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多级结构的有机/无机复合纳米纤维的制备及其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51303060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5.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E0305.高分子共混与复合材料
  • 结题年份:
    2016
  • 批准年份:
    2013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4-01-01 至2016-12-31

项目摘要

The increasing worldwide contamination of freshwater systems has become one of the key environmental problems facing humanity and heavy metal pollution is regarded as the most serious environmental problems today. In recent years, various methods for heavy metal removal from wastewater, such as chemical precipitation, ion-exchange, reverse osmosis, membrane filtration, adsorption, etc. have been extensively studied. Among these, adsorption is commonly regarded as an effective and economical method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Recently, our research group prepared polyacrylonitrile/manganese acetate composite nanofibers and porous magnetic/chitosan/ferric hydroxide microspheres, which exhibited excellent ability in heavy metal ions adsorption. We found the hybrid nano composites showed better adsorption properties than only organic or inorganic component materials. In this proposal, we plan to prepare the hierarchical organic/inorganic composite nanofibers and investigate their applications for heavy metal ions adsorption. We will investigate the phase-structure and morphology effects of metal oxide nano materials in hierarchical composite nanofibers on heavy metal ions adsorption. Moreover, investigate the diameter, membrane thickness and pore size effects of polymer matrix in hierarchical composite nanofibers on heavy metal ions adsorption. We plan to use the large specific surface area and high surface energy of metal oxide nano materials to improve adsorption capacity and rate, use the good flexibility and easy film-forming to improve the separation and regeneration performance. These hierarchical organic/inorganic composite nanofibers can be potentially applied in the environmental heavy metal ions pollution removal.
近年来,重金属污染事件频发,对人类及其他生物的生存造成严重危害,因此防治重金属污染已经成为人类刻不容缓解决的环境问题。最近,申请人研究小组制备的聚丙烯腈/醋酸锰复合纳米纤维膜和多孔壳聚糖/四氧化三铁/氢氧化铁复合微球在去除水中的重金属离子方面表现了较好的性能,通过比较发现电纺丝方法制备的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在重金属离子吸附方面表现出了优于单组分无机或有机吸附材料的特点。在此研究基础上,本项目拟通过电纺丝和水热或溶液反应方法相结合制备具有多级结构的纳米纤维,并研究其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研究多级结构中金属氧化物晶型和形貌的变化以及高分子纤维的直径、纤维膜厚度和孔径对吸附重金属离子性能的影响。利用纳米金属氧化物和多级结构的大比表面积和高表面结合能提高复合材料的吸附含量和吸附速率,利用高分子纤维的柔韧性和成膜性好提高复合材料的回收、再利用率,从而实现复合纳米纤维在重金属污染防治领域的应用。

结项摘要

近年来,水污染事件频发,对人类及其他生物的生存造成严重危害,因此防治水体污染已经成为人类刻不容缓解决的环境问题。本项目通过静电纺丝方法制备一系列的对水中重金属离子和有机污染物具有较好吸附性能的复合纳米纤维材料。制备了具有多级结构的胺化PAN/γ-AlOOH复合纳米纤维和具有核壳结构的α-Fe2O3/γ-Al2O3复合纳米纤维材料,通过吸附动力学研究发现多级结构和核壳结构有利于增加材料的吸附位点进而增大纳米纤维对水溶液中重金属离子的吸附含量。此外我们在对纳米纤维材料进行表面改性的研究实验中,发现纳米纤维在进行表面接枝改性后,增大了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含量,因此我们对这一发现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制备了酰基硫代乙酰胺基螯合聚丙烯腈纳米纤维,具有多配位基团的磷酸化胺化聚丙烯腈纳米纤维和支化聚乙烯亚胺接枝的电纺聚丙烯腈纤维,这几种纤维吸附剂都展现了极好的吸附性能,吸附效率高于目前已经报道的同类吸附剂。我们还通过静电纺丝技术与水热炭技术相结合制备了炭包覆电纺聚丙烯腈纤维,通过不同的制备方法改变了纤维膜的表面带电性质,进而对阴离子型和阳离子型污染物进行了可控选择性吸附。为了进一步制备对染料有较好吸附分离性质的膜材料,我们制备了丝胶/β-环糊精/聚乙烯醇复合纤维以及β-环糊精基纳米纤维材料膜,系统的研究了这两种膜对阳离子染料和阴离子染料的吸附分离性能,实现了对阳离子染料和阴离子染料的高效分离。本项目所制备的复合纳米纤维材料对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和有机污染物展现了较好的吸附性能,并且具有很好的可再生性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1)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Water-insoluble sericin/-cyclodextrin/PVA composite electrospunnanofibers as effective adsorbents towards methylene blue
水不溶性丝胶/环糊精/PVA复合电纺纳米纤维作为亚甲基蓝的有效吸附剂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Colloids and Surfaces B: Biointerfaces
  • 影响因子:
    --
  • 作者:
    Xiang Li;Bolun Sun;Ziqiao Jiang;Ce Wang
  • 通讯作者:
    Ce Wang
Branched polyethylenimine grafted electrospun polyacrylonitrile fiber membrane: a novel and effective adsorbent for Cr(VI) remediation in wastewater
支化聚乙烯亚胺接枝电纺聚丙烯腈纤维膜:一种新型有效的废水中 Cr(VI) 修复吸附剂
  • DOI:
    10.1039/c6ta09784g
  • 发表时间:
    2017-01-21
  • 期刊: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
  • 影响因子:
    11.9
  • 作者:
    Zhao, Rui;Li, Xiang;Wang, Ce
  • 通讯作者:
    Wang, Ce
Preparation of phosphorylated polyacrylonitrile-based nanofiber mat and its application for heavy metal ion removal
磷酸化聚丙烯腈基纳米纤维毡的制备及其去除重金属离子的应用
  • DOI:
    10.1016/j.cej.2015.01.061
  • 发表时间:
    2015-05
  • 期刊: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 影响因子:
    15.1
  • 作者:
    Xiaochen Tan;Yi Ding;Ziqiao Jiang;Ce Wang
  • 通讯作者:
    Ce Wang
Hierarchical aminated PAN/gamma-AlOOH electrospun composite nanofibers and their heavy metal ion adsorption performance
多级胺化PAN/γ-AlOOH电纺复合纳米纤维及其重金属离子吸附性能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Journal of the Taiw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Engineers
  • 影响因子:
    5.7
  • 作者:
    Yin, Mingying;Wang, Zongxin;Jiang, Ziqiao;Wang, Ce
  • 通讯作者:
    Wang, Ce
Fabrication of a-Fe2O3–g-Al2O3 core–shell nanofibers and their Cr(VI) adsorptive properties
a-Fe2O3·g-Al2O3核·壳纳米纤维的制备及其对Cr(VI)的吸附性能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RSC Advances
  • 影响因子:
    3.9
  • 作者:
    Lu, Xiaofeng;Zhang, Chengcheng;Wang, Zhaojie;Wang, Ce
  • 通讯作者:
    Wang, Ce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公平与效率导向下农村公共医疗资源的空间优化研究——以湖北省仙桃市为例
  • DOI:
    10.13249/j.cnki.sgs.2019.09.011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地理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田玲玲;张晋;王法辉;李响;郑文升;罗静
  • 通讯作者:
    罗静
Argo数据处理系统设计与应用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海洋预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祖子清;朱学明;王辉;李昂;莫慧尔;李响;周倩
  • 通讯作者:
    周倩
基于网络连接的轨迹数据时空查询条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交通信息与安全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晓昱;章燕萍;唐代旻;李响
  • 通讯作者:
    李响
不同时间频次的外强迫对全球大洋海温模拟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海洋预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史珍;李响;刘娜
  • 通讯作者:
    刘娜
一种生成质量最优路径纠缠微波信号的压缩参量选择方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Acta Physica Sinica
  • 影响因子:
    1
  • 作者:
    王湘林;吴德伟;李响;朱浩男;陈坤;方冠
  • 通讯作者:
    方冠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李响的其他基金

仿肾小球滤过作用机制的MOFs修饰纳米纤维血液透析膜的构筑及性质研究
  • 批准号:
    52373036
  • 批准年份:
    2023
  • 资助金额:
    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具有多级结构的金属氧化物/碳包覆纳米纤维复合膜的制备及其对离子型有机污染物吸附性能的研究
  • 批准号:
    51773082
  • 批准年份:
    2017
  • 资助金额:
    61.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