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可控扫描电化学显微镜分析系统的构筑及其在氧反应性能评价中的应用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21605067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B0201.基础理论与表征方法
  • 结题年份:
    2019
  • 批准年份:
    2016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7-01-01 至2019-12-31

项目摘要

To achieve high-throughput analysis of electrocatalysts towards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 (ORR) at variable temperatures is one of the key research challenges in many greenn energy storage and conversion systems, such as fuel cells and metal air-batteries. This is because the properties of different electrocatalysts towards ORR evaluated at room temperature are generally far from the real properties of the electrocatalysts operated at industrial high temperatures, thus limiting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electrocatalysts. On the other hand, to develop non-precious catalysts derived from the earth-abundant materials has also attracted enormous attention. Therefore, to develop a temperature-controllable analytical platform, which is based on the high-throughput Scanning Electrochemical Microscopy (SECM), is the first goal of this project. Meanwhile, to derive heteroatom-doped carbon-based catalysts from pristine coal will be as a strategic method to obtain ORR electrocatalysts in consideration of its abundance in the earth and its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value-added use. The influence of the coal properties and the carbonization process on the electrocatalytic properties of a series of coal-derived carbon-based electrocatalysts will be the focus of the research. The prepared coal-derived carbon-based catalysts will be further systematically evaluated by the developed temperature-controllable SECM. In combination with other techniques for analyzing the chemical properties, the interrelationship of physical, chemical and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 the prepared catalysts at varied temperatures will be carefully studied.
实现新能源转换存储系统中氧还原电催化材料在非常温下的高效分析与筛选是亟待解决的难题,因为传统的氧还原电催化材料的性能分析研究都是在常温下进行,这会与实际工业高温操作下的电催化反应性能相差甚远,从而制约了催化材料的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利用地球上丰富可用资源开发绿色环保的各类新型氧还原电催化材料也是目前研究的重点。因此,本项目拟构筑一个基于高分辨率扫描电化学显微镜的温度可控的分析系统,发展可以应用于非常温条件下的氧还原电催化剂的高效筛选和分析方法;同时提出利用传统煤炭资源制备高附加值氧还原电催化材料,重点研究煤炭的组成和高温碳化机制对煤基电催化材料的氧还原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利用温度可控的扫描电化学显微镜分析系统探索不同温度下的电催化材料的微区物理形貌、化学组成和电催化氧还原性能之间的构效关系,为规模化制备高附加值的氧还原电催化材料奠定科学基础和提供非常温条件下的真实性能实验依据。

结项摘要

传统的氧还原和水解析氧电催化材料的性能分析研究都是在常温下进行,这与实际工业高温操作下的电催化反应性能相差甚远,实现新能源转换存储系统中氧反应电催化材料在非常温下的高效分析与筛选是亟待解决的难题;另一方面,利用地球上丰富煤炭资源开发绿色环保的各类新型氧还原和水解析氧电催化材料是煤炭高附加值深加工利用的新发展趋势。因此,本项目利用传统煤炭资源设计构筑了一系列高附加值氧还原和水解析氧电催化材料,重点研究了煤炭的组成、酸预处理、预氧化和高温不同气氛和温度热解碳化对煤基多孔碳材料的物理形貌、化学组成及电催化氧还原和水解析氧性能的影响;探究了其与过渡金属及其氧化物复合对进一步提升水解析氧反应性能的重要原因,以及利用煤炭作为碳源直接催化生长纳米管制备三维碳纳米管改性煤基多孔碳材料的可行性。研究表明,褐煤为制备氧反应电催化剂的首选煤种,酸预处理可以造成更多表面缺欠,更易在高温氨气热处理过程中引入氮原子制备具有良好氧还原性能的氮掺杂煤基多孔碳材料;预氧化可助多孔结构的形成,因此有利于煤基质中挥发性组分的分解,从而产生更多的表面和边缘缺陷,提高煤基碳材料的氧还原反应性能;而不经过任何预处理直接高温热解碳化所制备的煤基碳材料拥有良好的氧还原和水解析氧双功能电催化性能;通过添加过渡金属,可进一步提升煤基碳材料的水解析氧电催化性能;利用煤炭本身作为碳源可直接生长碳纳米管形成的三维立体结构有助于电解质的扩散、活性位点的暴露和导电性的增加,从而提升双功能氧反应性能;与此同时,高分辨率扫描电化学显微镜的温度可控的分析系统被成功构筑,利用其对制备的电催化材料进行微区性能探究,发现电催化性能的良好表现与原煤中的微量元素种类息息相关;工作温度影响电催化氧反应性能。本项目研究结果为规模化制备高附加值的氧还原电催化材料奠定科学基础和提供非常温条件下的真实性能实验依据。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5)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8)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3)
Simple conversion of earth-abundant coal to high-performance bifunctional catalysts for reversible oxygen electrodes
将地球丰富的煤炭简单转化为用于可逆氧电极的高性能双功能催化剂
  • DOI:
    10.1039/c7cy02415k
  • 发表时间:
    2018-02-21
  • 期刊:
    CATALYSIS SCIENCE & TECHNOLOGY
  • 影响因子:
    5
  • 作者:
    Chen, X. X.;Wang, J.;Masa, J.
  • 通讯作者:
    Masa, J.
纳米尺度扫描电化学显微镜的探针制备及在电催化氧和氢反应研究中的应用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电化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星星
  • 通讯作者:
    陈星星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Met-RANTES 在rd 小鼠遗传性视网膜变性中的作用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潍坊医学院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星星;曾惠阳
  • 通讯作者:
    曾惠阳
茶树CsPNPO基因的功能鉴定与表达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西北植物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星星;夏莹;黄龙全;张剑韵
  • 通讯作者:
    张剑韵
乙肝病毒 X 蛋白 抑制小鼠足细胞系 MPC5 增殖并促进其凋亡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基础医学与临床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雷晓燕;孙永红;陈星星;崔维静;刘璟
  • 通讯作者:
    刘璟
农村青少年不同时期家庭逆境与精神病理症状的关联
  •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0.04.004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中国学校卫生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星星;曾琛琛;张雷;万宇辉;陶芳标;孙莹
  • 通讯作者:
    孙莹
Sox2在NT-3促进大鼠神经干细胞分化中的作用
  • DOI:
    10.16016/j.1000-5404.201409177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星星;王冠;刘明永;薛鑫;郭乔楠;赵建华
  • 通讯作者:
    赵建华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