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I3K-Akt通路抑制作用的苍耳子中噻嗪类抗类风湿性关节炎成分及作用机制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81703684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H3203.中药药效物质
  • 结题年份:
    2020
  • 批准年份:
    2017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8-01-01 至2020-12-31

项目摘要

Xanthii fructus contained various xanthiazone compounds in our previous study. Further pharmacological investigations indicated that this type xanthiazone compounds showed significant anti-rheumatoid arthritis activity and the mechanism may be the inhibiting of phosphatidyl inositol 3-kinase γ protein (PI3Kγ). On the basis of previous work and the combination of advanced multidisciplinary methods and technology, we aim to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 the anti-rheumatoid arthritis activity, therapeutic targets,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s and mechanism of action. Based on the methodology integrated UPLC-Q-TOF-MS, a variety of chromatography technology and spectroscopic approaches, xanthiazone compounds will be rapidly screened, isolated and identified. Application of SPR and WesternBlot technology, we will screen target compounds of binding force better for PI3Kγ protein and verify the inhibition against PI3Kγ protein. In addition, virtual screen method will be also used to analyze th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s between bioactive xanthiazone compounds and PI3Kγ. Finally, we will study the influence between xanthiazone compounds and RAFLS cell apoptosis. In this way, our findings will establish solid scientific found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ew anti-rheumatoid arthritis drug.
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苍耳子中富含特有的噻嗪类化合物,进一步研究发现该类成分具有抗类风湿性关节炎(RA)活性,深入研究证明噻嗪类化合物是通过抑制PI3K-Akt通路中PI3Kγ蛋白而发挥抗RA作用,本项目拟在前期研究基础上,整合中药化学、药理学,分子生物学等先进科学手段与方法,针对有效部位中噻嗪类成分抗RA的体内外活性、作用靶点,构效关系及作用机制进行研究。采用UPLC-Q-TOF-MS对噻嗪类化合物快速识别后分离鉴定,应用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SPR)筛选与靶标蛋白PI3Kγ结合力较好的目标化合物,并采用WesternBlot技术验证噻嗪类成分对PI3Kγ的抑制作用,结合计算机辅助筛选技术深入剖析噻嗪类成分的抗RA构效关系,最终考察此类成分对成纤维样滑膜细胞凋亡的影响,从而阐释苍耳子中噻嗪类成分抗RA的作用机制,为开发抗RA新药奠定基础。

结项摘要

本项目在确定了苍耳子抗RA有效部位的基础上,应用UPLC-Q-TOF-MS对苍耳子有效部位中化学成分的组成进行了快速识别分析,发现了结构新颖的噻嗪类化合物,通过观察其碎片离子,总结了噻嗪类化合物结构特点和质谱裂解规律。并对有效部位进行了系统深入的化学成分研究,共分离鉴定了81个单体化合物,包括19个新化合物,45个首分化合物。建立了TNF-α诱导的RAFLS细胞模型,考察了噻嗪类化合物体外抑制TNF-α诱导的RAFLS细胞增殖作用,并获得量效关系。建立了Ⅱ型胶原蛋白和弗氏完全佐剂所致的RA大鼠模型,综合分析了噻嗪类化合物的抗RA作用。应用Autodock分子对接程序计算了噻嗪类化合物与PI3Kγ蛋白的分子对接情况,获得了噻嗪类化合物与PI3Kγ蛋白分子结合的最佳构象,结合位点和结合方式。利用SPR技术,将PI3Kγ蛋白固定在芯片上,分析了噻嗪类化合物与该蛋白的亲和力,评价了它们相互作用的强弱。综合药效学、分子对接和分子互做的实验结果,总结了噻嗪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发现噻嗪类化合物活性的强弱与是否开环、2位是否有取代、11位取代基的类型、数量、空间位阻等情况有关。利用流式细胞仪、荧光蛋白标记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了TNF-α诱导的RAFLS细胞凋亡、RAFLS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以及PI3K/Akt通路和线粒体通路中的主要蛋白的表达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噻嗪类化合物可以通过抑制PI3K/Akt通路和增加线粒体膜通透性,促进TNF-α诱导的RAFLS细胞凋亡,从而发挥抗RA作用。本项目在阐明苍耳子抗RA药效物质基础的同时,发现具有新药开发前景的先导化合物,为噻嗪类化合物作为新型PI3Kγ抑制剂的研发提供理论基础,进而为充分开发利用苍耳子的药用资源和研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抗RA靶向药物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0)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1)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1)
HPLC-PDA Combined with Chemometrics for Quantitation of Active Components and Quality Assessment of Raw and Processed Fruits of Xanthium strumarium L.
HPLC-PDA结合化学计量学对苍耳生果和加工果的活性成分进行定量和质量评价。
  • DOI:
    10.3390/molecules23020243
  • 发表时间:
    2018-01-25
  • 期刊:
    Molecules (Basel, Switzerland)
  • 影响因子:
    --
  • 作者:
    Jiang H;Yang L;Xing X;Yan M;Guo X;Yang B;Wang Q;Kuang H
  • 通讯作者:
    Kuang H
Development of an analytical method for separation of phenolic acids by ultra-performance convergence chromatography (UPC2) using a column packed with a sub-2-μm particle
开发使用亚 2μm 颗粒填充柱的超高效合相色谱 (UPC2) 分离酚酸的分析方法
  • DOI:
    10.1016/j.jpba.2018.02.027
  • 发表时间:
    2018-05-10
  • 期刊: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D BIOMEDICAL ANALYSIS
  • 影响因子:
    3.4
  • 作者:
    Jiang, Hai;Yang, Liu;Kuang, Hai-Xue
  • 通讯作者:
    Kuang, Hai-Xue
苍耳子中木脂素类化学成分研究
  • DOI:
    10.19540/j.cnki.cjcmm.20180123.003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中国中药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姜海;杨柳;邢绪东;颜美玲;郭新月;苏晓琳;孙延平;杨炳友;王秋红;匡海学
  • 通讯作者:
    匡海学
苍耳子中萜类化学成分的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中成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姜海;杨柳;邢绪东;颜美玲;郭新月;苏晓琳;孙延平;杨炳友;王秋红;匡海学
  • 通讯作者:
    匡海学
Two new monoterpene glucosides from Xanthium strumarium subsp. sibiricum with their anti-inflammatory activity
来自苍耳菌亚种的两种新单萜葡萄糖苷。
  • DOI:
    10.1080/14786419.2018.1479701
  • 发表时间:
    2018-06
  • 期刊:
    Natural Product Research
  • 影响因子:
    2.2
  • 作者:
    Jiang Hai;Xing Xudong;Yan Meiling;Guo Xinyue;Yang Lin;Yang Liu
  • 通讯作者:
    Yang Liu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一株羊种变异布鲁氏菌分离株遗传特征分析
  • DOI:
    10.3969/j.issn.1002-2694.2020.00.146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杨晓雯;韩秀瑞;朴东日;赵鸿雁;田国忠;姜海
  • 通讯作者:
    姜海
基于集约评价基础上 的城市开发区规模计量研究---以南京市省级以上开发区为例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姜海;李效顺;曲福田;夏燕榕;胡立兵
  • 通讯作者:
    胡立兵
悬臂式掘进机行走轨迹及偏差感知方法
  • DOI:
    10.13225/j.cnki.jccs.jj21.0702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煤炭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吴淼;沈阳;吉晓冬;王鹏江;姜海;郑伟雄;李悦
  • 通讯作者:
    李悦
羊种布鲁氏菌分离株体外抗生素敏感性研究
  • DOI:
    10.3784/jbjc.202105200283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疾病监测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杨晓雯;姜霞;安翠红;孙长云;李巧玲;李文博;蔡英桂;姜海
  • 通讯作者:
    姜海
山西省人源羊种布鲁氏菌的MLVA-2B 及rpoB 基因分型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姜海
  • 通讯作者:
    姜海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姜海的其他基金

苍耳子靶向抑制TNF-α与TNFR1结合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制研究
  • 批准号:
    81973604
  • 批准年份:
    2019
  • 资助金额:
    55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