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无脊椎动物-单细胞真核绿藻共生体宿主与绿藻协同进化分子机制的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31370406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15.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C0309.环境与生物演化
  • 结题年份:
    2014
  • 批准年份:
    2013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4-01-01 至2014-12-31

项目摘要

The symbiotic system consisting of freshwater invertebrate and unicellular eukaryotic green algae is a special biological phenomena which has a high scientific value in the field of evolutionary ecology, evolutionary biology and cell biology. So far, the bi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symbiont consisting of animal and unicellular eukaryotic green algae have been understood, while the time of its origin and its evolution mechanism have been unclear. In animal-algae symbiont, the animal is the host, symbiotic green algae entered later animal cell in evolution, thus related study on the origin and phylogenetics of symbiotic green algae and the mechanism of coevotion between symbiotic unicellular eukaryotic green algae and host animals should contribute to explore the origin and formation mechanism of animal-algae symbionts. Therefore, our scientific research item will first investigate the diversity of symbiont consisting of freshwater invertebrates and unicellular eukaryotic green algae in China, and based on this, molecular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 among different symbiotic green algae as well as among relevant host animals would be studied respectively under two different backgrounds of symbiotic green algae in different animal hosts which exist at the same habitat and symbiotic green algae in different geographical populations of the same animal host. In a word, the aim of our item is to mak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n molecular phylogeny,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symbiotic unicellular green algae and molecular mechanism of coevolution between host animal and symbiotic green algae, and lay a foundation for the study on the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animal-green algae symbiont.
单细胞真核绿藻在动物细胞内共生是进化生态学、进化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等领域具有较高科研价值的特殊生物学现象,其中动物-单细胞真核绿藻共生体的生物学意义已经较为明确,但该类共生体的起源时间及进化机制目前仍未阐明。动物-绿藻共生体中,动物体为宿主,共生绿藻在进化上是后来进入动物细胞的,因此对共生绿藻的起源及动物宿主与共生绿藻协同进化机制的研究可能有助于动物-绿藻共生体起源机制的探讨。基于此,本课题拟在对我国淡水无脊椎动物类群中的动物-绿藻共生体多样性调查的基础上,运用分子系统学方法、基于不同动物宿主体内的共生绿藻及同一动物宿主不同地理种群的共生绿藻两个背景探讨不同来源共生绿藻的分子系统发生关系以及相应动物宿主间分子系统发生关系,以期对动物共生绿藻的起源及动物宿主与共生绿藻协同进化的分子机制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为动物-绿藻共生体的起源和进化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结项摘要

摘要:单细胞真核绿藻在动物细胞内共生是进化生态学、进化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等领域具有较高科研价值的特殊生物学现象,其中动物-单细胞真核绿藻共生体的生物学意义已经较为明确,但该类共生体的起源时间及进化机制目前仍未阐明。动物-绿藻共生体中,动物体为宿主,共生绿藻在进化上是后来进入动物细胞的,因此对共生绿藻的起源及动物宿主与共生绿藻协同进化机制的研究可能有助于动物-绿藻共生体起源机制的探讨。基于此,本课题在对我国局部地区淡水无脊椎动物类群中的动物-绿藻共生体多样性调查的基础上,运用分子系统学方法,重点对中国绿水螅及绿草履虫中国品系的分子系统发生地位、中国绿水螅共生绿藻及绿草履虫中国品系共生绿藻的分子系统发生地位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绿水螅共生绿藻有多种起源、绿草履虫共生绿藻也有多种起源,这说明了无脊椎动物共生绿藻起源和进化的复杂性,为动物-绿藻共生体的起源和进化的深入研究提供了重要信息。另外,课题组还对中国绿水螅野生型品系及去除共生绿藻品系转录组进行了初步比较研究,筛选出35条差异表达基因、385条仅在野生型品系中表达的基因及138条仅在去除共生绿藻品系中表达的基因,这些数据为动物共生绿藻的起源及动物宿主与共生绿藻协同进化的分子机制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奠定了重要基础。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6)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Molecular cloning, sequence analysis, prokaryotic expression, and function prediction of foot-specific peroxidase in Hydra magnipapillata Chinese strain
中国水螅足特异性过氧化物酶的分子克隆、序列分析、原核表达及功能预测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Genetics and Molecular Research
  • 影响因子:
    0.4
  • 作者:
    Pan HC;Yang HQ;Zhao FX;Qian XC
  • 通讯作者:
    Qian XC
水螅异常极性体轴的形成及矫正进程的观察?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正亮;钱小成;李晓飞;刘蕾;潘红春
  • 通讯作者:
    潘红春
中国绿水螅分子系统发生地位的初步探讨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晓飞;刘敏;刘正亮;刘蕾;汪安泰;潘红春
  • 通讯作者:
    潘红春
The complete mitochondrial genome of Hydra vulgaris (Hydroida: Hydridae)
普通水螅(Hydroida:水螅科)的完整线粒体基因组
  • DOI:
    10.3109/19401736.2013.809437
  • 发表时间:
    2014-11
  • 期刊:
    Mitochondrial DNA
  • 影响因子:
    --
  • 作者:
    Pan HC;Fang HY;Li SW;Liu JH;Wang Y;Wang AT
  • 通讯作者:
    Wang AT
The complete mitochondrial genome of Chinese green hydra, Hydra sinensis (Hydroida: Hydridae)
中国绿水螅完整的线粒体基因组,Hydra sinensis(Hydroida:Hydridae)
  • DOI:
    10.3109/19401736.2013.782017
  • 发表时间:
    2014-02-01
  • 期刊:
    MITOCHONDRIAL DNA
  • 影响因子:
    --
  • 作者:
    Pan, Hong-Chun;Qian, Xiao-Cheng;Wang, An-Tai
  • 通讯作者:
    Wang, An-Tai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大乳头水螅RACE cDNA文库的构建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赵凤霞;杨好强;钱小成;潘红春
  • 通讯作者:
    潘红春
供应链协同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效应研究——基于知识共享视角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龙勇;潘红春
  • 通讯作者:
    潘红春
基于核及叶绿体基因序列探讨中国绿水螅共生单细胞绿藻系统发生地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水生生物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磊磊;刘俊红;李全发;董文芳;张行;潘红春
  • 通讯作者:
    潘红春
光周期对中国水螅种群增长、无性出芽生殖及抗氧化酶活力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激光生物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磊磊;刘敏;张行;董文芳;潘红春
  • 通讯作者:
    潘红春
中国绿水螅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基因的克隆、抗体制备及表达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水生生物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行;田晓晓;董文芳;王茹梦;潘红春
  • 通讯作者:
    潘红春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潘红春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