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北亚高山代表性木本植物的生态适应机理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31100292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3.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C0303.生理生态学
  • 结题年份:
    2014
  • 批准年份:
    2011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2-01-01 至2014-12-31

项目摘要

本项目选取玉龙雪山自然保护区不同海拔梯度上的三个代表性木本植物(丽江云杉、怒江冷杉和川滇高山栎)为研究对象,从形态结构及生理生化特性方面研究其对不同海拔小生境的响应机制,并通过分子手段对这三个树种进行群体遗传学研究,通过比较分析丽江云杉、怒江冷杉和川滇高山栎的生理生态特性及群体遗传变异随海拔梯度变化的规律和差异,探究云杉、冷杉和川滇高山栎等滇西北亚高山代表性木本植物天然群体的生理生态适应与分子进化,可为我国西南部地区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森林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以及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可为西南地区的天然林保护提供科学指导。

结项摘要

本项目选取玉龙雪山自然保护区不同海拔梯度上的三个代表性木本植物(丽江云杉、急尖长苞冷杉和川滇高山栎)为研究对象,从形态解剖及生理生化特性方面研究其对不同海拔小生境的响应机制,并通过分子手段对这三个树种进行群体遗传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间海拔更有利于各树种的生长发育及保持较丰富的遗传变异;在较低海拔区域因为人类活动砍伐破坏或与其他树种的混生导致资源竞争,体现不出其生长优势,遗传多样性水平也相对较低;而在高海拔区域由于不良环境影响如低温、土壤瘠薄或大气稀薄、强辐射等导致其生长缓慢,其遗传多样性水平亦有所降低,同时高海拔群体的抗逆性也显著增加。从生理生态及解剖形态指标来看,川滇高山栎、急尖长苞冷杉、丽江云杉最适生长区域分别为海拔3050m、3550m及3200m;而就其遗传多样性指数来说,川滇高山栎、急尖长苞冷杉、丽江云杉分别在海拔3350m、3700m及3050m,其遗传多样性更为丰富;就其遗传分化而言,各树种的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群体内部,但群体间已出现一定程度的遗传分化。川滇高山栎、急尖长苞冷杉、丽江云杉基因流Nm基分别为5.1170(>4)、4.7780(>4),2.8384(>1),说明其基因流足以抵制遗传漂变的作用,防止种群间分化的发生,故居群间遗传分化的主要原因应该是不同海拔高度上居群所处生境的异质性所致。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0)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退化梯度上滇西北高寒草甸植物地上形态及生物量变化特征
  • DOI:
    10.5846/stxb201904150751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生态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赵鸿怡;熊万友;岳海涛;杨苑君;曾昊;崔媛;黄晓霞;张勇
  • 通讯作者:
    张勇
国内旅游客流时空集散规律研究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丁佼;黄晓霞;和克俭
  • 通讯作者:
    和克俭
单屏篱笆加波束跟踪探测模式的目标覆盖特性
  • DOI:
    --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测绘科学技术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泽军;黄晓霞;张栩晨;高华宇
  • 通讯作者:
    高华宇
小五台山亚高山草甸物种分布与温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应用生态学报, 16(7):1213-71217,2005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江源*;黄秋如;韩京莎;黄晓霞
  • 通讯作者:
    黄晓霞
基于GM(1,1)的植物群落抗踩踏能力分析——以香格里拉高寒草甸为例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勇;易琦;丁佼;黄晓霞
  • 通讯作者:
    黄晓霞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黄晓霞的其他基金

云南省千家寨古茶树生态适应机理研究
  • 批准号:
    31760197
  • 批准年份:
    2017
  • 资助金额:
    38.0 万元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