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民族药苦参主要成分氧化苦参碱调节IFN-γ改善致死性人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小鼠的实验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81860752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38.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H3218.民族药学
  • 结题年份:
    2022
  • 批准年份:
    2018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9-01-01 至2022-12-31

项目摘要

Human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is the most critical pathogen that leads to child viral pneumonia and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athogen that causes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for elderly either. Albeit the infection of human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annually led to several hundred thousand people died directly or indirectly, no licensed vaccine of human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was approved. The recent researches showed there was a possibility for IFN-γ, in behalf of the immune factors, which involved in the pathological immunity caused by human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infection. Such pathological immunity would lead to severer inflammation, even to death, but the exact mechanism was urgent to be uncovered. Oxymatrine, the main constituent of Guizhou traditional herb Sophora flavescens, had inhibitory effects for many DNA/RNA viruses, such as Hepatitis B Virus, Coxsackie Virus, and also human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Therefore, the current study would investigate the anti-human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effect of Oxymatrine in a lethal mouse model for human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infection. Such lethal mouse model was first established by our group and it should be a great platform for selecting and screening anti-human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agents. Not only would the anti-viral effect of Oxymatrine be defined, but the novel antiviral mechanism of Oxymatrine via regulating the IFN-γ to ameliorate lethal human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infection in mice would be elucidated. This study combined with the abundant traditional medicine resources in Guizhou, revealing the new antiviral mechanism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will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rational utilization of Sophora flavescens, and it was of great social significance to further exert the advantages of Guizhou characteristic traditional herbal resources, integrate the extra value of traditional herb, and promote the modernization of traditional medicine.
人呼吸道合胞病毒是引起儿童病毒性肺炎的最重要病原体,对长者下呼吸道感染亦为重要病原体之一,该病毒每年全球直接或间接引起数十万例儿童或长者死亡,迄今却尚未有疫苗上市。近年来的研究认为以IFN-γ为主的免疫因子可能参与了人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引起的免疫病理作用,导致炎症加重,其确切机制仍亟待阐明。贵州省民族药苦参主要成分氧化苦参碱通过对免疫因子的调节对多种病毒具有抑制作用,因此本课题拟以前期研究已初步建立的致死性人呼吸道合胞病毒小鼠动物模型为平台,评价氧化苦参碱抗人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活性,并深入阐明氧化苦参碱通过调节IFN-γ等免疫因子改善人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新抗病毒机制。本研究结合贵州省丰沛的民族药资源,揭示新的中草药抗病毒机制,将为苦参的合理利用和深层次系统研究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对进一步发挥贵州民族医药特色资源优势,整合中药民族药附加值,促进民族药研究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结项摘要

人呼吸道合胞病毒(hRSV)作为导致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的重要病因,对新生儿、长者和免疫抑制病人危害很大,目前除帕利殊单抗外,尚没有疫苗及特异性药物上市,其重要原因之一是该病毒特殊的病理免疫机制,针对这一特点,以中草药来源的小分子药物很可能通过调控宿主免疫系统拮抗病毒感染。本项目依托致死性hRSV感染小鼠模型,评价苦参类生物碱主要成分氧化苦参碱(oxymatrine, OMT)的体内体外抗hRSV活性,同时力图阐明OMT的抗感染机制。.我们在小鼠肺内连续传代hRSV,获得数株高毒力hRSV小鼠适应株,可感染小鼠致死,在该研究领域首次发展具可操作性的致死性hRSV感染小鼠模型,依托该模型评价了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包被OMT的抗hRSV活性,发现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包被OMT和甲壳素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包被OMT均能提高hRSV感染小鼠存活率,鼠肺病毒滴度显著下降,鼠肺病理切片示感染减轻。我们在细胞内观察到苦参类生物碱具多种抗hRSV活性,其中槐果碱和槐定碱显著抑制病毒滴度并具较理想治疗指数,对抗感染机制探索发现苦参类生物碱均能抑制病毒感染导致的细胞凋亡,western blot发现NF-κB由胞浆到胞核的转位增多,并导致NF-κB下游抗凋亡蛋白表达增多。我们还在一株高毒力hRSV小鼠适应株(GZ08-18)感染的细胞中发现细胞凋亡被显著抑制,GZ08-18感染能够上调BCL-2表达,并抑制促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抑制细胞线粒体功能,随后发现鱼藤酮(一种特异性内始性细胞凋亡诱导剂)可以显著抑制GZ08-18的体内外感染,说明高毒力hRSV毒株可能通过调控宿主细胞的内始性细胞凋亡,获得更多的病毒复制机会。.本项目的科学意义主要体现在依托致死性hRSV感染动物模型,从不同的机制角度筛选并发现OMT和鱼藤酮的抗感染活性。由于贵州省具有丰富的中草药和民族药资源,因此本项目对于贵州省中草药和民族药现代化具较重大意义,同时也为临床病毒感染治疗提供新理论支撑和防治策略,为创新药物研制提供切实可靠的科学依据。.本项目取得以下成果:SCI论文2篇,北图核心期刊论文2篇,统计源期刊论文1篇,授权和在审发明专利各1项。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5)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2)
人呼吸道合胞病毒qRT-PCR绝对定量检测法的建立
  • DOI:
    --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春源;杨筱萌;罗语思;何淼;张勇;刘鉴;牟荣;沈祥春;李金福;张科
  • 通讯作者:
    张科
Establishment of a lethal aged mouse model of human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infection
人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致死老年小鼠模型的建立
  • DOI:
    10.1016/j.antiviral.2018.11.015
  • 发表时间:
    2019-01-01
  • 期刊:
    ANTIVIRAL RESEARCH
  • 影响因子:
    7.6
  • 作者:
    Zhang, Ke;Li, Cun;Zhou, Jie
  • 通讯作者:
    Zhou, Jie
氧化苦参碱磷脂复合物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的制备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科;严俊丽;李婉蓉;贺智勇;姜丰;周雪;吴林菁;甘诗泉;明先彦;沈祥春;陶玲
  • 通讯作者:
    陶玲
人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致小鼠急性肺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
  • DOI:
    10.13350/j.cjpb.220901
  • 发表时间:
    2022
  • 期刊: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杨筱萌;罗语思;郭名扬;陈芳;沈胡艳;牟荣;沈祥春;张科;李金福
  • 通讯作者:
    李金福
Development of Inhalable Chitosan-Coated Oxymatrine Liposomes to Alleviate RSV-Infected Mice.
开发可吸入的壳聚糖包被的氧化苦参碱脂质体以减轻 RSV 感染小鼠的症状
  • DOI:
    10.3390/ijms232415909
  • 发表时间:
    2022-12-14
  • 期刊: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
  • 影响因子:
    5.6
  • 作者:
  • 通讯作者: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A relaxed positive-definite and skew-Hermitian splitting preconditioner forsaddle point problems
鞍点问题的松弛正定和偏厄米分裂预处理器
  • DOI:
    10.1016/j.amc.2014.10.059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Computation
  • 影响因子:
    4
  • 作者:
    顾传青;张科
  • 通讯作者:
    张科
井点降水法处理可液化地基的振动台试验
  • DOI:
    10.16511/j.cnki.qhdxxb.2018.25.001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宇龙;张科
  • 通讯作者:
    张科
基于动态全增厚火焰模型对甲烷/空气非预混燃烧的大涡模拟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工程热物理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科;尚明涛;罗坤;樊建人
  • 通讯作者:
    樊建人
Cartesian积的局部边-路替换图的L(2,1)-标号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杜娟;吕大梅;张科
  • 通讯作者:
    张科
基于PCNN和BWT的图像融合算法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光电子.激光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朱冰;张科;余瑞星
  • 通讯作者:
    余瑞星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张科的其他基金

基于线粒体凋亡途径探讨小疏水蛋白基因高保守区突变致RSV毒力增强的机制
  • 批准号:
    82160383
  • 批准年份:
    2021
  • 资助金额:
    34 万元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