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二维纳流体通道的构建及其离子传输机制的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51502046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1.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E0203.碳素材料与超硬材料
  • 结题年份:
    2018
  • 批准年份:
    2015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6-01-01 至2018-12-31

项目摘要

Interfacial forces and surface forces have strong influence on the physical behaviors of fluid confined in nanochannels of 1 to 100 nanometers in dimension, and therefore fluid transport through nanochannels exhibits unique characteristics that differ from bulk case. Studying molecular/ionic transport mechanism in nanochannels is benefit for modeling the mass transport in physiological condition, and systematic investigation on nanofluidic transport can provide theoretic basis for understanding nanofluidic system in depth and exploiting new nanofluidic devices. Conventional fabrication technologies (such as: photolithography, template method) involves complicated processes with low productivity and high production cost, which brings lots of obstacles for making high quality nanochannels in a large scale. In this proposal, layered materials are employed as the precursors to make corresponding two-dimensional (2D) nanosheets, and liquid exfoliation approach is adopted to exfoliate the layered materials. Then, macro-materials with 2D nano-channels are constructed through bottom-up re-assembly of the 2D nanosheets, and the 2D nano-channels are utilized as fluid transport channels. The properties of the nanochannels are adjusted by modifying structur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2D nanosheets, and the nanofluid transport mechanism is analyzed, which is benefit for developing new 2D nanofluidic nanochannels with high ion conductivity and selectivity. This proposal is provided with important scientific value for exploiting new-style ion devices based on 2D nanofluids.
在径向尺度为1-100 nm的纳流体通道中,界面和表面作用力对流体影响很大,此时纳流体会表现出不同于宏观流体的物理行为。研究分子或离子在纳流体通道中的传输机制,有利于模拟物质在生物体中的传输,也为深入认识纳流体系统和开发新型纳流体器件提供理论依据。传统纳流体通道制备方法(如:蚀刻法、模板法)涉及复杂的制备工艺和技术,并且制备成功率低、制造成本高,难以实现高质量纳流体通道的大规模制备。本项目拟采用层状材料作为前驱体,通过液相剥离层状材料获得相应的二维纳米片层,基于二维纳米片层自下而上的重组装,构建出具有二维纳米孔隙结构的组装体材料,利用纳米孔隙作为一种新型二维纳流体通道;通过对二维纳米片层结构和性质进行改性,实现对二维纳流体通道性能的调控,并分析流体在纳流体通道中的传输机制,发展具有高离子电导率和选择性的新型二维纳流体通道。本项目的实施对开发基于二维纳流体的新型离子器件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结项摘要

当流体维度接近纳米尺度时,流体的一些结构特征虽然在宏观流体里常常无足轻重,在微观尺度将会变得十分重要。当电流电解质的德拜长度大于纳流体通道的尺度时,在通道内壁附近形成的双电层将会重叠,这使得与内壁带有同样类型电荷的离子被排斥,而具有异种电荷的离子会被表面电荷所吸引。纳流体通道的传统制备方法主要涉及制备单一的纳米孔、纳米隧道或者纳米管道。为了实现纳流体的实际应用,将无数的纳流体通道进行整合集成十分必要,因而基于层状薄膜的二维纳流体通道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蒙脱土是一种资源丰富的具有高稳定性和高阳离子交换能力的粘土矿物。通过液相剥离法可以获得单层蒙脱土,这对于可控组装基于蒙脱土二维纳米片层的纳流体通道十分有利。在此,钠基蒙脱土被采用作为前驱体材料,通过将其层间的钠离子用锂离子取代,产生了锂基蒙脱土,由于锂离子具有比钠离子更高的水结合能力,因此锂基蒙脱土可以在反渗透作用下发生的体积膨胀,这使得片层之间的吸引力变弱,因而锂基蒙脱土可以在离心剪切力下被剥离成单层。通过将含有二维蒙脱土单层的水分散液进行真空抽滤,可获得柔性的具有均一层间距的蒙脱土薄膜。利用层间距作为离子传输通道构建了二维纳流体阵列。通过电导测试,我们发现在低浓度的电解液体系下,离子在该阵列中的传输受通道内壁的表面电荷控制。该纳流体结构在400摄氏度高温处理之后仍然稳定,该高温处理的二维纳流体阵列在低浓度电解质体系中仍然展示出表面电荷密度控制的离子传输行为。另外,漂移扩散实验揭示了通过该纳流体通道的中阳离子迁移率是阴离子的8-9倍,这与蒙脱土片层带有负电荷是一致的。最后,我们观察到在非对称的纳流体系统中的离子电流整流效应,在氯化钾和盐酸作为电解质体系中,离子整流比可分别达到2.6和3.5。这些性质使得该二维纳流体阵列在许多领域,比如膜分离、生物传感以及能源储存,都具有潜在的应用,特别是在一些高温应用领域。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3)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7)
Top-down fabrication of two-dimensional nanomaterials: Controllable liquid phase exfoliation
二维纳米材料的自上而下制造:可控液相剥离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新型炭材料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邵姣婧;郑德一;李政杰;杨全红
  • 通讯作者:
    杨全红
A Planar Graphene-Based Film Supercapacitor Formed by Liquid-Air Interfacial Assembly
液-气界面组装形成的平面石墨烯薄膜超级电容器
  • DOI:
    10.1002/admi.201601127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Advanced Materials Interfaces
  • 影响因子:
    5.4
  • 作者:
    Chen Xiangrong;Xiang Ting;Li Zhengjie;Wu Yanlin;Wu Hailong;Cheng Zhaofa;Shao Jiao-Jing;Yang Quan-Hong
  • 通讯作者:
    Yang Quan-Hong
Two-Dimensional Nanochannel Arrays Based on Flexible Montmorillonite Membranes
基于柔性蒙脱土膜的二维纳米通道阵列
  • DOI:
    10.1021/acsami.8b17719
  • 发表时间:
    2018-12-26
  • 期刊: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 影响因子:
    9.5
  • 作者:
    Liu, Mei-Li;Huang, Meng;Shao, Jiao-Jing
  • 通讯作者:
    Shao, Jiao-Jing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铜/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催化性能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无机化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娟;赵安婷;邵姣婧;卢丽平
  • 通讯作者:
    卢丽平
Cu/还原氧化石墨烯光催化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 DOI:
    10.13801/j.cnki.fhclxb.20180115.004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复合材料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娟;赵安婷;邵姣婧;唐晓宁;卢丽平
  • 通讯作者:
    卢丽平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邵姣婧的其他基金

二维粘土基隔膜的设计制备及其调控锂平面沉积和界面稳定性的作用机制研究
  • 批准号:
    52372185
  • 批准年份:
    2023
  • 资助金额:
    51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二维粘土掺杂的高性能PEO基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0
  • 资助金额:
    35 万元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粘土基二维纳米通道功能化隔膜的可控构筑及高性能锂硫电池的构建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19
  • 资助金额:
    6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石墨烯/聚苯胺复合纤维的可控组装及全固态柔性超级电容器的构建
  • 批准号:
    21564002
  • 批准年份:
    2015
  • 资助金额:
    40.0 万元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