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液界面张力作用下土颗粒移动的力学机理及其宏观反映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662021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38.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706.环境地质学
  • 结题年份:
    2020
  • 批准年份:
    2016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7-01-01 至2020-12-31

项目摘要

In the process of drying, the soil particles may start moving under the gas-liquid surface tension. It is presented as shrinkage and cracking macroscopically. Soil shrinkage and cracking will give rise to a host of ge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problems. From the micro-perspective, the study of movement rule of soil particles caused by gas-liquid surface tension will be carried out through developing ideal physical model which reflect contact angle hysteresis, microcosmic observation tests and surface properties tests. Based on the microscopic study, soil shrinkage and cracking tests with different drying patterns will be carried out on the muddy soil samples and compacted soil samples from macro-perspective, the effects of contact angle and gas-liquid surface tension should be concerned. In order to associate microcosmic properties of particles with soil shrinkage curve model and soil initial cracking behavior due to evaporation, the microscopic parameters which have important effect on soil shrinkage and cracking should be confirmed. The project may increase the knowledge on the nature of soil shrinkage and cracking, which may also offer a certain theory basis for preventing cracking and cracking control in soils.
土体退湿过程中,土颗粒在气-液界面张力作用下会产生移动,宏观上表现为土体的干缩开裂,并可能因此导致一系列的地质问题和环境问题。本项目拟从微观角度出发,开展模型土颗粒、矿物颗粒和天然土颗粒退湿过程中的微观观测试验及表面性质测试试验,并结合反映接触角滞后效应的理想物理模型对气-液界面张力作用下土颗粒的移动规律展开研究。在此基础上从宏观角度出发,对泥状样和击实样进行不同退湿方式下的收缩开裂试验,并考察接触角和孔隙水表面张力对土体干缩开裂的影响,确定对土体干缩开裂有重要影响的微观参数,据此建立考虑微观参数的土体收缩特性曲线模型和蒸发失水初始开裂模型。本项目的研究将增加人们对土体干缩开裂本质的认识,同时,也为预防土体开裂和治理裂隙土提供相应的理论基础。

结项摘要

从细观角度对气-液界面张力作用下土颗粒移动的力学机理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展开土壤开裂等宏观性质的研究,主要得到以下结论: 增湿(脱湿)历史对土壤表面的接触角有重要影响,亲水或斥水土壤脱湿过程中土颗粒间接触角变化规律并无明显差别,但斥水土颗粒的增湿与亲水土颗粒增湿过程中的接触角变化规律区别很大。土颗粒在增湿或脱湿过程中接触角变化规律可以归纳为5种模式,分别为:常规模式、差异模式、突变模式、波动模式和斥水土增湿模式,这5种模式与颗粒相对位置、孔隙结构及颗粒表面缺陷密切相关。砂土颗粒与孔隙水间的接触角增大会使表层土壤中水封闭土层厚度减小,但接触角增大到一定值后,水封闭层的厚度不再发生变化。随着接触角的增大,气封闭层的厚度是不断减小的。孔隙水表面张力和接触角对膨胀土的收缩开裂有重要影响。表面张力越小的试样,其最终收缩开裂裂隙度越小,但在裂隙发展阶段,脱湿时间相同时,孔隙水表面张力小的土样其收缩开裂裂隙度有可能大于表面张力较大的土样。增大土颗粒与孔隙水间的接触角可以很好的抑制膨胀土的收缩开裂,接触角越大,相同的脱湿时间下土体的收缩开裂裂隙度越小。减小孔隙水表面张力或增大接触角都会使土体中的弯液面曲率半径增大,从而减小土体中的基质吸力。接触角的增大还有可能使弯液面由凹变凸,基质吸力会因此消失,从而很好的抑制膨胀土开裂。采用变湿应力来研究土体的应力状态和胀缩变形,据此建立了考虑变湿的膨胀土初始开裂模型,获得了蒸发条件下膨胀土的初始开裂深度、初始裂隙间距和裂隙宽度。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0)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1)
干湿循环下气—液界面张力对黏土收缩开裂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土壤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罗茂泉;杨松;马泽慧;王磊
  • 通讯作者:
    王磊
土壤吸力测试方法对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节水灌溉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磊;杨松
  • 通讯作者:
    杨松
躺滴法测量干湿循环条件下土壤固-液接触角的滞后特性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农业工程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杨松;马泽慧;王磊;罗茂泉
  • 通讯作者:
    罗茂泉
干湿循环对土壤斥水性的影响
  • DOI:
    10.13758/j.cnki.tr.2019.06.021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土壤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杨松;王磊;周明凯;马泽慧;李铭
  • 通讯作者:
    李铭
滤纸法测定干湿循环下膨胀土基质吸力变化规律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农业工程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吴珺华;杨松
  • 通讯作者:
    杨松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人参多糖对氧化应激损伤肝细胞的保护作用机制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食品工业科技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杨松;王隶书;刘美辰;陈艳艳;白雪媛;王思明
  • 通讯作者:
    王思明
槲皮素及其衍生物抗植物病毒活性及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 DOI:
    10.16820/j.cnki.1006-0413.2017.08.001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农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勇;宋宝静;任亚峰;李冬雪;赵晓珍;包兴涛;薛伟;杨松;胡德禹;陈卓
  • 通讯作者:
    陈卓
柱前衍生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水体中代森锰锌残留量
  • DOI:
    10.13526/j.issn.1006-6144.2020.03.012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分析科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杨松;柏杨;王文利;许乐园;高云;王苓;邹楠;慕卫
  • 通讯作者:
    慕卫
综合医院院深部真菌感染季节性分布的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皮肤病与性病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乖丽;孟志尚;田梦冉;魏文娟;杨松;赵维佳;杨斐;李红宾
  • 通讯作者:
    李红宾
(Z)-2-(1H-1,2,4-三唑-1-基)-1-(2,3,4-三甲氧基)苯乙酮肟酯新化合物合成和结构表征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农药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杨松;宋宝安*;李正名;廖仁安
  • 通讯作者:
    廖仁安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杨松的其他基金

接触角及接触角滞后效应对非饱和土力学性质的影响研究
  • 批准号:
    51209182
  • 批准年份:
    2012
  • 资助金额:
    2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