锇与硼多重键化合物的设计与合成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21302158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5.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B0102.配位化学
  • 结题年份:
    2016
  • 批准年份:
    2013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4-01-01 至2016-12-31

项目摘要

This project is directed to study the synthesis of osmium and boron multiple bond complexes including boron double bond and triple bond complexes. Due to the electron deficiency of boron, most of boron multiple bond complexes are unstable and will be attacked by nucleophiles, which will lead to the lost of their multiple bond character. To synthesis stable transition metal and boron multiple bond complexes is a challenge and there is no report on the synthesis of metal and boron triple bond complex until now. Therefore, this project is aimed at the synthesis of stable osmium borylene and borylyne complexe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a reported structure of ruthenium borylene complex, the possible stable structure of osmium borylene complex was designed. The proposed osmium borylene complexes are produced from the oxidative addition reaction between B-Cl containing compounds and an Os(0) complex following by an α-H migration. When tuning the ligands with strong electron donated ability, osmium borylene complex might converse to osmium borylyne complex. This project will be helpful to explore the unknown metal borylene chemistry and to understand metal boron triple bond in terms of bonding.
本项目旨在合成锇与硼的双重键和三重键化合物。大多数过渡金属与硼多重键化合物均不太稳定,这是由于硼与金属形成多重键后,硼上取代基数目减少,硼原子裸露空间增大,加上硼原子本身缺电子的属性,硼非常容易受到富电子试剂的进攻,从而失去其多重键属性,故合成稳定的过渡金属与硼多重键化合物仍具有挑战性,特别是至今仍未有金属与硼三重键化合物被合成出来。为此,本项目基于已报道的钌与硼双重键化合物实例,从金属有机基础理论出发,设计了可能稳定的锇与硼双重键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同时拟采用零价锇化合物与氯化硼衍生物发生氧化加成和α氢转移反应的方法来合成锇与硼双重键化合物,并进一步通过交换配体来调整锇中心电子属性的办法,尝试将锇与硼双重键化合物转化成锇与硼三重键化合物。实现这些目标不仅有助于探索锇与硼双重键化合物诸多未发现的化学反应性能,例如类似卡宾的易位反应性能,而且还有助于研究过渡金属与硼三重键成键的重要科学意义。

结项摘要

过渡金属硼或硅键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有机金属化合物。其中,过渡金属与硼形成多重键(包括双重键和三重键)后,随着取代基数目的减少,硼原子裸露出来的空间也就越大,加上硼原子本身缺电子的属性,因此非常容易受到富电子试剂的进攻,例如亲核试剂H2O或稳定自由基O2的进攻,从而导致大多数过渡金属与硼多重键化合物是空气敏感的化合物。此外,即使在无水无氧状态,过渡金属与硼多重键化合物也可能发生自身的二聚或寡聚反应而导致不稳定,这使得合成稳定的过渡金属硼多重键化合物成为金属有机化学的研究热点之一。.本项目从分析过渡金属与硼成键的理论开始,预测可能稳定存在的过渡金属硼多重键化合物,并拟以零价有机锇化合物(p-Cymene)Os(COD)为原料,通过其与硼卤键化合物的氧化加成反应来实现锇硼多重键化合物的合成。本项目前期可顺利制备出大量的零价有机锇原料,然而其后续的氧化加成反应性却没有预期的容易。此后,本项目尝试利用OsCl2(PPh3)3与BH3NH2tBu反应制得锇硼键化合物,并得到了单晶X-射线衍谢实验数据。遗憾的是,此化合物不溶于任何有机溶剂,导致我们无法确认它的结构,这阻碍了我们对锇硼键化合物化学性质的进一步研究。.为此,利用周期表的对角线性质,本项目调整为探索有机锇化合物与有机硅原料的脱氢反应。本项目发现锇多氢化合物OsH3Cl(PPh3)3可与过量硅烷R2SiH2(R = Ph)反应,生成一类新的金属有机化合物,即双硅基锇化合物OsH4(SiClR2)(SiHR2)(PPh3)2,并得到了单晶X-射线衍谢实验的证明。进一步的机理研究表明,双硅基锇化合物OsH4(SiClR2)(SiHR2)(PPh3)2的形成涉及Si–H键和Os–Cl键之间的H/Cl交换反应,这一反应在过渡金属化合物与硅烷反应中少见于报道且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因为过渡金属化合物常被报道应用于硅烷多聚或聚合、硅氢加成的催化剂。此外,我们还研究了双硅基锇化合物的反应性,研究发现它可与有机配体L(L = PPh3、CH3CN)发生还原消除反应(消去R2SiH2)得到单硅基锇化合物OsH3(SiClPh2)(L)(PPh3)2。这一反应同样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因为它解释和对比了H2、Ph2ClSiH、Ph2SiH2和Ph2ClSi–SiHPh2从同一金属中心还原消除的难易程度。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2)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Metallafurans and Their Synthetic Chemistry
金属呋喃及其合成化学
  • DOI:
    10.1007/s11434-016-1026-x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Science Bulletin
  • 影响因子:
    18.9
  • 作者:
    Guomei He;Jiangxi Chen;Haiping Xia
  • 通讯作者:
    Haiping Xia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Osmium Polycyclic Aromatic Complexes via Nucleophilic Reactions of Osmapentalyne
锇多环芳香族配合物的锇戊二烯亲核反应的合成与表征
  • DOI:
    10.1002/cjoc.201600478
  • 发表时间:
    2017-05
  • 期刊:
    Chin. J. Chem.
  • 影响因子:
    --
  • 作者:
    Qin Zhu;Congqing Zhu;Zhihong Deng;Guomei He;Jiangxi Chen;Jun Zhu;Haiping Xia
  • 通讯作者:
    Haiping Xia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溶剂浸提法调节聚碳硅烷分子量及其分布的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功能材料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丁马太;陈江溪;何国梅;夏海平;陈立富;廖志楠
  • 通讯作者:
    廖志楠
含钛聚碳硅烷的合成、表征及其形成机理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1
  • 期刊:
    功能材料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何国梅;陆雪川;丁马太;夏海平;HE Guo-mei1,2,LU Xue-chuan2,DING Ma-tai2,XIA Hai-p;2.Advanced Materials Laboratory,College of Materia
  • 通讯作者:
    2.Advanced Materials Laboratory,College of Materia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