引着大量的研究者。将第四周期金属的引入二氧化碳化学将有助于拓展二氧化碳适用的底物范围,丰富其作为一碳合成子的转化手段。本项目主要以第四周期金属钛、铜、镍为催化剂,通过外加高活性物质的思路,通过底物设计,配体、溶剂、温度、添加剂调控等手段实现了炔烃、烯烃的氢羧化、碳羧化反应,高区域选择性地合成了一系列取代基可调控的α,β-不饱和羧酸、苯乙酸与脂肪酸。除此之外,我们还从胺类为底物,在底物内设计亲核与亲电位点,分别实现了二氧化碳的羰基化环化反应与羧化环化反应,制备了重要的菲啶酮衍生物与具有脯氨醇骨架的噁唑淋酮类化合物。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将二氧化碳的反应拓展到了锆催化中,实现了烯烃的乙基羧化反应,制备了一系列苯乙酸及脂肪酸衍生物。钛催化得到的烯烃氢镁化活性中间体还被用于胺化反应,实现了烯烃的氢氨化反应。项目研究丰富了多取代羧酸化合物的合成路线,拓展了二氧化碳作为一碳合成子的具有挑战性的羰基化环化反应,更深入地对第四周期过渡金属的催化活性与区域选择性的控制进行了研究。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27)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15)
专利数量(3)
Copper-Catalyzed Carboxylation of Alkenylzirconocenes with Carbon Dioxide Leading to alpha,beta-Unsaturated Carboxylic Acids
铜催化的烯基锆茂与二氧化碳的羧化反应生成 α,β-不饱和羧酸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Organic Letters
  • 影响因子:
    5.2
  • 作者:
    Sheng Wang;Peng Shao;Chao Chen;Chanjuan Xi
  • 通讯作者:
    Chanjuan Xi
Substrate-Controlled Transformation of Azobenzenes to Indazoles and Indoles via Rh(III)-Catalysis
通过 Rh(III) 催化底物控制偶氮苯转化为吲唑和吲哚
  • DOI:
    10.1021/acs.joc.6b02548
  • 发表时间:
    2017-01-06
  • 期刊: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
  • 影响因子:
    3.6
  • 作者:
    Cai, Shangjun;Lin, Songyun;Xi, Chanjuan
  • 通讯作者:
    Xi, Chanjuan
Lewis Base Promoted Reduction of CO2 with BH3NH3 into Boryl Formates: CO2 as a Carbon Source in Organic Synthesis Under Mild Conditions
路易斯碱促进 BH3NH3 将 CO2 还原成硼基​​甲酸盐:温和条件下 CO2 作为有机合成中的碳源
  • DOI:
    10.1002/ejoc.201800320
  • 发表时间:
    2018-04
  • 期刊:
    European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
  • 影响因子:
    2.8
  • 作者:
    Bo Zhang;Gaixia Du;Wei Hang;Sheng Wang;Chanjuan Xi
  • 通讯作者:
    Chanjuan Xi
MeOTf-Induced Carboannulation of Isothiocyanates and Aryl Alkynes with C=S Bond Cleavage: Access to Indenones
MeOTf 诱导的异硫氰酸酯和芳基炔的碳环化与 C=S 键断裂:获得茚酮
  • DOI:
    10.1021/acs.orglett.5b02201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Organic Letters
  • 影响因子:
    5.2
  • 作者:
    Peng Zhao;Yu Liu;Chanjuan Xi
  • 通讯作者:
    Chanjuan Xi
Cp2TiCl2-catalyzed hydrocarboxylation of alkynes with CO2: formation of α,β-unsaturated carboxylic acids
Cp2TiCl2 催化的炔烃与 CO2 的加氢羧化:形成 α,β-不饱和羧酸
  • DOI:
    10.1039/c6ra25003c
  • 发表时间:
    2017-01
  • 期刊:
    RSC Advances
  • 影响因子:
    3.9
  • 作者:
    Peng Shao;Sheng Wang;Gaixia Du;Chanjuan Xi
  • 通讯作者:
    Chanjuan Xi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铜催化含氮和硫化物的乙烯基化反应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Chinese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
  • 影响因子:
    1.9
  • 作者:
    廖骞;席婵娟
  • 通讯作者:
    席婵娟
NaBH4/I2介导的醇的碘化反应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Chinese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
  • 影响因子:
    1.9
  • 作者:
    樊正宁;张博;席婵娟
  • 通讯作者:
    席婵娟
均相光催化CO_2参与的羧化反应进展
  • DOI:
    10.1360/tb-2020-0427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科学通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吴中乾;樊正宁;席婵娟
  • 通讯作者:
    席婵娟
过渡金属催化不饱和烃与有机金属试剂及CO_2的串联羧化反应研究进展
  • DOI:
    10.6023/cjoc202007013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有机化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易雅平;杭炜;席婵娟
  • 通讯作者:
    席婵娟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席婵娟的其他基金

CO2促进过渡金属催化醇和胺的直接官能化反应研究
  • 批准号:
    22371159
  • 批准年份:
    2023
  • 资助金额:
    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过渡金属催化CO2与C-H键的直接羧化反应研究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0
  • 资助金额:
    63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二氧化碳参与的多氟化苯并环化合物的合成研究
  • 批准号:
    21911530097
  • 批准年份:
    2019
  • 资助金额:
    15 万元
  • 项目类别:
    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
均相体系光催化二氧化碳活化及定向官能化反应研究
  • 批准号:
    21871163
  • 批准年份:
    2018
  • 资助金额:
    66.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廉价过渡金属配合物催化CO2活化与定向官能化转化
  • 批准号:
    91645120
  • 批准年份:
    2016
  • 资助金额:
    7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重大研究计划
前过渡金属促进的多组分反应研究
  • 批准号:
    21272132
  • 批准年份:
    2012
  • 资助金额:
    8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金属促进的环状有机分子骨架的构建
  • 批准号:
    21032004
  • 批准年份:
    2010
  • 资助金额:
    24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重点项目
第四周期过渡金属参与的C-H转化反应研究
  • 批准号:
    20972085
  • 批准年份:
    2009
  • 资助金额:
    3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第四族金属有机化合物促进炔烃线型齐聚及其官能化反应研究
  • 批准号:
    20872076
  • 批准年份:
    2008
  • 资助金额:
    3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金属化合物诱导水介质中芳基-芳基偶联反应
  • 批准号:
    20572058
  • 批准年份:
    2005
  • 资助金额:
    2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